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截至202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满十年。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经验路径,上海自贸试验区承担“为全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国家试验重任,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金融电子化》2014,(5):91-91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日前得到上海保监局“同意筹建上海自贸试验区支公司”的批复,并将按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机构筹建工作。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是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大都会人寿一直关注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并希望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寿险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自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至2019年末,全国共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实现沿海省份全覆盖,推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自贸试验区围绕“放管服”改革,提升了自身政府治理水平,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也带动了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创新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财经视野     
《中国外汇》2019,(17):9-9
自由贸易试验区再扩围8月2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复设立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这是自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挂牌以来的第5次扩围。至此,我国共拥有4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1+6”的建设新布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有10年历程,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头雁效应”。本文以21个自贸试验区发布的金融创新案例为基础,回顾了其金融创新的总体情况,以及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金融市场开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平台和模式创新、金融监管创新等5个主要领域的金融创新,总结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的情况,分析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的特点,并对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的金融创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阶段。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辽宁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要做好长期的、可持续的创新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步入制度创新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总结全国各自贸试验区建设阶段性特征,有助于广西自贸试验区更有针对性地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福建自贸试验区成立至今已三年有余,各项改革创新工作正稳步推进。金融作为自贸试验区不可缺少的支持行业,已然成为福建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的重点领域。本文梳理区内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四大业务创新成果,剖析当前福建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业务存在的创新动力不足、业务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2020年9月21日上午,中国政府网一次性公布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给蚌埠送来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蚌埠19.91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抱团发展的“三足”之一,以“蚌埠片区”名义带领蚌埠走进“自贸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2013年开始,国内逐步设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自由与金融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成为自贸试验区有别于国内其他各类型经济试验区的一个最重要特征。中国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创新既有政策框架下的共性特征也有结合各自区位优势及发展定位的特殊性。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先行先试,为全国性金融改革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也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以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出台了《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了诸多稳外资的政策措施;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增设了山东等六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积极开展多双边投资促进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服务是促进自贸试验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必须根据大宗商品交易的特点、发展条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为深入分析自贸试验区建设对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下称"福州自贸片区")建设实践,探讨在建设自贸试验区的背景下,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综合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性质,再回归到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任务上,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在于探索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自贸试验区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其间,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立6批自贸试验区,其中包括2018年设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目前,自贸试验区覆盖21个省,形成了东中西协同、陆海统筹的“雁阵”格局。各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服务国家战略,形成了一批又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宋娴 《福建金融》2015,(4):18-23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福建列入继上海之后的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省份,并以平潭、厦门、福州三个片区作为政策实施范围。本文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创新政策成效,并与厦门现行外汇管理政策进行比较,分析上海自贸区外汇管理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外汇管理改革经验,结合厦门实际,提出福建自贸区外汇管理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十年建设基础上,按照《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和任务举措,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立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五个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十年建设基础上,按照《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和任务举措,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微博春秋     
正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开放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日召开政策发布会,宣布人民银行在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并将在3月1日起实行。这意味着自贸试验区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在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上先走一步,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将为在全国推进这项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卡》2014,(3):10-10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召开政策发布会,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中国(上海)白贸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使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在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上先走一步。  相似文献   

19.
楼航 《中国外汇》2023,(15):53-55
<正>围绕湖南自贸试验区“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的战略定位,外汇局湖南省分局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持,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两年多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围绕湖南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引领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当好金融外汇改革创新开拓者,耕好湖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宏观环境、建设成果以及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现状进行的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从加强环境建设,推进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提升金融监管系统化建设水平,明确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方向;加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有效融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局等五个方面加大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