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颖 《上海商业》2008,(7):54-58
“如果爱你的企业,请上ERP.如果恨你的企业.也请上ERP。” ERP真的如此让人又爱又恨.又如此会使企业产生这样巨大的变革吗?  相似文献   

2.
逃离实业?     
臧铯 《浙商》2012,(18):18-18
“对于实业,我们是又爱又恨!”一位浙商朋友这样告诉我。为什么又爱又恨呢?他们依靠实业发家,而如今实业带给他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这位浙商从事的是最传统的纺织行业,以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起家,创业至今12年。他说:‘早年,年初投入500万元,到年底能收回150(历元,资金的回报率是200%。现在每年投入的资金六七千万元,可是利润却不Nm00万元,也就赚个利息的钱!好在我们没有贷款,全部是白有资金,要不然就白干了!”  相似文献   

3.
《销售与管理》2005,(B08):2-3
施老师,您谈到中国企业的最大优势是渠道,我们都知道渠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像联想、TCL那样自建渠道,还有一种是像娃哈哈借助于经销商的渠道模式,请您分析一下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这两种渠道模式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正> 所属类型:客户管理关键词:通路 窜货 客情关系作为一类特殊的通路成员,经销商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是一个又爱又恨的角色。爱的是自己的产品要由经销商销出去,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恨的是经销商常常又会“拿一把”,关键时刻置企业的生死于不顾。管理经销商于是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如何能够把握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层次,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国际制造业转移驱动力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提出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尤其是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6,(40):12-12
前段时间,卡斯特设立中国分公司,引起业内强烈反响。从最初与国内强势企业的资本融合发展到大代理商制,再到自建分公司,进口酒的经营模式由总经销代理制转型为建立直营公司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它们从渠道上能否完全摆脱对国内大代理商的依赖?它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自身实力能否达到自己操盘的地步?对于进口酒企业来说,通过直营公司自建渠道与代理商操作究竟哪个更划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沃尔玛和家乐福,我更欣赏前者,因为它懂得与制造商分享价值链,而家乐福更多的是与客户争夺价值链。制造商和零售商是同处一条价值链上的企业,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科特勒说,制造商希望渠道合作,该合作产生的整体渠道利润将高于各自为政的各个渠道成员的利润。“你死我活”不应该成为零售商与制造商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渠道链条中,从制造商到终端,环节众多的利益主体之所以能够运转,是由于有一套机制在发挥着作用,这套机制促使多方利益主体向同一个方向努力。渠道政策就是这套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渠道各环节责、权、利的设定,保证制造商所制定的渠道目标被顺利实现。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在渠道运作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悖论:总部制定的政策是A,执行层理解的是B,而到真正执行时又成了C。对渠道政策理解的偏差和执行不到位,使众多企业的渠道运作偏离了原来设定的轨迹,由此也引发出了总部与区域之间的矛盾,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矛盾,渠道管理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之间的矛盾,厂家与商家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渠道政策变形所引发的渠道管理问题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9.
一、普及PLM应用 CAXA向外宣布正式进入PLM市场的原因,一是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制造业呼唤产品创新和协同管理。中国目前是制造大国,所有的外国公司都把制造基地逐步的向中国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呼唤中国的制造业要做有自己产品,有自己品牌的制造业,而不能一直做“三来一补”。作为软件业我们一定要提供一种创新的产品,使得中国制造业能够真正在世界的制造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从制造的大国变成制造的强国。  相似文献   

10.
从未有过一种销售手段.像互联网这样把制造商与最终用户拉得如此接近,对于中间商来说,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渠道扁平化趋势而被供应商和顾客打压得喘不过气的中间商们可以从互联网中找到新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制造商和顾客直接接触,中间商的角色越来越弱化,面临砸饭碗的危险。旅行社作为旅游这种产品的代理商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11.
意味深长的事物常常是复杂的,复杂的事物往往是喜忧参半的,而喜忧参半的事物多半是生动的。首先,是一场惊喜。没有想到中国的品牌意识在2004年骤然觉醒,如冰封大河一夜之间春潮澎湃。从中国领导核心层到普通百姓都在谈论品牌对于中国的意义。中国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如果我们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完成由一个制造业大国到品牌大国的转型,中国经济的再创奇迹是十分困难的。政府与社会都在积极推进中国企业的品牌化进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广告业正在面临数十年来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价格战让中国制造所向披靡,同样让中国企业艰难求存,让人又爱又恨何以如此?不是因为价格战的技术含量低,而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支撑低价的商业模式。所有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价格高低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低价的同时还能盈利才算真功  相似文献   

13.
孙海涛 《商》2014,(22):78-79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有“世界工厂”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形成与美国制造业对中国的大量投资是分不开的。问题是近年来,在“再工业化”战略影响下,美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回流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并从如何减少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的不利冲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苏旭 《浙商》2008,(3):59-60
“建筑业让我既爱又恨” 《浙商》:在建筑领域,五洋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但同时也不断进行着多元化的探索,将来,五洋主业会发生变化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开放系统理论为基础,讨论制造商采用多元化的渠道对两种不同形式的渠道冲突的作用,以及市场化水平对渠道多元化与跨渠道冲突、渠道内冲突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从中国制造商一方收集520份调查数据,引入市场化指数二手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检验假设。文章的数据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制造商采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会导致制造商内部各条渠道之间产生冲突,也会加剧制造商与同一条渠道内合作经销商之间的冲突;第二,制造商采用多元化渠道通过加剧与同一条渠道中经销商之间的渠道内冲突,进而降低企业绩效;第三,市场化水平会弱化渠道多元化对跨渠道冲突的正向影响。文章最后从理论贡献、实际应用和研究不足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7,(6):16-16
2006年初,沈阳的董老板在经销商开始自建终端的影响下,也建了一个100平米的社区便利超市,主营烟酒、食品。一年来,经营情况远没有当初想象的红火,甚至略有亏损。他不知现在该怎么办:如果继续经营下去,不知还要培育多长时间才能火起来,而且还要继续在主营代理上分心,但放弃经营又有些不甘心。董老板的问题很普遍,在近几年厂家追求渠道扁平化的趋势下,经销商也在寻找转型的机会,许多人选择了自建终端的方式,向零售终端要利润。但这样做能否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润呢?自建终端这种转型方式是否适合大部分经销商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广告大观》2003,(11):43-45
近10年,中国广告业迅速发展,电视广告的数量大增,而观众对电视广告既爱又恨,爱的是它指导了大众消费,恨的是80%的电视广告粗糙烂造,少创意少新意,然而10年间,仍出现了较多的趣味性广告,它们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带来了欢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家电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矛盾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004年的格力与国美之争,2005年到现在的家电制造商自建渠道的浪潮,都是这一矛盾的反映。通常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关系比作“夫妻”,为什么家电行业的“夫妻”之间的矛盾会这么突出?产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有无双方都能接受的现实解决之道?未来双方会呈现怎样的态势?在本期的《对话》中,家电制造商与零售商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在葡酒销售多元化的今天,夜场作为其中一个渠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销量指标对产品的深度分销有着很重要的标志意义。在石家庄,张裕在滚石迪吧一周的销量相当于它在保龙仓(石市最大仓储超市)一个月的销量。对于夜场,各葡酒厂商感觉各不相同。有爱有恨,做得好的春风得意,做得不好的又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中  陆军 《商业研究》2011,(7):161-164
低碳经济对中国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大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制定低碳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及保障实施的政策,使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顺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