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贸易问题》2021,(2):96-112
随着逆全球化趋势持续加剧,经济全球化的要素收入分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中间投入引入议价模型,构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收入分配模型,并利用2000—2008年中国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显著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现"U"型关系;(2)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东部地区企业、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显著,而对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3)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存在"劳动技能渠道"和"加成率渠道",但作用方向不同。为平衡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负面影响,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中新双方的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以及旅游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使双方货物贸易不断增长,服务贸易进一步扩大,同时使得新加坡对我国投资规模、投资重点发生变化,也为我国企业进入新加坡提供了政策支撑,另外也有利于双方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针对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进行研究。理论研究国外从市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贸易方式角度,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从进出口、贸易开放度、贸易自由化、贸易模式角度。由于国内外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使得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一直充满异议。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针对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总体影响进行比较全面梳理并给予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4.
在WTO框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建立自由贸易区,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中国、日本、韩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发现自由区贸易协定、伙伴国GDP,人均GDP都对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仍有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彭家欣  易婧姣 《商展经济》2023,(17):112-115
新时代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究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文章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信息化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微观层面,信息化与低技能的劳动者会形成替代关系,与高技能劳动者形成互补关系,因此会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一正一负的影响,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这两者之间的力量,同时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更侧重于微观层面。  相似文献   

6.
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重要问题.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并降低了居民消费水平.基于广东1978-2012的数据实证发现,广东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劳动份额每下降1%,则消费下降0.28%.因此,提高劳动份额是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国与新西兰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后,中国逐渐减少新西兰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并在2016年对新西兰农产品的进口实施完全的零关税。中国与新西兰逐步探索和完善自贸区的建设,促进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结合近十年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两国在农业贸易互补和竞争上的不均衡。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提高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分工程度,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两者的互补性逐渐增强,竞争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对于彼此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未来中欧双方合作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提出中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本文分析了中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客观基础和困难,探讨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包括的内容,并提出促进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在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视野中,自由贸易协定曾经一度占据贸易自由化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但当第二波区域主义抬头之时,传统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面对区域贸易模式变化、双边贸易协定增加、非成员国福利损益、国内政治因素制约以及多形式一体化共存等新现象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文章就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方面的新问题,对当前学界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并从理论研究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国外主要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以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区域内的贸易和经济活动在东亚的贸易体系和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增加,建立多方面优惠的经贸安排,寻求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进而建立起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本文首先分析了东亚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对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用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来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科学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数理分析的方法,把看似矛盾的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与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得出: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驱使资本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率,进而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利润率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双降具有耦合性的,表现为两者存在内在理论支持的确定内在联系进而导致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5.
营改增作为中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尚有待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一个理论框架揭示了营改增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即营改增使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可以进项抵扣,降低了资本要素相对价格,由于服务业的资本和劳动互补,这将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次采用2009-2015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了5.96%,并且在实施后第2年的影响最大.异质性分析表明,营改增显著提升了非国有、劳动密集型和出口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营改增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由于服务业中资本和劳动互补,这将提高劳动需求,进而提高平均工资率,最终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潜在动力。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综试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表明,综试区设立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激励效应”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综试区设立对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提出我国需要加快推进综试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政策作用路径,助推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张鹏  陈勇凡 《商业时代》2012,(29):20-21
本文从技术选择偏离角度运用2002-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劳动收入份额为研究对象,重点从对外技术引进导致的本国技术选择偏离的视角探讨其下降的原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改善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减让使区域内成员相对区域外成员获得了价格优势,导致贸易从区域内与区域外之间转移到区域内成员之间;但原产地规则提高了区域内成员利用优惠关税的成本,减少了区域内企业的优势,从而可能抑制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转移效应。本文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例,利用产品的减税幅度差异和原产地规则差异,检验了原产地规则对贸易转移的抑制效应。基于2014—2017年中国产品—国家层面的进口数据,以日本相同产品的进口作为对照组,本文通过倍差估计发现中国对韩国的关税减让使中国从其他国家的进口相对日本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减少,引起了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原产地规则越严格的产品贸易转移效应越小。如果中韩所有产品都采用约束力最小的子目改变规则,2016年和2017年贸易转移效应将增加37%和43%。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中国一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中新双方的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以及旅游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使双方货物贸易不断增长,服务贸易进一步扩大,同时使得新加坡对我国投资规模、投资重点发生变化,也为我国企业进入新加坡提供了政策支撑,另外也有利于双方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4—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出口参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且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基于全部样本匹配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使得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按地理区位分组的结果表明,出口使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提高,按企业规模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逆规模"特征,出口的正向作用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按行业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于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