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如何“打假”侯寿华假冒伪劣商品在全世界已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社会公害。不仅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引起市场混乱,而且滋生腐败,毒化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所以,许多国家已认识到假冒伪劣商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采取了种种手段强化打击...  相似文献   

2.
商品的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困扰着众多生产企业。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不但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利益,而且还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甚至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生产企业深刻认识到假冒伪劣问题的严重性,先后采取了许多防伪手段采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如特制包装盒、激光标签等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严重危害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并且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文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成因进行了几点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要搞好商品防伪就必须根除假冒伪劣。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它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而且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损坏了国产品牌的国际形象,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对假冒伪劣商品经过长时间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日益猖獗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为此,一些国家针对这一全球性的问题不断制定健全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严格监控。实践表明,假冒伪劣商品虽屡禁不止,但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相似文献   

6.
假冒伪劣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日益突显并且屡禁不止,不仅严重影响市场经济运行发展,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危害公民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本文对该现象存在的危害和根源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打击假冒伪劣的对策及法制完善。  相似文献   

7.
窜货行为不但削弱销售渠道核心竞争力,而且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效规避和处理这种渠道冲突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假冒伪劣问题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里对假冒伪劣做了界定,并将之与法学相结合,使人们从法学角度对假冒伪劣行为有深入认识。最后,这里又分析了假冒伪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出相应对策,以期假冒伪劣问题能够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9.
“李鬼”进村了——假冒伪劣商品坑农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营的日益规范,国家职能部门在市场上查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逾来逾大,“李鬼”们在城市已难以存身,于是,它们又变换花招策略,纷纷“上山下乡”。一时间,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了农村市场,纯朴、善良的农民因此遭受了巨大灾难。一些涉农部门的人士惊呼:“‘李鬼’进村了!”  相似文献   

10.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导致市场机制失效,造成信任危机、道德沦丧。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决定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工商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打假责任制,在全省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讲求实效的打假联合行动。集中力量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开展全面检查,对国家和全省确定的重点整治地区、重点整治市场和重点整治商品进行了专项检查,以群众举报…  相似文献   

11.
我国防伪印制行业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商品流通市场日趋活跃,但因法制尚不健全,市场不够规范,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专门仿制名优产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形成了一定的假冒商品市场,即使是一些高科技产品,也都程度不同的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邮票历来被称为“国家名片”,既是有价证券,又具有收藏功能,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所以在邮票经营市场和收藏领域,在利益的9区动下,造假风气从未停止过,而且愈演愈烈,直接损害了邮政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用户的通信权益。  相似文献   

12.
重要信息     
《现代商贸工业》2004,(5):51-52
当前正值粮食生产的关键时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期一路攀升,抵消了粮食价格提高带给农民的好处,而且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农民反映强烈。农业部近日宣布,国家已制定了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出台稳定农资价格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是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据农业部对全国160个农业物价信息网点县调查,今年3月份,全国农资价格继续上涨,一些地区一些品种的同比涨幅超过20%。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  相似文献   

13.
刘心谅  刘洁 《消费导刊》2009,(10):15-15
近年来,假冒伪劣乳制品给乳制品消费者、给乳制品企业和行业、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从奶源、利益分配、辅助材料、包装储运、法制以及消费者维权等方面分析了假冒伪劣乳制品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假冒伪劣产品使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打假是保护国家、企业与消费者利益,是正当、有序竞争的必然要求。一个名牌的产品如果不采用有效的防伪手段,可能会受到大量伪造产品的冲击,大大破坏产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民朋友们在用自己的血汗创造社会财富,构筑国民经济基础的同时,却承受着不能承受之痛——假冒伪劣商品的坑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能力也在日益增强,国家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农村,从生产资料到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用品,假冒伪劣产品依然是无孔不入。假冒伪劣商品仍旧泛滥,农民消费权益屡屡受损。一些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积极购买,加上政府治理力度不够,假冒伪劣产品更加泛滥。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普及到食品、药品、家用电器、农资等各种产品,不仅扰乱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给人民的生活以及工农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本文先从农村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入手,分析假冒伪劣产品的现状及出现原因,再针对原因做出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希望农村消费者能够警醒,加入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行列中来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如同国际贩毒集团一样,已逐步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销售网络,其危害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人称它是。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对此,许多国家都加强了打假力度,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假冒伪劣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猖撅,防伪打假成为各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中之重。在与制假售假行为的斗智斗勇中,不少国家纷纷亮出自己的打假“绝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也随之出现,并破坏着正常的经济秩序。对此,各级执法部门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行了查处。为什么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还会屡禁不绝?除了利益驱动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外,还包括其它各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假冒伪劣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现象还相当猖獗。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剖析假冒伪劣现象存在的原因,深入认识假冒伪劣现象,进而提出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西班牙市场不断有假冒伪劣产品冒头。为了打击伪劣加强防范,西班牙对产品,尤其是食品质量,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措施,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上颇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