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追偿权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追偿直接关涉行政权力与公民财产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行政效率与行政公正的权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而时行政追偿权属性的科学解读是从宏现上构建高效公正的行政追偿朝度的基础。本文从行政追偿立法的一般性考察入手,在深刘剖析行政惩戒权说和代位求偿权说并且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重构了行政追偿权属性的理论:源自行政契约的行政法上的债权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担保法>第32条关于保证人预先追偿权在我国法律下的含义的分析理解,探讨保证人预先追偿权设立的必要性以及本质.结合我国<破产法>以及最新的<担保法>的司法解释,提出了我国目前保证人预先追偿权在法律保障上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此次修订对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国家法制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在关于行政追偿制度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调整,还是停留在只是笼统地规定应对造成国家赔偿的责任人员进行追偿,而对于被追偿人的权利保护与救济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从行政追偿的条件、制度、程序等方面分析被追偿人的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此次修订对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国家法制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在关于行政追偿制度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调整,还是停留在只是笼统地规定应对造成国家赔偿的责任人员进行追偿,而对于被追偿人的权利保护与救济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从行政追偿的条件、制度、程序等方面分析被追偿人的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政追偿主体的确定是研究行政追偿制度的前提性问题,它具体涉及到谁追偿以及追偿谁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还有待完善。借鉴部分国家成功经验,应结合我国国情,确定具体情形下的行政追偿主体。  相似文献   

6.
行政追偿制度伴随着国家赔偿法的产生而产生,是国家赔偿法的重要内容。行政追偿制度对于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加强行政主体内部监督、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同保证系为同一债权提供保证 ,该保证方式下主体的复数性 ,导致共同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产生不同于一般保证的特殊责任形态 ,从而成为保证制度的特殊形式 ,形成远比一般保证更为复杂的经济法律关系和保证责任承担规则。在解析共同保证概念的同时 ,着重研究共同保证责任、保证人的追偿权和选择权 ,结合对现有法律规则的分析 ,提出对我国共同保证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项法律制度的目标能否实现,相当程度上依赖立法的科学与司法的准确。我国保险法对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过于笼统,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处理都找不到依据,主张权利的地位得不到保障。保险人放弃代位求偿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缺乏具体有力的法律规范,而非制度品格的科学性。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并不需要标新立异的思想光辉,而是价值的实现。因此,当保险代位求偿制度在理想与现实中出现偏差时,我们现在所应做的,不是对它的怀疑与责难,却是更加包容与关切的眼光,致力于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混合担保的概念辨析是研究混合担保规则的前提,务必要予以重视和澄清。《民法典》第392条确立的债权人实现担保权的顺位,应当贯彻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充分尊重各方的约定。适用自物担保物权实现在先规则时要区分保证方式,充分保障债权人的自主选择权。《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明确回应了没有约定且无意思联络相互独立的混合担保人之间不享有追偿权。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既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也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体现。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关于精神损害、行政不作为和赔偿义务机关如何行使追偿权等问题,应在《国家赔偿法》中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侵权立法逐步完善。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尚未对不真正连带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主体的确认、法律关系的认定、数个诉权行使等方面仍比较混乱,各地审判机关也未能统一做法。因此,本文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文梳理,主要从赔偿请求权与追偿权角度分析不真正连带责任,以期达到司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本着强制性、广覆盖性和公益性的原则,我国自2006年7月1日以来实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由于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以及相配套的措施没有到位,致使交强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交强险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交强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释明权制度的价值目标是为了改善司法实践中的公正与效率问题.释明权制度对于建立现代民事诉讼体制有着重大价值.考虑到在我国建立和完善释明权制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针对相关的制度构建,对释明权的行使范围、行使时间、行使方式以及法律效果等要素进行了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造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权的水准出现了两极化背离,现行农村推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无论从规制上还是施行上都存在法律制度保障滞后、保障范围局限、参保自愿性存在瑕疵、报销认定的形式化与程序繁复等问题,造成农民医疗保障权的形式化与表象化。制度与法律缺失直接影响到农民医疗保障权实现的公允性,农民医疗保障权的权利本位目标只有在健全统一的法律规制下才得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5.
再保险合同是对保险风险进行二次分散的民商事法律合同.我国再保险合同在法律属性、不利解释原则适用、原保险的被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及再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问题,应从制定专门的再保险合同自体法、弱化再保险合同法律法规的行政化、明确代位求偿制度在保险合同中的适用等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17.
再保险合同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保险合同是对保险风险进行二次分散的民商事法律合同。我国再保险合同在法律属性、不利解释原则适用、原保险的被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及再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问题,应从制定专门的再保险合同自体法、弱化再保险合同法律法规的行政化、明确代位求偿制度在保险合同中的适用等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现行宅基地制度面临着流转限制严格、闲置宅基地浪费严重等问题。宅基地资格权的确立成为缓解这一困境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宅基地的属性和内容与其他种类权利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晰。精确定义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对于保障农民的利益、体现宅基地的财产性质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清晰确定资格权的性质和内容,从资格权的取得机制、退出机制、登记制度等方面构建法律制度,以保障宅基地资格权能够切实和物权分离开来,成为农民寻求救济的实然性权利。  相似文献   

19.
形象权简析     
形象是指表现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相貌",或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作为"社会生活描写对象"的虚构人物形象或其他生命形象。在法制不断健全的当代社会,我们更加擅于用法律去诠释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价值,不断进入法律的领域,形成新的名词——形象权。在此引领下,人们更加注重对自己权利的保护,形象权也从一个新名词变化为一个法律保护的权利之一,在内容、制度和程序上都不断的发展完善。我国对形象权概念界定的缺乏、法律的不健全、管理体制的局限等导致形象权被侵害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为此,借鉴国外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的实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并行之有效的形象权保护方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存在固有缺憾,集中表现在立法设计内生的制度困境方面.因此,要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必须对现行立法予以调适及明晰:通过优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设计,建立相应的权利制约机制,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正态运行提供良性的法律规则与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