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转变经营增长方式也就是转变生产力要素的配置方式亦即资源配置方式。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出现了两个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瓿:一个是经济运行机制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讲生产关系的改革问题;另一个是生产要素组合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讲生产力的发展问题。经济体制的转机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局长思路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改革也难以推进,改革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排除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内蒙古农机局局长林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完成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关键在于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所谓集约型经...  相似文献   

3.
营造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市场制度结构林国先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体制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转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与经...  相似文献   

4.
《农业技术经济》1998,(3):63-64,57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学术讨论会综述(续)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保障机制与会的学者认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受一定的制度、政策和外部环境的约束,其中农业投资体制与政策、农业科技体制与政策,农产品流通体制与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最大。有的...  相似文献   

5.
全面理解《两个转变》复旦大学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研讨会于1996年4月26日召开),有学者认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保证。粗放式的增长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市场经济体制是集约式增长的基...  相似文献   

6.
“九五”时期,上海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启动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科技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上海的科技计划管理职能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以科技大项目为抓手,加强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企业、科技与市场三个结合,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投资”三位一体的改革创新,这是上海在向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一、认清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增强加快科技进步的紧迫感1.从上海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来看,上海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时机已经到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上海经济增长开始…  相似文献   

7.
诌议转变粮食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李德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杨国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  相似文献   

9.
农村合作基金会如何适应“两个转变”张传礼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是全局性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忠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要适应“两个转变”,重点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我们粮食部门“九五”时期必须遵循的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结合我市粮食经济改革的实际,现就我市粮食部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我市粮食部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经营观念滞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相似文献   

11.
关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许桂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我国“九五”和2010远景目标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为的内涵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  相似文献   

12.
启东水产养殖业实行规模经营启东市水产局张一平根据中央关于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总体要求,启东市水产养殖业实行规模经营的主要途径,是从改革生产经营的体制入手,做好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这篇文章。概括为“三个一”,做到“三突出”。(一...  相似文献   

13.
中央《建一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行各业的总的遵循。林业肩负着优比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行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落后状态,与市场经济发展很不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努力作好这篇大文章。第一,康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现在起,从现实出发,从观念上来一个根本转…  相似文献   

14.
盯紧市场求发展围绕效益增活力郭凤鸣,董治平,郑伟我们山西高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重点抓了两个环节:以转变信用社经营体制为主线,盯紧市场求发展;以转变业务增长方式为突破口,围绕效益塔活力,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主要做法是:一、拓展市...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和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在实践中我们对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视,考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根据增长速度再测算出GDP的总量,然后根据这个总量确定三次产业的比例,并将三次产业的结构落实到各个产业,再根据产业寻找产品,最后从产品落实到项目,项目出来以后投资就可以算出来了。因此,GDP-旦确定以后,往往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工作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适应和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本文试就农业部门企业审计工作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谈点粗浅意见。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根本上讲…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应如何适应两个转变李东胜一、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自...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转变”精神,广东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和《南方农村》、《农村研究》杂志编辑部,最近在广州联合召开小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政研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试从发展理论的角度,结合端州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促进端州经济再上新的台阶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增长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或外延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或内涵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一般适用于经济总量较小、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了必要介绍,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地勘单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地勘单位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说明结构调整必须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对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出了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作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