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袁本祥 《新金融》2023,(10):58-63
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在跨境支付清算上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跨境支付清算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当前主要存在清算效率低、清算成本高、安全风险高等痛点,而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正好补齐当前短板,能显著提高跨境支付清算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破除西方国家在跨境支付清算体系上的霸权,有效维护中国金融安全。基于此,本文提出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创新,加快数字人民币支付报文标准改造,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合作模式等对策建议,以打造一个公平、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清算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霖 《河北金融》2020,(3):57-60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政策安排,在人民币国际化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发挥作用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问题。要进一步发挥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作用,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建立健全全球人民币清算体系,提高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的清算服务,有序拓宽境外清算行人民币来源渠道,平抑离岸人民币市场波动,不断发展和完善境内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推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为境外人民币清算行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4,(11):15-16
01国务院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原则上无需在境内设立清算机构。02央行授权工行多哈分行担任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2014年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卡塔尔中央银行关于在多哈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相关内容,决定授权中斟工商银行多哈分行担任多哈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 VAR 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金融安全问题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率先启动央行数字人民币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效,参加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更是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算的实践探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推动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落地,需赋能中国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跨境清算体系。跨境清算是国际上金融机构之间结清资金账务往来、债权债务关系的过程,跨境清算体系是金融活动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家经贸发展、金融市场业务、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具有支持保障功能。中国跨境清算体系包括外币跨境清算、  相似文献   

6.
2月6日,作为大陆商业银行在台湾设立的首家经营性分支机构,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正式提供人民币清算行服务,为参加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办理人民币清算及结算、提供人民币购售及人民币拆借等服务。台湾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实际运行,不仅意味着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更是中行深耕“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孟为  姜国华  张永冀 《金融研究》2021,491(5):78-96
本文立足外部不确定性视角,提出汇率不确定性对企业重要涉外经济行为(跨境并购)影响的实物期权与风险对冲效应。本文以2000~2019年A股上市公司宣告的跨境并购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境并购的可能性,实物期权效应占主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确定性与企业跨境并购决策正相关,风险对冲效应占主导。横截面检验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确定性对跨境并购的抑制作用在汇率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更高以及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有效汇率反映一国贸易条件,行业竞争激烈与汇率经济风险更高的企业,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确定性加剧时更有可能进行跨境并购。最后,汇率不确定下的企业跨境并购取得了较好的财务绩效(汇率风险约束使企业并购行为更审慎高效),降低了有效汇率风险敞口。本文区分了双边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差异,拓展了汇率波动的经济后果与跨境并购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为“双循环”下我国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与汇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提升并购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跨境支付清算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为我国国际贸易、投融资等提供资金清算服务,在人民币国际化性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份额不断扩大,跨境支付清算的安全性、效率性、全球性的重要程度更加凸显。“十四五”是我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期,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持续推进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同时,须进一步扩大我国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铺设,此外,须借助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契机,重塑当前跨境支付清算体系。  相似文献   

9.
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23,(5):28-37+66
人民币在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使用即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活动在人民币跨境使用乃至人民币国际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构建理论与实证模型,分析发现,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对汇率的影响不同,前者有利于抑制汇率波动,后者则加剧汇率波动,但是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资金净流入有助于抑制汇率波动。因此,我国推动人民币在资本与金融项下的使用策略上,应坚持引进来优先原则,积极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的资金流入,审慎推进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的资金流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跨境人民币清算规模不断扩大,而建设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云南省作为东盟、南亚的重要战略位置,依托"桥头堡"的战略支持,以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东盟、南亚经济区域中人民币跨境支付现状,借鉴发达经济体跨境支付清算模式与建设经验,构想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的基础模式,以资为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提出新思路,在打通东盟、南亚区域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方面,找出一条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熊园 《国际金融》2014,(8):67-70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可谓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亦明确指出,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大国,我国正全力抓住此次难得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2014年6月18日设立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并启动人民币与英镑的直接交易,更可谓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事件。鉴于此,本文拟剖析这一事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进而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政策干预较多的时期,我国跨境资金大幅流入或流出压力主要体现为外汇供求缺口变化方面,相关风险衡量的主要判断依据是部分传统指标,如外汇储备变化、银行结售汇差额等。在未来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常态式政策干预将逐渐退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仅靠传统指标可能无法准确衡量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本文基于跨境人民币角度,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跨境资金流动关系简要分析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就其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运用2009~2012年的月度数据从贸易和金融双视角出发,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得出:其中四个因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职能产生冲击效应,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均GDP增长率、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占比、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且证实汇率波动冲击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有动态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非 《新金融》2015,(2):37-41
人民币跨境结算绝对量和比重不断上升,客观上对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回顾了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有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存在的局限,并从实体架构、资金架构及监管架构三方面提出了未来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的总体构想。我们认为,在实体架构上应建立独立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在资金架构上,应力图推进人民币流动性输出;在监管架构上,应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跨境支付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已进入多重均衡状态。在给定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累计较大顺差、人民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的情况下,市场预期变化仍有可能对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走势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可以解释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特点和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随着国际收支平衡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境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演变,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汇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的背景,本文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基于TGARCH、杠杆SV、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B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特征,利用Markov机制转化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并基于经济新常态进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分析。结论如下:第一,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大了汇率波动幅度,人民币汇率将由过去的单向升值波动转变为双向波动。第二,杠杆SV模型优于TGARCH模型,T分布优于N分布,无论对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还是人民币汇率有效指数,最适用于测度波动项的模型都是杠杆SV-T模型。第三,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人民币升值,波动性会加大。第四,金融强国必须汇率市场化和国际化,经济新常态需要金融创新来形成新的驱动因素,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2015年“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增加对跨境交易中的人民币结算比重产生复杂影响。本文基于交易双方规避风险的视角,在对同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2013年12月—2022年3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与多变量E-G两步法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波动幅度增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同期境外机构与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规模的提升能显著缓解汇率波动对人民币结算比重的负向冲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从资产结构来看,流动性与收益性相对较强的人民币股票与债券资产的汇率波动调节效应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存量对汇率波动对人民币结算比重的影响存在规模门槛效应,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存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汇率波动对人民币结算比重的影响会由负转正,以上发现从侧面解释了已有文献关于汇率波动与人民币结算关系的差异性结论。未来应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大力拓展创新人民币流出渠道与投资渠道,提高境外机构与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规模与多样性,为跨境交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进一步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权威观点     
《中国金融家》2013,(6):10-10
周小川:新加坡已成为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5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参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开幕仪式。他表示:“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以来,新加坡的人民币交易量已快速增长,新加坡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批准在中国以外设立人民币清算行。这一进展见证了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良好合作。我们期待新加坡的金融部门能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跨境人民币业务源于贸易结算,进而扩展到了投融资与金融交易等领域。因此推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成本收益不应只考虑贸易结算,必须把投融资与金融交易包括在内。近年来对俄跨境人民币结算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结算渠道不完善、现钞回流方式单一、人民币输出力度不足和综合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应该在增加中俄本币结算代理行数量基础上探索人民币清算行集中清算模式,实施推进中俄货币互换,扩大对俄人民币直接投资,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完善在俄人民币回流机制,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金融服务管理水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与原有外汇结算管理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20.
三年多来,随着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稳健表现及金融实力的增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试点逐步将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其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结算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等诸多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企业的欢迎和认可,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结算规模和占比日益扩大,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和难点渐趋暴露,亟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处理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