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作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企业年金近来蓬勃发展,年均增长超过30%。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的通知》和《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在北京、上海等五地启动变额年金保险的试点工作。6月,金盛保险宣布获得保监会关于引入创新型变额年金产品的批复,推出国内首款变额年金保险——金盛"保得盈"变额年金计划,这将为红火的年金市场添一把柴  相似文献   

2.
《保险研究》2011,(9):I0012-I0013,I0029
变额年金保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保单利益与连续的投资账户投资单位价格相关联,同时按照保单约定具有最低保单利益保证需要的人身保险。变额年金保险应当约定年金给付保险责任,或提供满期保险金转换为年金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3.
魏冬 《理财》2011,(8):64
千呼万唤,变额年金保险终于面世。变额年金除了可以提供保险保障功能之外,投保人可以享受意外身故的赔付,期满以后还可以申请将满期金转化成年金方式领取。这让投资者在保险理财领域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6月20日,金盛人寿正式推出国内首款变额年金保险。据悉,金盛人寿正式推出的产品"保得盈"变额年金计划是一款七年期趸交型产品,最低保费限制是10万元,采用最低满期利益保证形式提供100%满期本金。据悉,与不允许保本的投连险相比,该变额年金除了可以提供保险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变额年金保险兼顾养老、投资、最低保证三方面功能,符合我国保险消费者的偏好。2011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的通知》(简称《通知》)和《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国内寿险产品创新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一种新型的寿险理财产品终于要面世了。近十年来,养老年金类产品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保险市场的新成员,变额年金保险被喻为保险行业的ipad,有人认为其将引起革命性的变革,也有人预测,这或成为刺激中国年金市场发展的又一引擎。变额年金的推出为我国寿险市场分红险“一险独大”,  相似文献   

6.
贺柳 《中国保险》2012,(1):38-41
变额年金的产生及发展变额年金最早出现于1952年,由美国教师保险和年金协会下设的大学退休股权基金推出,是大学教师退休金计划的一部分。得益于最低利益保证(GMxB)的引进,20世纪末其销量急剧膨胀,并且亚太、欧洲多国保险市  相似文献   

7.
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与时间不变性投资组合保险策略(TIPP)是两类重要的组合保险策略,多用于变额年金的投资,可以在保证最低回报的同时分享股票市场的上行收益。但是,风险乘数固定不变,不利于改善变额年金绩效和及时规避风险。目前大部分风险乘数动态调整策略,主要基于股市短线追涨杀跌的动量特征,实证效果并不稳健。本文参考了关于我国股票市场均值回复性质的若干研究,从逆周期的视角对CPPI和TIPP的风险乘数进行调整。结果显示,从中长期来看,逆周期调整的组合保险策略投资绩效显著优于固定风险乘数的策略。同时,实证结果对于全部参数的拓展取值区间都是不敏感和稳健的,表明逆周期策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登稳 《金融博览》2011,(14):14-16
2011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的通知》(简称《通知》)和《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国内寿险产品创新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一种新型的寿险理财产品终于要面世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下讨论了最低生存保证给付保险(GMLB)和最低死亡保证给付保险(GMDB)两类变额年金的风险管理问题。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管理变额年金,适当的最低收益率保证不会带来风险,但当最低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时,变额年金业务必然破产。另外当变额年金业务有外部现金流时,保险公司可以综合衡量市场、收益和风险三个因素,决定资本回报率、外部现金流规模和保证收益率。  相似文献   

10.
给出保单持有人退保行为影响下的变额年金定价模型和对冲模型,当保单持有人分别采取无退保、固定退保和动态退保三种行为策略时,基于包含最低身故利益保证、最低满期利益保证和最低提取利益保证的三种不同的变额年金,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测试出保单持有人采取不同的退保策略对不同利益保证的变额年金风险对冲有着显著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小川 《新金融》2012,(4):44-47
本文介绍了我国新近推出的变额年金产品,在参照欧美和日本变额年金产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该产品的监管挑战主要存在于对销售行为和偿付能力方面的监管,并且需要权衡好创新发展与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变额年金所触发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法律定义、保证意义、合同司法解释以及投保人是否属于消费者的身份认定上.对于变额年金产品未来的持续发展,制度层面上需要解决变额年金的税收、继承、抵押、流转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长寿风险是指个人实际寿命高于预期寿命产生的财务风险.长寿风险给保险公司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西方保险公司推出了各种应对长寿风险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附保证变额年金、长期护理保险、反向抵押贷款和长寿风险证券化,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保险公司的新视角系统梳理了这四种创新方案,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旭  邱华龙 《保险研究》2011,(11):72-77
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从变额年金的风险因素入手,通过对比国外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评估模式和风险管理需要的外部条件等因素的探讨,为变额年金在风险管理模式、最低保证利益设计等方面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源于欧美保险市场的变额年金产品,在2011年正式登陆我国人身险市场。2011年6月20日,金盛人寿对外宣布,推出一款名为"保得盈"的变额年金计划,产品将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四个首批试点城市开售。2011年7月21日,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也宣布推出了"步步稳赢变额年金计划"。至此,我国保险市场上有了最新的两款变额年金产品。变额年金产品对大多数中  相似文献   

15.
郭振华 《上海保险》2017,(10):16-19
与一般的理财产品不同,保险产品总是具有保障功能,或者是某种特定目的的长期储蓄。年金保险主要是以积累养老金或教育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储蓄,也具有少量的风险保障功能(长寿风险保障或死亡高残保费豁免),主要分为养老年金和教育年金。教育年金在中国一直比较受欢迎,但养老年金则是一波三折,到现在还不成气候。  相似文献   

16.
《保险研究》2011,(10):J0003-J0005
9月20日,保监会正式批复华泰人寿设立变额年金投资账户的申请,同意其设立3个投资账户。这是今年以来国内保险市场上第三款即将面市的变额年金产品。此外,光大永明人寿变额年金产品正在进行内部测试,同时正向保监会申请设立相关投资账户,预计明年一季度有望推出。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险的企业年金监管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风险导向监管是严格的数量限制模式和审慎性监管模式之外,整个年金监管框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入风险导向的养老金运作监管将是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养老金监管的文献观点,探讨风险导向监管模式在企业年金领域应用的理论和意义,并着重通过采集流程风险点,构建风险监管矩阵和制定监管实施工具等来建立基于我国企业年金以风险为导向的RATE监管框架,从而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初步探索新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年金保险引入家庭支出决策模型中,从微观层面上考察了个体对年金保险的需求。基于微观层面的讨论,本文认为年金保险形成的资金具有长期性,并根据时间属性区分现金持有形成的生产资本和年金形成的生产资本,同时改进了人力资本的进步函数,由此建立了含有人身风险和年金保险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结论展示了含有年金保险的宏观经济增长路径,说明了年金保险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首次建立我国年金保险货币价值的分析框架并开展实证研究,根据中国市场的基本数据测算年金货币价值比例(MWR)。研究发现:按照国际通行的“MWR达到0.9说明年金定价合理”这一原则,用不同的排列组合对比分析判断,目前我国年金产品定价基本合理;在我国部分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水平下,目前年金保险对个人而言具有实际价值,被保险人不仅可以收回保险费成本,还可以获得长寿风险保障;不同年金产品MWR差异显著,无任何给付期间保证或无金额保证的终身年金MWR最高。相同产品在不同年龄购买时对应的年金MWR也各不相同,存在最优购买年龄。本文还对如何创新和优化年金保险供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参照我国目前保险市场上的三款变额年金产品,本文设计了具有最低身故利益保证 (GMDB)和最低累计利益保证(GMAB)的变额年金保单,并从内部收益率、退保率及保证成本三方面,综合评估固定乘数CPPI及TIPP、动态乘数CPPI及TIPP四种策略的绩效。研究结果显示,对照固定乘数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动态风险乘数策略能有效提高内部收益率;在考虑动态退保情形下,无锁利机制的CPPI策略会导致更多的退保率;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保证成本,采用市场波动调整法可以在对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动态乘数调整中参数的设定对投资策略绩效的影响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