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夷 《经济》2013,(11)
FOMC(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决定着实让人大吃一惊。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了,按照伯南克的债券购买计划,量化宽松在“今年晚些时候”是时候退出了。但“量化宽松政策(QE)购债规模不变,每月维持850亿美元,联邦基金利率维持0至0.25%不变”的决定,将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又置于无人知晓的境地。由于2014年财政预算迟迟不能出台,10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部分部门(机构)“关门”,近半数公务员“回家歇业”。经历了艰难的谈判,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参议院两党领导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接连通过法案结束政府停摆并推迟美国触及债务上限的最后时间。这个“超级大国”遇到了什么麻烦?又在打什么算盘?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态势,充分证明了习近平主席的判断,2014年全球经济和金融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不确定性之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走向3月20日,美联储宣布最关键的调整就是对预期的调整。美联储实际上做了三点政策声明:首先,要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退出政策,现在还有550亿美元的规模没有退出,在今年10月的美联储的会议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就会完成。其次,美联储以一个更全面的,包括劳动力参与度、劳动力成本等的指标替代了6.5的绝对就业目标,其不再作为利率的前瞻性指引目标。最后,美联储探索提高联邦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在美联储QE退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视角,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美国广义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路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资产项退出路径来看,美联储的退出路径以流动性工具退出为主,证券持有工具反复调整为辅,并在QE3~QE4期间加速退出。从负债项退出路径来看,美联储以结构效应退出为主,增长效应依然以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大幅增长为主。这表明美联储正逐步压缩非传统资产的规模,其资产结构向更为传统的证券持有工具回归;同时,美联储负债中的主要调节工具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其规模变化在政策退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在QE2~4期间通过对汇率稳定性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调整控制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了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带来的溢出效应,我国政府应继续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同时增大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4.
巫彬 《商周刊》2013,(11):60-61
如何判断未来黄金走势?多数专业人士建议。密切关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动态动向,把握黄金走势基本依据,即“弱美元,强黄金:强美元。弱黄金”。  相似文献   

5.
我劁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后,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2011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含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84%和2.45%,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比去年分别回落31.60和29.9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价格的上涨、汽车消费信贷利息的增加、部分城市限购和“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三项促进汽车市场的财政补贴政策的退出、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等对汽车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2014,(9):112-113
<正>美联储决策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展望基本维持不变,但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工具应该做更多测试。美联储讨论了将来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提高短期利率,但强调这并不代表马上就会加息,我们认为美联储退出宽松将"徐图缓进"。"徐图"是指今后美联储将会持续讨论和测试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方式,"缓进"是指从谋划到真正开始加息将是个缓慢的过程。美联储会议纪要还显示,官员们讨论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相关的议题,提出几种提升短期利率的方案,但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一直在口头上宣称遵从公开、透明的决策方式,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决策方针、政策目标往往让市场摸不着头脑,于是政策解读这门功课造就了一帮“深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被誉为‘美联储传声筒’的华尔街日报记者Hilsenrath.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美联储对QE退出以及加息时间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位移,这表现在对失业率下降和通胀预期容忍度的提升上.可以观察到的另外一个结论是,由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均呈现出长期牛市的特征,美联储总是小心翼翼地不愿给予其重大负面打击;而美国经济在表现疲软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反向表现可能预示着泡沫;因此,‘艺术性’地引导市场就成了政策必备选项——美联储各个官员经常发出混乱、模凌两可乃至前后不一致的信号,金融市场往往也随着预期这个指挥棒大幅度转向.  相似文献   

8.
徐静怡  宋慧 《经济论坛》2013,(11):173-176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向好,美联储会逐渐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市场。这不仅对美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演进历程,就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及风险进行分析,为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张。文章认为,一旦未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联储将会审慎地实行退市策略。退出的工具包括逆回购协议、定期存款凭证、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以及债券资产出售。退出的次序是先动用数量工具吸收超额准备金,之后收缩资产负债表,最后才是加息。虽然首次加息时间很可能是在出售债券资产之前,但如果没有对资产负债表大幅收缩,美联储加息幅度不会太大,步伐也不会太快。在退出的过程中,美国债券利率将会上升,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美元将步入阶段性的升值轨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英国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自联)退出加入“欧洲联盟”(欧盟)又退出欧盟的历史视域着眼,深入剖析英国选择退出欧盟的基本动因;在此基础上,从贸易政策和欧元区两方面,尝试探讨英国脱欧是否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正面的影响。英国脱欧谈判进程虽已近尾声,双方仍在各执己见,但均不乐见出现“无协议脱欧”的局面。从英国脱欧谈判的全球影响来看,一份确定性的脱欧协议对中国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