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作业成本法(ABC)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是美国会计学家科勒在研究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特点时所创建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业成本法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业成本法足基于作业的一种成本计算法,主要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 相似文献
2.
胡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4):85-86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1.产生背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二十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提出来,他最初是为了解决水利发电行业的间接费用在成本中所占得比重过高,如何合理的进行分配。提出要划分作业,设立作业账户, 相似文献
3.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特征与遵循规则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埃里克·科勒教授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作业成本管理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ERP系统下作业成本法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与ERP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管理方法,他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在现有ERP软件中,成本模块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成本分配方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许多人工已经被机器所取代,直接人工比例大幅下降,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产品成本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5.
作业成本法是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个因素作用的产物。作业成本法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深入研究,自从1988年美国第一家企业推行至今,已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较多的应用,而且所应用的行业也从制造业推广到服务业、国防工业、金融业等行业。在我国自90年代初引入作业成本法开始,理论界和实务界就开始探索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问题。尽管我国企业在核算中目前还不具备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但引进作业成本计算制度,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价值链、零存货、全面质量管理、成本动因等新思维、新观念,还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晏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9):130-131
ABC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工具,更是一种管理工作。它根据成本动因分配成本费用,提供了比传统成本计算更为准确和有效的信息。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制造成本法。ABC成本法的应用要优于传统的成本体系,也符合市场的和客户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在制造业中应用ABC成本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业成本法在80年代末被提出后,已经由理论走向实践,在一些著名公司实施成功并取得显著效益。作业成本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是一种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更重要的在于所提供信息的运营和战略决策。本文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应用领域,并详细展示在供应商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作业成本法(ABC,activity-basedcosting)是由库珀(RobinCooper)和卡普兰(RobertS.Kaplan)于1988年首次系统提出的,其产生是下述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1.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大幅下降,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期美国首先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石油开采业中,这是一种更为科学和先进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遵循“成本动因驱动”理论,通过将资源转向作业分配、作业转向成本对象分配两个分配过程.科学地将成本分配与成本产生原因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12.
胡佳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1):177-178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时期、 理论化时期和应用时期,在不同时期之下,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不断走向成熟和体系化.本文从三个阶段梳理了作业成本法在国外与国内的研究,经过从其起源到概念发展再到实际应用的研究梳理,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今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供应链成本核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化程度日益加强,竞争的加剧使企业极力关注整体经营环境的改善,而适应市场机制的程度取决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积极探索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新的管理方式。因此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但不少企业仍存在成本核算粗略、成本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反映出在实践领域企业缺乏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精神。本文从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对比分析入手,提出将二者结合使用,即采用标准作业成本法,以提高企业核算与控制生产成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同时,必须对企业所需资源和各种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经营中资源耗费的活动(作业)和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尽量减少不增加价值的活动对资源的消耗。通过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将能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能为企业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田光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30-131
在当今社会,企业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在成本核算中,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单一,不能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不利于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解决传统成本核算中间接费用分配标准落后、成本分摊扭曲问题的方法出现以来,不但达到了其产生之初的目的,更在成本管理经营决策方面开辟了广泛的运用空间。近年来有很多的书报文章介绍作业成本法,但我们看到的是这种方法在制造业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介绍作业成本法在民航业的应用。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给民航经营成果计算带来的困惑航空公司客运经营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不但相对于固定成本的比重很小,且其绝对数也微不足道,可以对应上每一位旅客的变动成本大概只是飞行中所配备的餐食饮品。因而目前多数航空公司并未将… 相似文献
18.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llrce Planning,简称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提出的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管理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许多人工被机器所取代,直接人工比例大幅度下降,制造费用比例却大幅度上升,因此产品的成本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做大作强的内存要求,迫使氽业采取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消减成本,作业成本法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