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离岸金融市场模式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践,提出了可以建设三到五个离岸金融中心和内外分离型模式为基础、适度渗漏离岸金融市场的上海模式和避税港的深圳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离岸金融市场作为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历史性创新,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本文针对有关学者、专家曾提出在重庆设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的策略,结合重庆现有的政策、技术、地理等软硬件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重庆建立"内外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的策略,力争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区域、全国、乃至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量内资企业纷纷选择在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离岸公司,然后再以外商的身份回国投资。本文分析了离岸公司的驱动机制及其产生的效应,并针对内资“外资化”的现象提出了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开曼群岛是英国的海外属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万,经济以金融和旅游业为主,是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和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与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并列为全球三大离岸公司注册地。2014年,我国有110家企业在开曼群岛注册,直接投资额达87亿美元,在我国对外投资目的地中居第2位,来自开曼群岛的对华投资企业111家,投资额达13亿美元,居第10位。  相似文献   

5.
避税问题的出现和反避税状况目前我国对外投资逐年增加,新浪、网易、金碟、联通等中国企业纷纷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等避税地注册离岸公司,然后再以外资身份回中国内地投资,享受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内地企业先注资到注册在避税地的公司,然后将这些资金算做投资再汇回中国内地,和原企业合资,从而享受三资企业的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2,(7):36-37
新加坡 新加坡是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和离岸金融中心.较低的税率一直是其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之一。对于艺术品税收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离岸"的含义是指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离岸管辖区,但投资人不用亲临当地,其业务运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开展。理论上主要离岸金融中心可分为三类:1、以伦敦为代表的伦敦型离岸金融中心。其特点:经营的货币是境外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可以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又可以经营自由市场业务。在管理上没有什么限制,经营离岸业务不必向金融当局申请批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际避税港进行分析,提出在国际避税港选择一个合理的、存在广泛多边税收协定的国家建立控股公司,充分利用控股公司的导管作用,最大限度地节约税收成本。并以某公司境外投资项目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境外投资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外向型经济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保税区功能转型、促进大连市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探讨了大连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意义,并提出了大连市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总体构想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离岸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的兴起以来,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在其定义界定、产生原因、经济影响、存在意义、监管方式等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究。根据《经济学人》关于离岸金融的特别报道,世界上有50~60个离岸金融中心,其中广受讨论的离岸金融中心包括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数千家企业、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在这些金融中心落地。本文将以金融地理学为理论背景,回顾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特征及地理因素对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不断发展,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成为改革的重点方向,如何发挥离岸金融中心优势,防范风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离岸金融模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阐明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对我国金融发展的优势,对比国际现有四种离岸金融发展模式,提出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日益频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国际上已有的离岸金融中心对所在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接轨,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文章在解释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内涵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离岸金融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探究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的决定因素及武汉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能性,构建了包括经济绩效、金融发展、城市建设、区位条件和政治条件五个方面的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取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于人们关注较多的政治条件和区位条件,城市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硬实力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武汉初步具备了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但在金融业基础和金融国际化等方面还较为欠缺,应着重提高相关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晓琪 《商》2014,(17):166-166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相对于建设一个"自由贸易港",上海还有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与目标,因而金融放开会迈得更大,金融的内涵会更多。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兑换、金融业对外开放和离岸金融中心等被认为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先行先试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金融创新的举措作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郝雨时 《商业时代》2011,(27):55-56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多个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甚至马来西亚也拥有诺敏离岸金融市场。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还停留在对国外成熟实例的简单介绍上,十多个城市都认为自己适合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有些人甚至把离岸金融市场与避税港混为一谈。离岸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但是我国到底需要几个离岸金融市场,如何选址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离岸公司也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文将从税收的角度,在分析离岸公司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避税地避税的一般模式,揭示离岸公司在避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利用离岸公司避税的模式和效果,以及我国针对跨国公司利用离岸公司避税的做法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企业兴起了一股离岸化发展的热潮,大批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离岸公司,并且利用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对国内进行投资,在充分利用离岸金融中心的相关便利的同时也能享受国内的相关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种“走出去”模式虽然会使中国企业较快的融入世界经济,可是由于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很有可能使这些企业陷入一种“离岸化陷阱”。  相似文献   

18.
中英双方关于支持发展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突破性协议,将加强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角色,同时伦敦作为一个跳板商贸城民为对华人民币投资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未来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立对内地影响及解决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飞  孔一峰 《商业研究》2005,(16):151-153
随着人民币在港个人业务的展开,人民币回流疏通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是,未来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立必然对内地的宏观经济走势和金融政策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离岸中心业务的展开必须在解决上述不利因素的前提下,通过两地政策协调和沟通,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地的经济的发展和顺利衔接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国家风险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四分之三流入我国香港地区、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进而使得上述三个地区所在的亚洲和拉丁美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集中的区域。然而,由于我国香港地区、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国际避税港的地位,使得在这些地区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国家风险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集中区域应为亚洲、非洲和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