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常听说国内企业抢注他人商标的事例,一些国家也因此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横加指责。在商标案件审理工作中,我们却发现抢注商标并不是国人的‘专利”,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实施者已超越了国别。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就裁决了一起日本公司抢注他人商标的案子。  相似文献   

2.
要不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商标意识?泛泛地回答毫无意义。中国的商标被国外什么人抢注的事不应该只让吃了亏的商标所有人痛心疾首;国内有人恶意抢注他人商标也不应该只使吃了亏又"没脾气"的企业接受教训了之。强化商标意识看来不是虚话,深圳那家抢注他人商标的企业也许做了一件"好事",如同向缺乏商标意识的企业背后击一猛掌。  相似文献   

3.
赵杨 《河北企业》2023,(11):140-142
商标抢注是我国“注册在先”商标确权制度的消极产物,其随着《商标法》的出台而产生。为追求利益,部分“行为人”出于想要“蹭”网络热词或者“网红”热度和流量的直接目的,或者出于抢注商标之后再高价出售等非使用目的,从而将网络上热词或“网红”姓名、别名等恶意申请抢注商标,这会损害有关权利主体的在先民事权利,更会造成我国商标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为限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应当提高恶意抢注商标的犯罪成本,多法律部门之间配合打击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完善立法体制,弥补商标法立法空白;通过出台司法政策和对个案的裁判,对恶意抢注商标进行规制;限制相关权利人之外的主体申请注册与网络热词和“网红”姓名、名称等有关的商标。  相似文献   

4.
商标抢注是国际商业活动中较普遍的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上那些精明又善于投机的商人们看准了中国一批极有发展潜力的商标,抢先在一些国家进行注册,如同仁堂、竹叶青、北京蜂王精等著名商标均遭到抢注。对此,中国企业界人士在焦虑万分中感到百般无奈。 其实,商标抢注并不特别可怕,只要制定好商标战略。并采取防范措施,对于那些已被抢注的商标,则运用商业智谋和法律武器,就能把抢走的商标再抢回来。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陶景洲根据他协助中外企业打商标抢注官司的体会,介绍了对付国  相似文献   

5.
商标“抢注”,通常是指生产经营者在得知他人宣传且已有销路的商品所使用的商标尚未注册的情况下,在先将他人的该商标申请注册,从而取得商标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商标抢注是个老话题了:对于抢注别人商怀者,人们大多认为是投机取巧甚至是、出于恶意,对此种种“无赖行为”,除了诉诸法律,也只能口诛笔伐了。  相似文献   

7.
商标抢注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本文主要分析了抢注的原因及抢注的性质 ,并指出 :单一的“注册原则”、审查制度的缺陷、对抢注行为定性的不明确和我国立法滞后于《巴黎公约》的一般准则 ,是商标抢注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文章为制定反抢注的法律条文提供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洪英 《集团经济研究》2005,(22):200-201
围绕域名的纠纷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抢注类域名纠纷:即"出于从他人商标(商业标志)中牟利的恶意注册并出卖域名"的行为;二是盗用类域名纠纷:注册并使用的域名与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商号等商业标志相同或近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福建南安水暖厨卫产业的日渐兴盛,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但接踵而至的是知识产权纠纷,不是企业自主品牌遭遇侵权,就是被恶意抢注。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水暖企业在创牌的同时,更要保护商标。只有注重对国际商标的抢注,企业产品才能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法律保护。为了提高南安市水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走向世界同时,面临着商标抢注的风险,付出沉重的代价。"商标国际注册先行"已成为防范商标国际抢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内最大对讲机制造商深圳好易通科技公司的商标"HYT"在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遭遇恶意抢注.新科、康佳、德赛等知名商标在境外被抢注的消息也时见报端.目前中国品牌商标进入国际抢注高发期,商标国际维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们商标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商标抢注现象的愈发猖獗,有不少商标拥有者开始从版权法中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将商标作为一个作品而获得版权法保护。对于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商标法和版权法的精神、是否会取得积极效果亦或是适得其反,本文将会对此进行一番浅析。一、商标版权化保护的成因我国的商标保护制度是以注册原则为主、使用原则为辅的模式。依据我国商标法第三条、第四条,我国商标法对注册商标给予全面法律保护;而对于未注册商标,只能给予有限保护。一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域名抢注问题就已引起国内法律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没有相关的案例,探讨一直只能在学术层次上进行。今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对一起与域名有关的侵犯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案件审理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该案涉及域名抢注在什么条件下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涉及商标与域名纠纷应适用哪些法律;涉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的效力范围。了解这些内容,对今后解决这方面纠纷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行商标法允许自然人申请取得注册商标后,非商标使用人抢注商标然后进行炒卖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抢占商标资源的行为对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有违设立商标制度的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西门子合资公司在德国及欧盟等地抢注中国海信商标(HiSense) 事件终于画上句号。西门子的全资子公司博世—西门子同意将其依据当地法律在德国及欧盟等地注册的“HiSense”商标—并转给海信,同时双方撤销诉讼。  相似文献   

16.
前年,百年名厂哈尔滨正阳楼肉制品厂的“正阳楼”商标被一国内私营企业主抢注,导致百年老牌子“正阳楼”的丧失,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震动.无独有偶,浙江金华地区有1200多年历史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今天却不能使用“金华火腿”商标,因为它的专用权已被地处杭州的浙江省食品公司独家享有,要用就得付出数额巨大的商标许可使用费.另据报载,国内一法学研究生毕业后开办了一家公司,抢注了国内知名商标达200多个,并以抢注知名商标为主要营生,再转让营利.与此相类似,我国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现象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杜康”、“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凤凰”在印尼被抢注.“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世界》2005,(10):38-38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专家冯赫日前撰指出,中国的商标频频被外国公司抢注、侵权,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成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受害。这种现象倒是从另一角度说明被抢注的中国商标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但是倘若不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后果不仅是中国产品出口受阻,而且将直接妨碍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从而严重影响“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抢注商标的目的无外乎两种:第一,阻碍被抢注商标的企业的产品进入某个市场;第二,单纯牟利。  相似文献   

18.
杭州一保健品公司的经理做梦也没想到,其耗资250万元打出的“天平”商标,竟已在工商局被另一企业注了册。更想不到的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这起围绕“商标抢注”事件是与非的争论,短时间几乎使新闻界“洛阳纸贵”起来。目前,这起“商标抢注”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微观点]:面对"三星堆"商标遭抢注,最现实的方法就是运用法律维权。而从长远来看,更有效的办法则是请求驰名商标保护。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就可以实现跨类别保护,从其注册类别的商品,扩大到其他类别的商品,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商标权利。在这方面,三星堆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不妨多向故宫博物院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刘慧萍 《活力》2004,(11):67-67
一、质疑名人商标“抢注”认识误区(一)“抢注”一词使用是否适当 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多采用“抢注”或“恶意抢注”字眼。但笔者认为,此说法未必恰当。目前所谓“抢注”事件中,情形较复杂。有的是商标意识较强,名人成名前就已申请注册;有的是在名人申请注册时在其他商品或服务类别上申请;有的是借着名人暂时的社会影响抢先注册后获取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