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2008年9月1日,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施行五年。五年来,伴随着中国物业管理的成长和发展,《物业管理条例》切实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掀开了中国物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2.
<正>至2008年9月1日,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施行五年。五年来,伴随着中国物业管理的成长和发展,《物业管理条例》切实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掀开了中国物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崭新一页。《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的五年是中国物业管理跨越式发展的五年——物业管理法治化进程加快,逐步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物业管理政策法律制度体系;物业管理已经覆盖到不动产管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9月1日《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五年来,伴随中国物业管理的成长和发展,《条例》切实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规范着物业管理行为。同时,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制基础和深层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正>《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制定过程曲折而又漫长,历时四年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诞生。《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如何让《条例》走向实践,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条例》突出建章立制的作用,确立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业主大会、业主公约、物业承接验收、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住房专项维修基金等七项物业管理基本制度。除此之外,《条例》在建设单位责任、物业服务收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创设性的规定。受体例和内容的限制,《条例》确立的一些制度和内容需要另行制定配套办法予以明确。过去的一年,《条例》配套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是不错的,建设部先后出台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暂行规定》、《业主大会规程》、《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业管理》2012,(7):29-29
<正>历经三次审议,备受关注的《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终于出炉了。最近闭幕的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12年7月1日起,该《条例》已正式施行。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邢泸生表示,《四川省物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8日,《物业管理条例》(以下均简称《条例》)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并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是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条例》实施近一周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贯彻《条例》典范企业和优秀个人,共同推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彰显贯彻《条例》之效应,响应品牌企业之倡议,《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特别策划推出这次《条例》周年同贺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0月13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保安条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业内专家称,我国首部《保安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物业管理条例》是人民法院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它产生于物业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同时纠纷多发的背景之下,对于促进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条例颁行五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3年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成都市物业管理行业在上级领导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下,以全面贯彻落实《条例》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维护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以是否有利于改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地产》2003,(9):78-87
第一章 总则 本章共五条,是整个法律法规的纲领性规定。主要规定了《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目的,调整对象以及适用范围,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以及物业管理的管理体制等。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全体代表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2007年8月26日.为衔接物权法有关物业管理的规定.国务院对其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修改.其主要内容是将物权法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中有关物业管理的内容写进“条例”,比如说.业主表决权的变化、业主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诉权、物业管理的定性,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正>深圳市有关部门于2013年正式启动《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其间委托不同部门、研究机构、律师协会或社会组织做过5个版本的条例修订稿。11月24日,深圳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深圳市住房建设局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深圳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重新修订《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2007年),尤其是很多人大代表通过人大议案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启动《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深圳市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一年来,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向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纵深挺进的同时,物业管理业也开始迎来了它的高风险期。建设部总经济师、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曾指出:“物业管理其实是一个高知识、高风险的行业……”《条例》也规定: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树立行业风险意识、规避经营风险、提高市场运作能力,是物业管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在内地多数地区,物业管理行业是个亏损的行业,亏损或仅仅持平的企业能占总数的70%。仅以深圳为例,每年丢车逾千辆,价值数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条例》于6月8日公布,将于9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深圳经济特区是国内物业管理的源头和先进典型,物业管理已经进行了20多年,实施深圳自己的物业管理条例也已经9年了。那么,深圳人是怎样看待这第一部全国性的物业管理条例呢?它对深圳又有何影响呢?记者近  相似文献   

15.
<正>新修订的《条例》由于包含有多处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亮点",所以刚一出炉就受到了全行业的密切关注。2012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江苏省物业管理》(以下简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由于包含有多处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亮点",所以刚一出炉就受到了全行业的密切关注。2012年6月,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举行了《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从法律上规范了物业管理行为,对我国的物业管理实践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物权法》的出台,该条例与《物权法》的规定有多处不一致的地方。现在看,以前在物业管理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物业群体性纠纷不断,致使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受到损害。比如,小区内道路交通被堵塞,甚至酿成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其主要表现在物业管理服务不符合要求;开发商遗留的问题未妥善解决;物业公司乱收费,财务收支不透明;物业企业占用业主共有财产,侵害业主共同权益;业主以拒交物业费的方式消极维权;业主大会选聘与解聘物业公司难以操作等方面。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26曰,为了与《物权法》有关规定相衔接,国务院对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以下将修改后的《物业管理条例》简称为“新《条例》”),其主要内容是将《物权法》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中有关物业管理的内容写进新《条例》,比如说业主表决权的变化,业主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诉权,物业管理的定性等等。增加的这些新规定可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解决物业管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但笔者认为,此次修改远远没有满足现实需要,一些突出的物业管理矛盾仍然无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业管理发展史,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物业管理法制建设的历史。在物业管理法制建设历史中,《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一个里程碑。物业管理人不会忘记一个特殊的日子——2003年9月1日,从那一天开始,《条例》正式付诸实施。迄今为止,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许很难再有一部法规对于物业管理的影响能够超越《条例》,它必将  相似文献   

19.
【事件】2003年5B28B,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业管理条例(草案)》。6月8日,《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正式颁布,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是是与我们物业管理息息相关,涉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老百姓幸福安安康的一部法律。7月1日,《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落地实施。这部条例在制定过程中有很多创新举措,如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投标,选定第三方组成专家团队起草条例文本等,物业管理行业业界与普通民众均对条例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是与我们物业管理息息相关,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老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