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陈伟 《魅力中国》2014,(7):91-92
在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中,对大自然的赞赏反表达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表明《宠儿》中展现了黑人奴隶在以白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中被异化变形的自然人性,并通过对小说中自然的分析揭示出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赞许,自然是黑人心灵依托的支柱,作者期望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使人性回归到自然状态重新构建黑人缺失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2.
影片<阿凡达>通过梦境般的仙境给人以视觉和身心上的享受,使观众翱翔其中流连忘返,然而由于人们时物质上的贪婪追求,大肆对这处未开发的处女地进行践踏以换取眼前的利益,违背天理的同时也惹怒了自然.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以人类与自然相处为经纬,对人类无限制破坏自然的行径进行生态艺术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学、哲学和生态学为理论源头,在分析传统节日民俗事象的基础之上,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在民俗审美活动中的体验阶段进行横向的整合研究,以期在开拓生态美学新的对象领域——民俗生活的同时,为民俗审美文化的生态美学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承认和继承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倡导善待自然、关注未来、规范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这是确保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酗酒者莫非》是一部长约五小时的中国现代话剧,该剧使用主人公莫非死后的灵魂"时空穿越"的形式,向观众阐释了他人生悲剧发生的心理过程。导演以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小说为蓝本,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以西方人所理解的史铁生,重新演绎了莫非的一生。在这部现代话剧中,导演并没有批判酗酒者,反而站在酗酒者的角度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离。以话剧《酗酒者莫非》为基础,综合作家史铁生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对孤独人生的思考,揭示导演在话剧中所要表达的隐含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决定》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为我们建设“生态宁波”进  相似文献   

7.
贾宾 《发展》2007,(2):33-34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中,"民主法治"被放在了首位,这绝不是偶然的.其内容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公平与正义、塑造诚信友爱的文化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从法治的角度构建和谐社会,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党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和谐思想的提出,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追求的新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要义1.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文明的问世都有支撑其生成的丰富精神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深层的精神基础和精神支撑。文章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唯物历史论和辩证法视角四个哲学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类应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有效地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常熟市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实现少占地、不占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子孙节约土地资源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态文明的许多思想,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作过阐述。尽管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他的相关思想时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敏 《改革与开放》2016,(3):99-100
当前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认真了解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借鉴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变生活方式,实施“绿色、环保”的消费观,进一步加强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惠特曼思想中包含着生态学思想,以期促进人类社会中生命与自然、灵魂与自然之间的绿色相融。惠特曼通过其史诗般的抒情诗歌——《自己之歌》,热情地诠释与讴歌了绿色自然;赞美了世间存在的一切人的一切生活;并通过灵魂来透视自我,使"我"之灵魂与自然之精神共舞。他将大爱寄寓在草叶里,于人间"四处散播";他从最本真的自我出发,将人与自然同化,把人看作大自然中的一员,与万物等同,人与万物一起构成富有生命灵性的活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旱》是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著名的毁灭世界三部曲之一,是一部生态预警小说。以生态批评为依据,分析作品中表现的现代文明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破坏,意在引起人类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在反思与批判中唤醒人们追求和谐自然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薇拉·凯瑟在《我的安东尼亚》中描绘了美国西部草原的旖旎风光,讲述了边疆移民的奋斗历程。小说中对女性和自然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剥削和压迫。作者通过塑造自然和女性的伟大形象证明了女性和自然并不是弱者。另外,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男性、女性、自然这三者的关系,作者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女性应该被给予同等的机会,男性和女性应该互相尊重;人类应该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6.
各种性格悲剧都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形成的,一个金字塔式的大家庭中演绎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透露出不同层面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邹佩佚 《魅力中国》2013,(34):97-97
《红楼梦》作为一部女性的颂歌,描写的女性人物之多,实属罕见,本文从长相、才能、性格三方面对这些女性进行描写,展现出了她们的特点和悲剧。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07,(9):8-11
"我的家乡滕头村很小,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一个村落,很难在地图上找到她;同时,我们滕头村很大,因为我的父老乡亲们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生生不息所追求的伟大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颁奖台上,中国宁波奉化滕头村书记傅企平的讲话赢得了在场的联合国官员、各国元首与贵宾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9.
在可持续发展方略的基础上,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其价值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严整和谐的法律不仅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而且要求法律更多地考虑对生态自然的关爱。所以文章从法律的生态向度的视角,探讨法律的生态性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桂贤 《特区经济》2008,(6):139-141
几乎所有的女性主义者都认识到,二元对立与男性中心的文化体系是束缚女性解放的最大绊石。但她们从强调男女平权、反对生物性母职,到欣赏双性同体的人格建构,甚至建议以女性中心替代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解放设想,都陷入了二元论的泥淖,而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野中,生态正义就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在生态权益方面的平等和公正,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女性主义并不在探讨究竟是由女性还是由男性来主宰世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主要声讨的是社会的非正义的统治秩序和支配结构、二元论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