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志军 《财贸经济》1994,(10):36-40
金融改革处于整个经济改革之中,后者的约束条件自然也适用于前者。中国式渐进改革道路的社会约束条件是,中国的体制环境既有一定的持续性,又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我国改革过程的约束条件,又取决于我国改革主体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渐进式改革经济隐患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经济增长、就业水平、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等四大指标来看,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总量过热的问题。但我国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始终要把就业放在宏观调控诸指标中最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改革是解决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的必然要求。渐进式改革是学界关于中国改革特性达成的一个共识,而采取此种改革模式却是取决于以下原因:过宽的“制度鸿沟”、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产”以及“制度记忆”的“缺失”。由于“渐进式改革”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至很多艰难和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遗留下来。在渐进式改革逻辑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是缺乏效率的。由于政府具有合法强制力.当自发的市场力量导致利益目标分散时,政府能有效地聚合各种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冲突,减少改革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需要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模式,但在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障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新进式的改革,是因为中国在市场化的取向中,始终由政府主导。以冠生园为例,可以看出渐进式的改革在处理一些国企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5.
郑伟力 《财贸研究》1998,9(6):46-48
<正> 一、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是解决国有企业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首先,国有企业的公有化要实质性的实施,宪法中确立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翁作用要通过个体化的责任与利益机制来实现,而不是依附、效忠、从属的关系;公有制不应是形同虚设,名为都有,实质上是都没有、都不负责;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责任与利益机制是关键,界定明晰资产股权是根本。市场经济发展史验证只有通过股份化的组合而形成共同利益与责任的公有制形式,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其次,就是造就企业家的土壤和机制,形成企业家市场。从市场经济制度的规范上讲中国国有企业没有企业家。所谓企业家就是能够把企  相似文献   

6.
柴小卉 《商业研究》2004,(1):118-120
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改革模式。我国转型时期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渐进式改革特征。通过替代型改革战略的实施,中国在旧体制外围发育了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中国经济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同时也积累下来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硬核”的矛盾和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7.
寻租理论产生于60-70年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迅猛发展使得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说。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寻租现象在我国出现的原因以及研究寻租理论对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入世——破解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在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上已经前行了23个年头,改革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表明,渐进式改革需要的是“强政府”,而非“弱政府”。但是,在渐进式改革中,随着改革成功地启动了人们追求个人收益的动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也具有了明显的趋利冲动,而且当改革进展到需要社会各个阶层承担更多改革成本的时期,改革的动力发生了变化,“强政府”有蜕变为“弱政府”的危险。对外开放和我国入世,不仅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改革的最终结果,而且是渐进式改革的强大动力,是塑造和维护“强政府”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陈建勋 《财贸研究》2012,23(2):7-14,24
作为经济转轨的两种方式,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孰优孰劣,一直是转轨经济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围绕此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能得到实践的支持,针对该研究问题,以24个转轨国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整体比较和分阶段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和分阶段两个方面对渐进式改革的国家和激进式改革的国家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结论基本支持渐进式改革方式从整体上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点。但是作为对现有研究的补充和发展,发现个别激进式改革的苏东国家在转轨后的第四个阶段其经济绩效水平要高于渐进式改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渐进式改革中权力中心的认知对于改革的路径下,基于有限理性的权利中心认知体出现一种惰性,而这种惰性与我国改革的路径依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惰性有着"中性"的特点,其与权力中心的有限理性认知模式、团队认知本质和我国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应该客观的看待其积极的意义和潜在的不利影响,并推动其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成本管理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若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管理改革应对传统成本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成本管理改革的方向,为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必须重新界定国家职能,改革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住户统计抽样调查中存在着系统性、准确性、及时性等问题。通过对现行的多目标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存在的抽样框设计、数据质量、系统性偏差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和机理分析,提升我国住户抽样调查技术的有效方法是,以县级统计为总体进行多目标抽样,改变调查内容巧获敏感信息,加强信息系统与基层信息站创建工作等。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建筑业纳入试点范围就是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营改增在该行业能否顺利进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困难,怎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亟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建筑行业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建筑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及税制设计过程中的难点,进而对建筑业增值税税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设计,为营改增扩容到建筑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茂 《商业研究》2001,(12):174-17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已刻不容缓。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依据各地区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产权制度与组织制度。通过多种途径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建立配套的改革措施也是处理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中国建立开放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及展开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开放性的市场经济。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这个目标的确立,是长期探索的结果。中国对于改革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早在19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人们以为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是权力和利益“过分集中”,损害了地方政府、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因而,经济没有活力。根据这种诊断,中国政府在往后20余年中,企图采取在计划经济框架之下实行“放权让利”的措施,“调动”各方面完成国家计划的“积极性”。结果是“一放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凌逼下我国经济与外贸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西方金融危机目前已从金融体系传导到实体经济。由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各种带有防范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当前国内经济与外贸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应对危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同时,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一次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效竞争尚未形成,监管体制没有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不够合理,监管程序仍不规范。推进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国家应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一步深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促进合理监管程序的形成。同时,还应对电力企业采取合理的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等规制手段,推动电力产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短缺,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上有偏差,课程设置上不平衡等问题.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加大教学设施投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结构,改变教学观念,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改革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得到很大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各企业的重视。但在发展过程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积极促成这些问题的逐个解决,使电子商务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