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东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一、风雨历程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继秦山一期、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由我国自主设计、自行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国产化商业核电站。1995年12月15日国家计委批准工程开工,并列入国家。八五”重点项目,1996年6月2151主体工程开工,是“九五”期间开工的第一个核电项目。秦  相似文献   

7.
在“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核电发展路线的指引下,将拥有两台百万级压水堆机组的岭澳核电站(又称“广二核”)在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后的第二年便开始兴建,它将分别于2002年7月15日和2003年3月15日投入商业运行。为配合工程建设进展要求,1996年9月17日正式启动岭澳核电站生产准备工作。在“二核应该比一核更好”的指导思想下,岭澳核电站生产准备以“策划——实施——控制”作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国务院第一批56家大型企业试点集团之一。所属广东核电合营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成功建造和运营了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所属岭澳核电公司负责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于2002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国产化、自主化取得重大进展。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进入“百强”之列。集团的发展依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精神饱满的优秀职工队伍,为此,我们从以人为本出发,除搞好薪酬制度外,积极推行职工基本医疗制…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5日国务院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提出“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并要求积极进行岭澳核电站的论证工作。1995年1月5日成立二核筹建办,并开始与通用电气-阿尔斯通公司进行议标协议谈判。1995年1月23日国家计委核电办公室召开核电国产化会议。  相似文献   

10.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1号机组2002年4月15日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全面建成,是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是我国核电国产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祖国的南海之滨,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了10年;在世界核电史上,大亚湾核电站走过了光辉的历程,迎来了10年华诞。10年的骄人业绩向世人明证:中国人不但能够运行管理好大型商用核电站,更走出了一条由点--大亚湾核电站、到线--岭澳核电站、再到面--岭澳核电二期、阳江核电的中国广东核电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12.
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在核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与管理人才队伍,为秦山二核这一我国“九五”期间兴建的唯一国产化商用核电站的建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首个国产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核的建设难度“是国内其他核电站建设难度的总和”。面临严峻的开工伊始自主设计图纸仅6%的困境和2号机组国产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缺陷,二核建设者发扬拼搏精神,创造了1号机组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的奇迹。秦山二核首次按照国际上先进的核电站建造标准,自…  相似文献   

13.
秦山第二核电厂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国产化商用核电站。自开工建设到商业运营,秦山二核一直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通过技术引进、科研攻关,跟踪国际上核电发展的新趋势,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其具有较优的运行性能,较大的安全裕度,较高的国产化率,较低的比投资,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历史性跨越。秦山二核在积极推进我国核电国产化、自主化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民族核电文化,为民族核电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继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首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装机容量为两台60万千瓦的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主体工程于1996年6月2日开工建设,到目前已历时近50个月,工程进入全面安装施工阶段。作为当前在建核电工程中,唯一采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模式建造的核电项目,秦山二期工程得到了国务院和国  相似文献   

15.
“九五”开始,我国核电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秦山、大亚湾核电站三座堆安全稳定运行,为国人展示了核电站的优势。人们不仅接受了核电,而且积极要求建设核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秦山二期核电站主体工程已于去年正式动工,岭澳核电站将于今年正式动工,秦山三期、连云港核电站也都将于“九五”期  相似文献   

16.
建设扫描     
中国全程国产化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并网发电3月11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秦山二核2号机组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可望有效缓解华东地区目前的电力紧张局面。位于浙江海盐县秦山核电基地的秦山二核总装机容量为两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是我国“九五”期间惟一采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方式建造的核电项目。在秦山二核的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实现了国产化,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该核电站1号机组自2002年4月15日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始终保持着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速递     
《中国核工业》2014,(1):8-8
正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评出2013年行业十大新闻一、宁德核电站1号等核电机组先后投入商运或并网发电;二、阳江核电站5号机组等新的核电工程先后开工建设;三、核电"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突破;四、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运行4000天,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单机组安全运行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8.
5月15日,岭澳核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广东核电集团公司暨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发来贺电。吴邦国副总理出席了开工典礼,为岭澳核电站奠基碑揭幕,并亲手按下了一号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灌机信号按钮。李鹏总理在贺电中代表国务院向参与岭澳核电站建设的中外专家和广大建设者表示热烈的祝贺;称赞岭澳核电站前期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希望他们认真总结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的经验,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19.
声音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预计年内将有6~8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有8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将成为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最多的一年,成为核电重启的关键之年。此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未来有望达95%。——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  相似文献   

20.
8月 2日 ,广东岭澳核电站百万千瓦级反应堆堆内构件在上海第一机床厂顺利竣工并已通过验收。这是我国首次制造成功的核电站百万千瓦级反应堆堆内构件 ,标志着我国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又上了新台阶。  岭澳核电站是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产后 ,在广东地区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也是国家“九五”计划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作为核电站反应堆的心脏设备 ,反应堆堆内构件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核产品 ,制造难度极大。  据介绍 ,由上海第一机床厂和法国法马通公司合作制造的这一反应堆堆内构件 ,采用特种不锈钢材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