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大多是由千千万万的农户分散种植和销售的,在此背景下,农产品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文章基于对广州市石明村的调查,发现该村经济作物沙糖桔物流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采取集中运输、没有统一的集货地点、缺少必要的物流设备等问题,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成本对比,提出设立统一集货点并购置相关的物流设施设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外的农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着手研读市场。只有明确了农产品能够销往何处、可否获利等之后,才会组织相应的生产经营;而在我国,刚从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农业,农产品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商品生产的目的性不强。农户习惯于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去找销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使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所以,在农村商品生产有些发展之时,便开始出现农产品的卖难,而且愈演愈烈。市场经济时代第一例最有名的卖难事件,出现在1987年。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解决温饱的目标,然而却形成了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模式。承包后农户的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仅有0.54公顷,而且为充分体现公平,将各种高、中、差土地搭配分配,平均每户有10块土地。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形式在今天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纵观当今世界,很少有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国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供应链与农户一体化组织引导:浙江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农产品供应链中组织形式背后的约束条件及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通过对浙江省临海市上盘镇西兰花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发现,没有严格的市场检测(要求),就没有一体化的组织,也就没有质量安全。因此,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农户自愿形成一体化的组织。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比较利益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将农户小规模的生产联结起来形成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把加工、销售作为第二、第三车间,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这样就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强了农产品加工成品的比重,改变了农业仅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产值  相似文献   

6.
<正>"农超对接"是国家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通过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让合作社农民、消费者和超市三方实现共赢。"农超对接"模式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为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得小规模生产的农户能够与现代化流通的大市场很好地对接,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产销一体  相似文献   

7.
阎艳林  张祯 《北方经济》2005,(10):32-33
一、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比较利益 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将农户小规模的生产联结起来形成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把加工、销售作为第二、第三车间,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这样就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强了农产品加工成品的比重,改变了农业仅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收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物流活动分散、流通环节重复作业和资源浪费严重.已无法适应农产品市场发展及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武汉市蔬菜供应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基于智能物流配送平台的城市蔬菜物流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形式是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农产品经历着"物流流程的农产品化"和"农产品流体的工业品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城乡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取得了合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农产品物流主体分散经营、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农产品物流运行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因此,急需对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其优化应主要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吴猛 《乡镇经济》2000,(3):17-18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更低,具体表现为:一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信息不灵,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二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使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不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缺乏竞争力;三是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农业内部产业分…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我国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特征和超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造成的抗风险机制极度脆弱,却使其发展仍然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状态之中。如何借鉴世界各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经验,并  相似文献   

13.
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的农产品质量信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引发了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行为,这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本文通过简单的数理模型分析,认为组织的建立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促使质量信号更好的传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产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不同形式的经济组织对于农产品质量信号传递亦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农产品物流成本中,配送成本占很大比重。如何提高农产品的配送效率,降低农产品配送成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自营配送、农户加企业配送模式的创新(一)自营配送模式分析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是农户或农产品基地将农产品自己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是传统农产品配送主要形式之一。1.自营配送的优势(1)反应快速、灵活与其他模式相比,自营配送由于整个物流体系属于农户或农产品基地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户或农产品基地在物流业务上的时间、空间要求,能更好地保持鲜活易腐的农产品的保鲜度,能更快速、灵活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与物流效率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对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特色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进行研究,以云南野生菌为研究样本,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在该农贸市场物流模式(农户-农批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下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确定战略供应商、引进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设施利用率及优化运行机制4个方面给出物流模式优化方案,以提升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16.
郝书辰 《山东经济》2010,26(5):F0002-F0002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换,我国农业发展的障碍已经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是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并不完善,交易效率很低。一方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在驾驭农产品市场方面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7.
卢改红 《中国经贸》2012,(22):12-12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发展绿色物流对于我国农产品来说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以美、日为例对发达国家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经验进行介绍,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颜莉霞 《北方经济》2011,(13):64-66
浙江拥有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由于农产品生产者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采购、加工、包装、存储、运输技术落后,分销渠道产业化程度低,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整体效益不高。分散的农户面对大市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经营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农户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农产品商品率低,对市场要求不迫切。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大特点是实行"两田制",即按人头分口粮田和按劳动力分责任田。在这种体制下,农户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有近一半是自留口粮,不需进入市场,余下的大部分也是合同定购,即按国家统一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物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农产品易腐变质,所以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农产品冷链物流在物流行为中不易引起重视,因此发展比较缓慢。介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国内外发展形式,再分析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还结合蒙牛乳业的冷链物流案例进行研究。最后总结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加强,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使农产品冷链物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