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中国在区域非均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央在政策上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1世纪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行,中国正在向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转型,这将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老工业基地改造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和工业化道路创新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路向经过三次演化,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通盘筹划。其基本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眼于全国经济战略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工业化道路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造和振兴,努力走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科学发展的新路。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基本经验和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3.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原因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91年间,中国实施了以内地为重心的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以东部为重心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伴随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展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出现了经济重心向东部沿海倾斜的显著特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由此形成的效应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城市化战略,推进区域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我国工业现代化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科学发展中等城市,已是当前全面推进实施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在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作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和科技助推器的中国高校,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规模化变革后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市场"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角色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突破,赢得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随后相继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勾勒了广袤大国走向地区普遍繁荣、共同富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透彻认识指导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新跨越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全面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大工程;需要以"五大理念"指导"五个统筹",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需要精准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创新符合域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继上世纪70~80年代在东南沿海设立特区启动中国改革开放之门、90年代初推动上海浦东开发再造经济发展引擎、90年代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之后,200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施政出现一个新的亮点,那就是实施“改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东北’、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的新国策。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必然延伸,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杨学峰 《特区经济》2008,(6):184-185
改革开放以来,信阳区域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对信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因素的科学、合理分析,应该选择"靠农业强基,靠工业腾飞;开放与开发并重,开放带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也在重振雄风。在此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地区间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晓谦 《唐山经济》2008,(2):7-8,21
曹妃甸工业区全面开发和冀东千万吨大油田建设,特别是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和曹妃甸新区的启动实施,为唐海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鉴于对发展大势的理性判断与把握,对县情实际的科学思考与认识,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依港兴县、科技兴县、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探索合作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协调发展之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县域综合实力由2003年的全省第28位跃升为第11位,成为全省沿海地区强势发展大背景下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桂 《中国高新区》2008,(11):22-23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火炬计划为推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探索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4.
李国强 《市长参考》2000,(11):41-43
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而言,它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协调发展的转变。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1978年一1992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以三大经济地带为基础的梯度布局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1992年以后,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为标志,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1999年以来,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王博 《发展》2011,(11):97-98
本文拟从酒钢集团在嘉峪关市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出发,分析嘉峪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和客观必然性,并在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指出嘉峪关市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中央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苏北发展亦然。与此同时,苏北与苏中、苏南发展的差距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成为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加快苏北振兴事关江苏全省更好更快发展大局。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领导下,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差异,中国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及其差异性随之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工业社会的不断演进,在国家加快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大背景下,努力把握城镇化发展理论前沿,科学推进广西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进程将是我区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在国家“火炬计划”的指引和上海市“聚焦张江”战略的支持下,张江高科技园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孵化创业、要素资源和创新文化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提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要求,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美好新疆"的具体战略。要贯彻这一精神就必须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要实现强盛,潜力在工业,依靠也在工业。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笔者以新源县为例,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