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洲顶尖创意杂志《CAMPAIGPN BRIEF》(国际中文版)近期曾对生于70年代的中国创意人中佼佼者进行了一次报道,十位创意人似乎都为我们耳熟能详,其中.有两位创意人邹晖和郑大明却相当罕见地集中在一家本土公司——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邹有过国际4A的背景.郑却从来都是在本土公司历练。  相似文献   

2.
郑大明 《中国广告》2007,(8):124-137
在编这个稿子的时候,无意中编者发现有相当多数量的亚洲作品被选入,然而这并非是有意的安排。这不经意间的巧合,却让我们发现亚洲创意作品在戛纳广告节上已然频频摘金夺银。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早已担当起亚洲创意先锋的角色,摧城拔寨。为亚洲创意欢呼喝彩之余,反观中国广告作品,则是继续在入围圈中徘徊不前。或许,这无意间对近邻创意作品的了解和分析可以成为中国广告创意的参照系。但无论如何,学习和分享国际大奖对提升我们的视野都是很有意义的。纵观国内本土广告公司,郑大明和邹晖所率领的英扬传奇创意团队屡次刷新本土公司在国际奖项上的纪录。本期,我们特地邀请了英扬传奇执行创意总监郑大明分享他的戛纳心得,并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3.
花火 《广告大观》2005,(10):115-116
2005年ONE SHOW全球广告创意大赛在美国纽约刚刚结束,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凭借“视力表”系列公益海报,在这个全球最顶尖最严苛的广告创意赛事上,为中国大陆本土公司赢得第一支ONE SHOW银铅笔奖(“金铅笔”从缺),这也是ONE SHOW八十五年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本土广告公司在世界三大顶级广告赛事中赢得的最高广告创意奖项。这也是其执行创意总监郑大明,第二次率领本土创意团队在ONE SHOW获取奖项。同时,在法国结束的2005年戛纳全球广告创意大赛上,英扬传奇广告公司凭借“咖啡”篇雕牌天然皂粉杂志广告,在这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创意赛事上,为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赢得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围奖,实现了戛纳五十二年历史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央视2010年新形象片的比稿,对于英扬传奇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毕竟,珠玉在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和“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两条央视形象片都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要超越,不容易!想超越,就必须要有更深层次的挖掘。英扬传奇首席创意官郑大明亲自操刀,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一个缔造品牌奇迹的行业,但广告公司又有多少能创造自己成长的传奇呢?维传凯普的发展轨迹就堪称广告行业的传奇,它创造了本土广告界难以复制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吕曦和英扬传奇,非广告圈人或许不熟悉,但中国的老百姓,不知道纳爱斯雕牌的"有情有家有雕牌"与利郎男装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应该不多。纳爱斯、利郎、TCL彩电、特步、  相似文献   

7.
陈刚 《广告大观》2007,(3S):22-25
加入WTO以来,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竞争一直是广告业界讨论的焦点。如果从纯粹市场的角度考虑,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同为市场角逐的实体,优胜劣汰,你死我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同本土广告公司一样,跨国广告公司也是在中国注册的合法的中国的广告公司,这两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两个中国的广告公司之间的竞争,似乎并没有什么必要进行兴师动众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天澜 《广告导报》2006,(2):142-143
2005年年底,中国文物业开始全面面向国际资本敞开市场,未来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如何与国际资本, 国际广告公司相抗衡?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向何处去?去业内及媒体对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中,中央电视台未来广告公司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作为CCTV面向市场全力打造的大型广告公司,2005年,未来广告公司年经营总额近20亿元,在高基数上持续保护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保持了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规模第一的地位。人们纷纷把打造中国本土广告“航母”的期待目光投到未来身上。  相似文献   

9.
一天 《中国广告》2003,(8):125-127
广告圈有一种公认的说法,即创意与经营不可兼得。金大鹏,一位本土广告人,十几年来身兼创意人与经营者双重身份,从加盟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广告公司到一手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从第一次为中国捧回国际大奖,到如今自己的公司被迫成倍扩张店面,这段从业经历可谓左右脑同时发动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0.
闫文 《中国广告》2007,(6):58-60
影响肯定会有。主要分两方面:一是进入中国后外资之间的竞争,它们也想争取本土客户,最典型的比如奥美,吸纳了好多国内前一百位的大型客户、投放商。这些客户的代理商当然也有本土广告公司。但中国人可能有个习惯,喜欢找外来人做,不像日本韩国喜欢找本土人做,这点是本土广告公司的一个先天不足,造成外资在这方面占了一定优势。外资公司的管理、理念,包括在世界市场上让客户震撼的品牌效应.很容易让它们争取到大型的本土客户。这就肯定对本土业界有了冲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反倒迫使本土广告公司积极寻求发展,它们必须在某一程度上做得更专业更到位,比如只做房地产、只做烟草或只做糖烟酒,这样会显得更专业,从而吸引相应的客户。  相似文献   

11.
许玲华 《广告大观》2007,(3S):45-46
外资广告公司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因为本土企业本身的需求所致,而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同时把外资广告公司一起带了进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成功,使得本土企业也看到了外资广告公司在帮助客户进行的一系列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媒介购买等服务上,有一套科学而且规范化的运作理念;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6,(8):91-97
2006年对于中国的国际广告公司而言,或许,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政策对于外资广告公司全面放开,一些本土广告人士解读说,喊了那么多年“狼来了”,这回,狼真的来了。 2006年这就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多数的广告公司——本土的以及国际的——一切也仍旧在有条不紊的前进着,没有并没有什么突兀的事情发生。对于外资广告公司而言似乎存在两条去路,选择独资或继续合资。然而事实上这个命题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即便是出于此前合资的状态下,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乃至理念。外资公司其实也一直在沿用自己独立的体系,所谓本土化,是策略所致,而绝非合资的结果。对于本土广告公司而言,路只有一条,努力,继续努力! 进入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广告行业的争夺已经不是原先所谓本土广告公司与外资广告公司的争夺,阵线已经不再是由国别来划分的了。市场在走向细分,广告公司再日趋专业,实力和对于市场的准确洞察才是存在的砝码!国际公司本土化,本土公司国际化的战略阐明了:中国广告,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们已经从太多的。中国声音”中来了解过中国广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期专题,我们将从几位外国同行的眼中,来看看中国的广告。这一期的几位嘉宾也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杜孟先生曾获得法国最高荣誉——“法国荣誉勋章”,贺劲勋则是美国《AD Age》曾评选出的“全球广告人100强”之一……一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为了梦想来到中国。不一样的国籍,一样的中国路,我们听听他们将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Jane 《中国广告》2007,(6):64-65
本土广告公司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可以随口说出一串在市场上有良好表现的公司。并且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和磨练,很多广告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们经历了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壮大到集团化的规模,实现了多个阶段的跨越。在这个时代,本土广告公司面临的机遇与压力既赤裸裸,但又没有形成既定的规律。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本土广告公司认为它们最重要的竞争力是来自哪里,未来又会有怎样的规划?我们调研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40家本土广告公司,听听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赢周刊》是广告获奖大户。先后有七、八家广告公司为《赢周刊》设计过形象广告,他们分别是林资奇(时为国际广告创意总监)、英扬传奇、旭日、蓝创、白羊、格雷、合众、成美、唐都等,其中合众、英扬和旭日的作品都曾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广告评奖中获奖。  相似文献   

15.
有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广东省广告公司诞生。25年一路艰辛跋涉,省广经历了太多风雨,书写了本土传奇。当1997年省广喊出“中国广告业的扛旗者”口号,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扛多久?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省广已成长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本土旗帜迎风招展。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广告市场外资主导的倾向,对本土广告公司的未来发展,我曾表示深切忧虑。有学者认为,外资主导尚未构成对中国广告产业的严重威胁,其理由之一,便是近年本土广告公司尤其是区域性本土广告公司的卓越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客观地了解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一些情况,中国广告杂志社《本土广告公司状况调查》课题组组织了此次关于本土广告公司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广告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得非常快。2003年以后,外资广告公司进入中国有了一些新的措施和规定.在这样的冲击下.中国本土的广告业总体呈现一种上升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阶段。但是目前广告公司也遇到了比较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广告公司的规模比较小并且非常分散,而且我们广告公司在管理方面比较差,在资本的运作上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说本土广告公司在发展上应该是遇到了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广告公司自1979年发展至今,基本上遵循着三种形态:一种是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地发展,这是本土广告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式,其特点是照猫画虎,今天仍有大部分中小型广告公司这样生存着;第二种是国际4A形态。自进入中国以来,国际4A就吸引了众多眼光,对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一些本土广告公司模仿国际4A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创意已死!”当这句话从一名尚未毕业的广告专业学生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还真让人愣了半天,“创意”,这个当年十分让人自豪的专业如今咋就沦落到这个地步? 是啊,我们必须看到,有太多的现象导致本土广告公司创意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