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实践,科学的方法论的基础:辩证法,两个方面分析苏联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导向,提出苏联科学哲学发展主要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苏联科学哲学在处理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方面,显示出了辩证认识论方面的优势,从而避免了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一直致力于研究马克思是否是一位生态学家,通过详细考察后他认为:伊壁鸠鲁关于唯物主义和自由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传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实践基础;二人理论中包含的大量生态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基础。这样,福斯特就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的唯物主义角度构建了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王金萍 《魅力中国》2010,(6):335-335
在近代哲学史上,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理论转向,即认识论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和吸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认识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科学地解决和回答,列宁的《哲学笔记》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也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转向的过程,以认识论的哲学原则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依据正是《哲学笔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保峰 《黑河学刊》2008,38(2):59-60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和客体在语词上是多义的,从认识论上阐释主客体范畴及其关系,以达到对主客体范畴及其关系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科学界定和认识。伴随着当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循着主客体及其关系这条主线,当代认识论从新的视角展开了对客体和主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但不能进而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包括认识论外,还包括本体论,而本体论与认识论有着根本不同.因此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不是实践,而是物质.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是人类实践发展的新阶段,它深化了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拓展了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研究。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信息化对哲学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哲学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是一种无本质、无中心、无根基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反基础主义,即哲学不再充当文化之王,由大写的哲学转变为小写的哲学;在后哲学文化中,哲学必须实现从认识论到解释学、从系统哲学到教化哲学和从正常话语到反常话语的三个转向,才能树立起新的形象;后哲学文化实质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和文化观;哲学必须摆脱传统的科学思维模式,融进文化之中并充当文化批评者的角色才能得以再生。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思想是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举措相统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其主要体现在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层面;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其主要体现在群众史观和价值观两个层面。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思想的最终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对自由的一般性进行了抽象概括。他认为自由的两个向度:存在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有着内在的互生结构,是双向运动的。虽然在必然王国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但马克思却给出了自由的应然状态,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实践论》既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之一,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标志性著作.其无论在党内外还是在国内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具有举世公认的价值.而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思想是《实践论》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论》的形成不是空中楼阁,它的产生既有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又有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发展的辨证过程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三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它对于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改革事业的发展,指导新常态下社会主义的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存在论哲学的抽象性和客体性的理论形态是依靠逻辑思辨而研究人的问题,具有遮蔽人、漠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倾向。而认识论哲学是存在论哲学的延伸与强化,整个传统哲学形态对人的失落是在认识论哲学中才充分暴露出来,都是脱离开世界历史的运动过程和人的辩证的实践过程去设定世界的终极本原。而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思想超越了包括传统的存在论和认识论哲学在内的整个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终结了抽象主体性,确立了实践主体性,把对世界的终极本原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把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进而展开了人的哲学的合理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2.
张松强 《魅力中国》2010,(15):108-109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形成了中国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13.
骆庭 《理论观察》2023,(1):61-64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认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利用正确的理论观点来论证唯物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否定马赫主义,并通过科学的批判性建构方式来揭露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价值。批判性哲学应当从经典理论的高度解读把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精神实质,从实事求是的原则梳理阐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于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意义,从理论自信和民族复兴角度分析探索哲学价值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开辟了哲学的新视野,超越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窠臼,体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杨源 《魅力中国》2009,(19):68-69
东方哲学有没有认识论的争论很难受搞西方哲学家们的认同,然而,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在认识论上给东方哲学在认识论方面提供有力的保证。并且东方哲学的认识论有着鲜明的特征。本文以本文以西田几多郎为例,以《善的研究》为基本材料,来探讨东方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东方哲学有没有认识论的争论很难受搞西方哲学家们的认同,然而,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在认识论上给东方哲学在认识论方面提供有力的保证.并且东方哲学的认识论有着鲜明的特征.本文以本文以西田几多郎为例,以<善的研究>为基本材料,采探讨东方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法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内在统一,原因在于没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所以,要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我们必须回到实践这个逻辑起点,以实践为基础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还要以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态哲学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作为一种世界观,生态哲学超越了机械论世界观,将传统哲学范式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包含着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以及生态价值论的生态哲学文化,为人类观察、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生态哲学文化是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只有科学把握生态哲学文化的要义,才能为实现生态时代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支撑。  相似文献   

19.
生态哲学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作为一种世界观,生态哲学超越了机械论世界观,将传统哲学范式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包含着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以及生态价值论的生态哲学文化,为人类观察、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生态哲学文化是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只有科学把握生态哲学文化的要义,才能为实现生态时代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支撑.  相似文献   

20.
拉毛措 《魅力中国》2010,(23):340-340
恩格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就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藏传因明学摄类中对认识论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再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在认识的发展过程等问题上都有独特的见解.我将从三个方面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