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枫 《走向世界》2012,(6):42-43
何以为古?沧桑深处. 济南有一些建筑或在深山中,或在险要处,抑或在闹市区,曾经代表了一段历史,历经沧桑后静静地守望着过去、凝望着今天. 齐长城:中国最古老的长城 近些年来,齐长城屡屡被媒体报道,人们对她并不陌生.显然,这是其魅力散发的结果. "南修长城挡大水,北修长城挡大兵"这句话就是说的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横亘在山东省境内的齐长城. 这条长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和济南建城史的时间差不多.它最早载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为齐王齐桓公所建,司马迁《史记·楚式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洲,千余里以备楚." 它是比秦长城还要早400多年的古代建筑奇迹.齐长城西起山东省长清区古济水河畔的"钜防",也就是现在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横跨泰山,绵地千里",途经18个市(县、区),史称"千里齐长城".  相似文献   

2.
南国有长城     
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长城就是蜿蜒在中国北方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然而历史学家多次在历史文献中看到关于中国南方长城的记载。近年来,在湘黔两省相邻的凤凰铜仁一带.民族文物工作者的田野调查和专家考证发现.在不断地印证着历史文献的记载蜿蜒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认为“中国南方长城”。  相似文献   

3.
西望长城     
王元林 《西部论丛》2002,(11):58-60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历代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雄伟的军事性防御建筑工程,又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自春秋战国时期各封建邦国修筑长城以来,历经秦、汉、明三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长城建筑。甘肃境内最早修建长城是在秦昭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长城在甘肃境内长约500公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相似文献   

4.
窦贤 《西部论丛》2005,(4):27-29
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据统计,中国的长城从战国时代延续到清代,其总体长度已经超过5万公里。长城耸立在中华大地2300多年,纵横20多个王朝。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境内的长城遗址也超过了5000公里。但是,长城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在甘肃境内,这种自然与人为的破坏更为严重。有人说,万里长城有墙体矗立的只有1/3,还有1/3已经是遗迹,另外1/3已经完全消失了。而现存的这1/3的长城遗址却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近日公布的一份《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在“中国车用润滑油消费者忠诚度”调查中,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一举超越壳牌、美孚等国际品牌,荣登消费者忠诚度榜首。这是国内润滑油企业首次在品牌忠诚度这一重要指标上超越洋品牌。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中国资信评价中心主办的2001年全国市场名牌轻工产品"质量服务满意品牌"调查活动中,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城牌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荣获"中国市场葡萄酒行业品牌知名度、质量美誉度、服务满意度、未来首选品牌四项指标综合第一名"的特殊,为此笔者走访了被誉为"中国葡萄酒业的航空母舰"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拂去历史的尘埃,诉说袁崇焕蒙冤史实。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袁崇焕必死,"反间计"并无依据,与袁崇焕之死无关。  相似文献   

8.
伦敦当局回应本刊称,中资银行被拒主因是"背负坏账多"11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新闻处处长汪振宁就10月底英国《金融时报》一则题为《中资银行逃离伦敦的强硬规则》的新闻回复《中国经济周刊》称,未曾听说这样的信息,"工行内部也没有撤离打算。"上述报道称:中资银行在近日致函英国财政部表示,不公平的监管和  相似文献   

9.
漏成资源     
傅建林 《开放潮》2008,(4):25-25
教学人教版第七册《长城》第三自然段,学生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时,漏了“才”字。有的学生立即听了出来。学生读完后,我马上组织大家就这个“才”字能不能漏展开讨论。结果大家都认为不能漏。有的说,漏了这个“才”字就不能体现当时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是多么艰辛、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近日,各地陆续开始公布本级政府2012年"三公"经费决算和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政府财政透明度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记者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起草的《201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下称《报告》)已经撰写完毕。这是该中心第五次推出《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包括《2013年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  相似文献   

11.
摩根大通经济和政策研究部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称,"非典"的滞后影响将限制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研究报告提醒,"非典"疫情确实已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定单造成了不利影响,并会反映在未来3至9个月内的出口表现及工业活动上.  相似文献   

12.
<正>长城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等人近期在宁夏、甘肃交界地段黄河内岸实地考察时,发现9段秦长城。周兴华考证,这9段长城的发现,将《史记·秦始皇本纪》及《蒙恬列传》《匈奴列传》记载的秦长城临洮段、榆中段,并河以东段、阴山段、辽东段连接为一体,使这条西起临洮、东抵辽东的秦始皇万里长城终于整体面世。周兴华介绍,长城研究界通常的说法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万里长城从甘肃临洮沿黄河内岸抵达靖远县后,从靖远县以东至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再无秦长城遗迹。因此,他们认为秦始皇万里长城不经过靖远县  相似文献   

13.
6月底,中国一家官方媒体援引韩国《朝鲜日报》的报道称,在明年之前,朝鲜将有12万名朝鲜产业工人以"产业研修生"的身份来到中国工作。在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金强一印象中,朝鲜如此大规模、有组织地派遣劳工来中国工作,"还是头一次听说"。相关报道称,12万劳动者前来中国以赚取外汇,除了吉林省图们市、珲春市和辽宁省丹东市外,他们还将分批前往中国东北三省其他城市就业。不过,对于"12万人"这一数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经多方采访,并未得到中国相关权威部门的证实。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西部》2014,(31):10-13
<正>"美丽中国-古老长城"亮相欧洲英国和北欧是我国重要的远程客源市场。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中国之旅"系列产品在欧洲重点市场的推广力度,继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组织长城沿线省(区、市)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举行宣传推广活动后,"美丽中国-古老长城"旅游产品首次在欧洲亮相。从8月20日至29日,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为团长的中国长城旅游推广团,前往英国、丹麦和瑞典三国,开展为期10天的旅游宣传推广和友好交流活动。中国长城旅游推广团一行32人,包括北京、上海、河北、山西、天津、甘肃等省(区、市)旅游管理部门、重点景区和旅游企业的代表。杜江此行在伦敦、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三地分别举办大型主题推介活动,期间还拜访了相关国家政府旅游部门及国际旅游行业组织。(文图来自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  相似文献   

15.
<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秦岭东西绵延千余公里,《周易》称其为"中国的龙脉",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更是中国山水人文的集大成者,堪称"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如果把秦岭的山峰海拔高度标出来,你就会发现,绵延千里的秦岭呈现一种南缓北陡的形态。它的山峰好像一层层起伏的波浪,从南向北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在太白山达到高潮。其中最高的一朵浪花,就是太白山的主峰——海拔3767.2米的拔仙台。登顶其上,就仿佛漫步云中,"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不经意间,就飘飘然羽化而登仙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招标》2012,(41):4-5
10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题为《电信业密切关注中国》的报道中称,一些电信领域的公司近日收到了一份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发来的不寻常名为《华为与国家安全》的营销文件,这份累计7页的文件日期为2011年9月。文件说,该文档与美国国会10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北有长城,南有灵渠"。北,巍峨的长城阻挡了外敌入侵的铁蹄,也留下了烽火戏诸侯的千古叹息;南,蜿蜒的灵渠沟通了南北的水系,载粮运草,秦王由此写下了一统中国的传奇。灵渠,站在历史的高度与长城媲美,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清朝文学家姚鼐的著名游记《登泰山记》中载:"泰山之阳,汶水两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里所说的古长城,便是当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长城——齐长城。荟集零零散散的史料记载约略可知。这座齐长城,西起山东省长清县古济水河畔的钜防,"横跨泰山,绵地千里","东历肥城、长清、泰安、莱芜、淄川、沂水、临朐、莒县,以汔诸城",从"琅琊台入海","乃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者"。《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这又成了齐鲁的"界碑"。齐长城,是冷兵器时代的杰作,是齐国的一项巨大的综合防御体系。它很像一条奇长的凸链,自西向东,横亘于齐鲁大地。泰山段长城始建于齐桓公任职初期的公元前664年,后经历了齐灵公对泰  相似文献   

19.
因为增选中科院院士落选,"超级海龟"、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向中国学界开了炮:8月17日,他发博文称从此不再候选院士;21日,他说落选不是"学术原因",并称学界高职称"弊大于利";22日,他又  相似文献   

20.
正"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首邓丽君翻唱的《何日君再来》早已传遍中国大江南北。而它的曲作者,正是铜梁人刘雪庵。1905年11月,刘雪庵出生在铜梁一个书香之家。父亲生前跟他讲岳飞传,讲"精忠报国"的故事。爱祖国,爱民族,成了他一生的主旋律。刘雪庵坎坷的一生中,创作了《踏雪寻梅》、《长城谣》等脍炙人口的好歌。抗战时期,他还曾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谱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