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具备丰富的民营企业家资源基础,浙商历来是浙江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优势所在.宗庆后、鲁冠球、李书福、马云等一批浙商企业家家喻户晓,成为其企业甚至是行业的"代言人"、"领路人".2012年,浙江入围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为142家,数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但也要看到,浙江企业家群体的发展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浙江的民营企业仍以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经营者"务实经营、普遍低调"的特点突出,企业家尤其是新生代知名企业家还不够多.企业规模是企业家才能的直接体现,与江苏、山东等地相比,浙江企业规模偏小.去年,江苏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51家、山东48家、浙江42家,前100强中浙江只占两个席位.此外,浙江正面临一轮企业家新旧更替的换帅时代,"接班鸿沟"和"代际风险"不容忽视,新生代企业家的成长和培育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境外并购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具有迅速获取资源和进入市场、投资风险和整合难度大、与金融资本结合紧密等特点。随着浙江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伴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走上了境外并购的全球扩张之路。把握好当前企业境外并购发展的趋势特点,着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浙江企业境外并购健康发展,对于浙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企业境外并购呈加速态势"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核准的境外并购项目共84项,项目投资总额24.31  相似文献   

3.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2,(42):78-79
【"金融瘟疫"肆虐浙江:危险的互保链】浙江企业老板继续跑路留下的债务,与其他破产倒闭的企业一起,形成庞大、复杂、盘根错节的互保圈危局……这不只是一场债务危机,更是一场信任危机。它正在一点一点瓦解浙江经济赖以起家的商帮信任基础和传统,像一场无法遏制的"瘟疫"不断蚕食经济的繁荣、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本刊41期封面文章)统像场无法遏制  相似文献   

4.
浙江私营企业在整个浙江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企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格局、新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塑造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浙江私营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正在逐步暴露,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着重从浙江私营企业技术创新对策出发,引发企业和政府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146家龙头企业中拥有中国弛名商标的企业数达到了76家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有40家;其中有56家和37家企业至少一种以上的产品分别享有"中国名牌产品"与"浙江名牌产品"的称号.有40家企业属"四无品牌"企业(无中围驰名商标、无浙江省著名商标、无中国名牌产品、无浙江名牌产品),即在龙头骨干企业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依靠外单生产加工为主的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面临利润缩水与发展转型,即许多外贸制造业企业已经试着将市场关注重点由外销转为内销,简称"外转内"。基于"外转内"背景,文章对浙江商贸流通业态结构构建了优化、整合与升级的模型和路径,并提出优化与升级的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解除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产品的营销困境有转嫁与促进作用,对浙江整体商贸流通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小苹 《浙江经济》2012,(16):18-19
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金融困境。浙江金融行业需在服务深度、广度、质量上逐渐成熟,不断扩展"浙银品牌"的影响力浙江是小微企业成长的沃土,小微企业数量占到浙江全部企业的97%以上,经济贡献率达56%以上,并创造了55%以上的就业机会。但小微企业长期受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经济转型升级、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涨等多重问题困扰,特别是去年以来新老烦扰交织加剧,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微金融的五大瓶颈应该说,浙江近年来在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成效是明显的。截至4月末,浙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累放金额和户数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全省银行业服  相似文献   

8.
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浙江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开始了品牌国际化的探索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浙江制造品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特点,指出浙江制造品牌的国际化主要受制于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国际化相关服务及文化差异等约束与阻碍。基于此,浙江制造业品牌国际化应从加强要素积累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辅以品牌国际化的互联网+新模式和新手段,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突破口实施品牌国际化的蓝海战略,并结合浙江经济、地理与文化特有优势,全面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制造品牌国际化新模式,加速推进浙江制造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阮刚辉 《浙江经济》2012,(18):26-28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加速发展阶段,鼓励和支持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突破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封锁和控  相似文献   

10.
如果这段时间走访浙江的各级政府机关,便会发现近段时间以来浙江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心非常集中,就是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主战略和"保稳、促调"措施为企业帮扶解困。按照当地政府的提法,就是帮扶解困,共克时艰。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如发改、财政、工商、税务、  相似文献   

11.
记者:您认为,本轮"服务业商业模式十佳企业"的评选,对于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助推效应和积极意义? 魏江:我们对于浙江服务业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说由来已久,而对于浙江省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案例总结,也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本轮案例总结和评选,无论是对浙江服务业企业的引领带动,还是对浙江的产业转型升级,都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期间,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专门服务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信保")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独特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浙江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浙江企业境外投资呈"双下滑"态势,疫情已对企业境外投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全力帮扶境外投资企业打赢疫情防控战,谋划推进浙江产业链全球高质量布局当前境外疫情呈快速扩散蔓延态势,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浙江境外投资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全球疫情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逼近.未雨绸缪,及时处理好"机器换人"所生发的一系列矛盾,将会令浙江的工业转型之路更为从容. "机器换人"的最直观结果便是传统就业的缩水.今年一季度,尽管不少企业仍面临"用工荒",但随着工业制造不断向自动化转型,浙江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日趋放缓.  相似文献   

15.
浙江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展,作为中国长三角重要的产业区域和企业集群,随着"四大国家战略"、"四大建设"、"四大举措"的同步推进,浙江正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亟需珍惜和保护浙江产业的发展知本(民众的创业智慧与就业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老板的创业机智与创造活力、政府的政策水平与服务能力),实现知本和资本联动,促进浙江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8年3月28日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在全国10个自贸区开始试点,如何把握试点的红利期,创立符合浙江自身条件的创新的管理体系,进而推进浙江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基于与企业共同开展的对上海港、舟山港及相关进口企业的调研,分析了浙江自贸区当前形势和机会,提出构建"两个队伍、两个机制、两个线上平台、两个线下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浙江自贸区非特化妆品进口备案政企协同管理体系,探索政府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浙江外贸出现了增速下滑,部分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等现象."升级"浙江经济,培育国际贸易新优势,从长期来看,取决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中期来看,在于通过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市场开发等提升商品的附加值;从短期来看,可以依赖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贸易成本的下降和贸易优势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了以"前店后厂"家庭作坊为基础的低成本出口加工制造业,形成"专业市场"的商贸服务业集聚融入"特色强县"制造业集聚的"浙江模式".在面临内外压力下,浙江需要通过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找寻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70家浙江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问卷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在给出样本概貌后,分别从企业信息化硬件与网络建设和信息化业务系统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相关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最后给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效果与障碍的评价和总结,指出加强浙江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走过了艰难曲折的2012年,浙商又该如何预判2013年的经济形势,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3年?1月16日上午,浙江产权交易所与高盛集团(北美)联合主办,浙商研究会、星展银行、新浪浙江、腾讯大浙网协办的"2013浙商海外融资论坛"在杭州天元大厦天元厅举行。论坛旨在产权市场为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搭建浙江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佳市场平台。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浙江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兼)董  相似文献   

20.
严新根 《北方经济》2012,(15):103-10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中小工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培育了大量中小企业活跃于工业领域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工业经济活力。但是,由于浙江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产业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层次低、以及价格低等"四低"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成为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宁波市在解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此,我们课题组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考察企业等方式对奉化、宁海、象山三地的5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