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利器--跨国供应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杨 《国际市场》2004,(5):47-48
跨国供应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国际配送系统:国际供应商;离岸加工;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供应链。中国已成为一个链节在商品与服务的国际流通高度自由化,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更加合理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使自己成为跨国供应链体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沃尔玛等西方跨国零售巨头都已采用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国内零售商必须加快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经验,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分析国内外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文献综述发现,国外研究主要从闭环供应链回收管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逆向供应链、再造品利润分配策略及再制造竞争问题、再制造管理、库存控制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国内研究主要从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及其协调和其它方面进行综述。国外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研究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利润分配等经济角度的研究,而缺乏其它方面的深入研究。如何系统地构建与实际相近的闭环供应链模型体系,并增加实证研究,是未来闭环供应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集团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它的种种弊端,成为阻碍企业提高效率,降低经济活动成本的"拦路虎",能不能引进国外先进的供应链模式为我所用,正在成为国内企业集团关注的重要课题.诚然,就物流系统的整个控制方法和运营模式上来看,我们无法与欧美,日本的大型(跨国)集团相匹敌,然而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形势迫使我国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接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先抓住一个突破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逐步推进供应链系统的整合,在运用中学习并纠偏.  相似文献   

5.
实行双向型能源战略,促进江苏省能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秀  赵媛 《江苏商论》2005,(2):115-117
资源的概念已经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合理利用全球范围的资源将更好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江苏省在能源发展战略上也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双向型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怎样在一体化供应链的环境下规划物流系统,使物流系统适应供应链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供应链的风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一体化供应链理论和基本模式入手,对企业内部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进行了细致分析,期望对企业能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财富》2012,(11):122-123
自2001年起,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开启了真正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全球并购时代。 十年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和跨国资本流动的加速,国内并购市场获得了空前发展,并由西方发达国家并购中国企业为主,转为双向互动式的并购浪潮奔涌;企业并购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能源资源到高新技术,从传统行业到金融行业  相似文献   

8.
徐霓妮 《商业会计》2007,(12):32-33
本文从地域及流向两个角度对资本互动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通过对跨国资本互动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情况的探讨,分别从地区导向和行业导向两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跨国资本互动的宏观保障体系,为跨国公司真正意义上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本的双向流动,达到两者共赢提供了宏观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已有许多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而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要早于国内,我国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为了对国外的可持续供应链研究有个整体概括和总结,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绩效指标、绩效评估、研究方法,并指出目前一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和概括外国的经验和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秦广业 《现代商业》2008,(15):186-187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集团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它的种种弊端,成为阻碍企业提高效率,降低经济活动成本的“拦路虎”,能不能引进国外先进的供应链模式为我所用,正在成为国内企业集团关注的重要课题。诚然,就物流系统的整个控制方法和运营模式上来看,我们无法与欧美,日本的大型(跨国)集团相匹敌,然而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形势迫使我国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接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先抓住一个突破点,既最带面,举一反三,逐步推进供应链系统的整合,在运用中学习并纠偏。  相似文献   

11.
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之后,各大跨国零售企业纷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通过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系统进入国际市场的主渠道,对国内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配套     
《船舶经济贸易》2010,(5):53-53
世界最大功率双向水力测功器宜柴诞生 首台国内生产的低速大功率双向水力测功器RLS295.日前在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通过了与电控系统、润滑系统的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的标准。据悉.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双向测功设备.其成功制造标志着宜昌船柴公司的大型水力测功器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11)
智能制造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种突破性发展,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智能制造同时又对智能制造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目前面向智能制造的供应链系统建设情况来看,其面临的问题依旧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供应链系统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竞争已由产品竞争逐渐转移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其优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出众表现,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跨国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刚刚起步,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优秀跨国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了供应链绩效、控制了隐形的运营费用,使拓展后的供应链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系统作为衔接现代物流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方式之间的桥梁,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供应链系统背景下,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观念、基础设备、信息化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落后以及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扭转传统落后的物流管理观念,实施物流服务创新战略,加快物流技术发展与建设,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位企业家在研究跨国经营制胜谋略后认为,企业“走出去”的赢家是那些善于超前变换竞争谋略者。事实上,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贸活动,到国外去兴办各类制造和贸易型企业,必须善于站到国际市场的前列,不断窥视和运用WTO和国外新游戏规则,从知识经营与本土化发展等方面推出制胜之策,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透视知名跨国公司最新经营策略与变数趋势,有利于我们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求得跨国经营的不断新发展。一、窥视WTO及以外规则变数,构建快速反应机制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在走出去跨国经营中,不仅要读懂WTO规则,还需…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04,(22):17-17
与跨国采购商联姻,攀上全球供应链,是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无法抗拒的诱惑。而他们在“2004中国(青岛)跨国采购洽谈会”上的得失,却值得深思——与“巨人”握手,还须跷跷脚。  相似文献   

18.
张睿 《商业时代》2015,(9):24-26
农产品、食品因其特殊性,从种植到生产加工、流通直至消费,都存在各种质量风险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很大,因此建立可追溯系统势在必行。本文并不研究技术方案,而是探讨更为基础的可追溯系统的运营模式,比较行政监管模式与商业运营模式的特点,着重分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共生性发展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发可追溯系统附加值的可能性,期待供应链信息化程度的深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快递市场逐渐放开、对外贸易更加活跃——中国快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跨国快递巨头DHL(敦豪速递)、EPS(联合包裹)、FedEx(联邦快递)、TNT(天地快递)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并不断在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格局也从跨国快递与EMS之争,逐渐演变成跨国快递巨头之间的相互博杀,从抗争中国邮政行政行为,到争购中国合资项目股权:从基础建设的比拼,到服务质量及时效的“提速”……尤其是国内首家物流企业——中国外运,2月13日在香港上市——内地物流业进入资本市场,更加剧了跨国快递巨头在中国鏖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越来越集中于核心业务活动的发展,而将非核心业务活动以采购或者外包的形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采购职能也经历了从传统的战术职能到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职能的转变。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全球采购商把目光投向中国,甚至把各种跨国采购中心迁至中国。同时,一批国内重点城市兴建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