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以当前应用型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发展的研究,分析内在特征,提出构建文化自信的应用型设计教育教学思路以及“学科基础+实践实训”的综合型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设想,重塑设计教育教学中的文化主体性,彰显和实现应用型设计教育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对发展文化能力的自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有文化自信,但是也存在着文化自信缺乏的困境,故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视为使命与责任,根据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从文化自信视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学校用"大思政"的理念来设计思想政治话语权体系的前提下,提高师资队伍的文化自信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理论必然,也是增强青年文化创造活力的价值使然。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缺乏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拘泥于教材,文化底蕴不强;教学方式古板单一,不能体现文化对话和文化实践;教学环境上教学合力尚未产生等方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处于支撑性作用这一理论前提,提出了教师需提高文化素养,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需探索学理化、对话式及推动实践教学常态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上需整合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推动形成教育合力的融入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文化自信意味着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基于中国文化自信的美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是通过英美文化的比较,探索美国文学的特征;通过历史发展的追溯,发现美国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之处;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拥有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开展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可从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打造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五部曲,即确定以"文化为本""三观为基""态度为先"的思政育人目标;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三大教育模块的思政元素;设计将英语语言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案;实施"教为导、学为思、赛为用"的思政特色教学途径,并开展思政导向的教学评价,将思政教育贯穿高职英语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全新的国际形势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最新的教育素材和教育载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一带一路”倡议下学生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的新趋势表现为民族的归属感上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更加深刻;民族的自信感上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更加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上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品格担当更加自豪。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生民族自强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交互主体性原则、文化自信原则、生活化教育原则。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生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的主要模式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一是集群性假设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从价值理念入手为学生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提供强大的价值动力;二是文化实践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教育实践的载体而开展;三是外显事物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对学生民族自强意识的生活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贯彻“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理念的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深入研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旅游法律法规”教学应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就是民族自信,文化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向人们传达社会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英语课堂作为语言学习的摇篮,其教学不单是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了解外国文化,更应培养其本国文化自信,注重本国文化的向外输出,而课程思政下的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将其与英语语言知识点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又可以使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价值观念的指导,开展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9.
婚姻家庭法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是内容广泛、生活气息浓厚、伦理性很强的部门法。开展“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在对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深挖、梳理、优化与整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方案,从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观摩革命爱情影剧、传唱红色婚恋歌曲、朗诵优秀“家国情怀”诗词、开展岭南婚俗文化调研等方面拓宽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实地与网络、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场域相融合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教育实践。首先介绍“企业文化”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然后提出深入挖掘“企业文化”课程思政元素,如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中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自信等。最后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反思与改进,主要是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各高校在设计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了一些优秀软件企业项目开发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以CMMI软件成熟度模型中的“需求管理”“项目计划”和“项目监督和控制”三个过程域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用于构建可应用于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企业最佳实践过程标准的方法,为工科院校的软件专业以及其他工程专业设计企业级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方向的坚定性、思想路线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和实践品格的奋斗性,使得延安精神在当代中国仍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延安精神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唤醒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力量,是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大学生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高校可借助延安故事熏陶大学生成长,培育文化自信的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信的活力,将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打足文化自信的底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渐生成的.道路自信源自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理论自信源自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深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开拓和创新.制度自信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深植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四个自信"紧密联系,相互包含,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作为创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思想、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认知理论为基础,大学英语凭借其独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课堂为依托、教材为蓝本、语言为载体,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中探究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引下,提出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畅享中国智慧,真正意义上具有四个自信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相似文献   

15.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构成.依据学科体系和实践能力形成规律,设计了以“两条线”实践项目为基础,“综合模拟实践”项目为核心,“第二课堂”资源项目为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会计实务工作,实践项目以模块化设计方式构成实践链,各实践链之间相互衔接、印证构成实践层次和整体结构.在核心项目实践环节,实施学生主导的操作方式,强化过程控制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高校课堂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建构传统文化"金课"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将精神谱系历史生成与职业素养结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整合、盘活教学资源,并以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自信则国家自信"。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是事关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问题。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人才为目标,抓根本、突重点、强关键,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深化理论研究、突出教育引导、开展主题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激发青年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加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自信,坚定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高职英语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新时代多种社会宏观环境,即政策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网络环境对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提出的挑战,探讨“文化自信+互联网”赋能高职英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革策略和路径,应从理念、目标、内容、手段四个方面落实课程思政、新课标、中国文化、互联网技术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专业综合考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接触行业、拓展视野、锻炼能力的重要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文章指出当前“专业综合考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池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考察教学实践,提出明确课程目标、设置主题考察任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赛代评的教学设计,为培养学业有专长、发展有潜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诗路兰溪”建设是实施“文旅兴兰”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兰溪实现全面小康、全域旅游、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高效率推进“兰溪诗路”建设、高质量实施“文旅兴兰”战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文旅融合”为视角,根据四条诗路文化带和主线的基本情况,分析“诗路兰溪”的特质和优势,就兰溪诗路文化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共识,充分利用好历史赠予兰溪的文化遗产,使兰溪成为浙江诗路文化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