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以一个月(或者折合为一年)的收入额为基础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必要扣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这在一般情况下是符合公平原则的,但这种做法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如有些雇员的月收入是整整一个月甚至超过一个月劳动时间的劳动所得。对那些有节假日(或双休日)的纳税人与加班加点的纳税人,一律以一个月为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显然不符合税收机会均等原则。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了工资薪金所得按日(或小时)计算应纳税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模式。  相似文献   

2.
纳税小常识     
《英才》1999,(10)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如何交纳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中国境内任职的外籍人员和应聘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专家以及在境外任职或受雇的中国公民和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可在扣除8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增加费用扣除额3200元。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相似文献   

3.
孙炜蔚 《上海房地》2009,(12):46-47
一、什么是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而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出现了收入额与应纳税额不相匹配、税后收入的应纳税额计算方法不合理等问题。笔者通过例题对现行计税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鼎 《价值工程》2014,(28):195-196
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税有"雷区"。如按照以下计税方法应税,则"雷区"可破。即:年终奖除以12的商数与其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一个月年终奖应缴的税额,再乘以12转换为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公式: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  相似文献   

6.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乡镇企业税金的核算方法有所变化。一、产品税产品税是对税法列举的工农业产品征收的一种税。应税工业品以销售收入额计算应纳税额。产品税的应纳税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税税率企业计算出应交纳的产品税,按新制度作如下分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IANDAPPRECIATIONTAX)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但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所得税由三部分组成,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外籍人员、华侨及港、澳、台胞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4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5%~45%).我国个人所得税不管是在课税主体、课税客体,还是在征税方式上,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此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以及其它所得。《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45%,并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部分人员在减除800元费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再享受32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即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4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越大,所适用的税率越高;应纳税所得额越小,所适用的税率越低,这就为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操作空间。【例一】某公司20…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以代扣代缴为主,纳税人自行申报为辅的缴纳方式。“凡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均为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负有法定扣缴义务。现实中,负有法定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有的是全额代扣代缴,有的是部分或全部代为负担个人所得税。不同的方式,其计算和帐务处理是有区别的。八:全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其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B:部分负担个人所得税的,其计算过程以及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额-法定扣除费用-…  相似文献   

11.
增值税是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款抵扣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它是在原按照经营收入额全额课征流转税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增值税于1954年在法国率先实行。增值税采取的是税款抵扣制,准许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已纳税部分的税款。对于企业来说,只就销售额中本企业新增的没有征过税的部分纳税,因而与按销售额全额征税比较,不会出现已纳税的销售额再按销售全额征税所发生的重复纳税问题。对于产品而言,该产品的总税负等于各个环节税负之和。税率确定以后,税负不会因纳税环节多少和生产环节的变化产生税负轻重不同的问题。因此,增值税  相似文献   

12.
王倩 《财会月刊》2013,(6):115-115
一、融资租赁业“营改增”税收政策 我国现行营业税法中对融资租赁企业按差额的5%征收营业税,融资租赁应纳税额=(租赁收入-利息支出)×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允许扣除价款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规定。即“营改增”后融资租赁行业仍旧延用之前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方法,将租息收入扣除借款利息支出作为应纳税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季预缴,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以下简称内资企业)应于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按照上述规定,企业正确地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纳税额的关键;如果能够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不但使企业能够对要交纳的所得税做到心中的有数,而且能够轻松地面对即将来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现在,笔就计算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经常要引起混淆的扣除项目作了一些比较,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增值税转型的有关定义 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劳务)为征税对象,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扣除已征税款制度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984年我国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完善,到1993年年底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构建起了完整的增值税体系。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约占整个国家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5.
梁萍 《福建财会》2003,(5):36-37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定额费用扣除法。个人所得工资、薪金按月征税,国家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是工资或薪金扣除800元后的余额,我省规定应纳税额是工资或薪金扣除1100元后的余额。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雇佣有关的其他所得.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有价证券按票面价格计算,实物应按取得时的市场价格折算金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相似文献   

16.
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征管重要环节,决定着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企业所得税以年度为纳税期间,为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税法规定纳税人按月或按季预缴税款,年度终了45日内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并办理纳税申报,年度终了4个月内多退少补或抵顶下一年度应纳税额。2005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修订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200号),对办法的出台背景、改革思路及新规定,本文做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余采  杨李 《中国审计》2004,(18):63-64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净收益所征收的税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各种税收筹划方法都能在所得税税收筹划中得到应用。企业可以利用扣除法通过税项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减轻所得税负担;企业可以利用充分税收优惠政策采用各种方法降低适用税率以减少应纳税额;企业还可以通过税额扣除增加抵免税额以减少实际缴纳税款。  相似文献   

18.
税务部门按照合理计算、便于操作原则制定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等收入个人所得税计算办法,由于存在速算扣除数的扣除与适用税率的确认不能完全匹配,当收入超过特定的点,应纳税额出现跳跃式增长,造成存在一些特殊的区间年终奖税前收入多反而税后收入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坤 《中国总会计师》2009,(12):116-117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费中,土地增值税占有较大的比重,它税率高、税负重,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合法调整收入额和扣除项目金额来减低增值额、采用较低税率等方法进行纳税筹划,从而降低税负。  相似文献   

20.
《天津财会》2008,(1):37-38
问:实施条例对企业支出扣除的原则、范围和标准作了哪些规定? 答:企业所发生的支出.是否准予在税前扣除.以及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进而影响到企业应纳税额的大小。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