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的经济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互联网,所以说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如果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相应企  相似文献   

2.
李雯琳 《现代企业》2020,(2):128-129
随着互联网金融热度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明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模式,从2012年开始,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信息的不断研究和深入分析,对相关公司进行相关研究,并认真研究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最终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本质上是相似的,但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具有许多创新之处,货币交易和流通形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3.
院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给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等带来很大冲击.在这个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对城商行的挑战;然后分析互联网金融时代,城市商业银行所具备的优势及机遇.最后认为如果城商行能够抓住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精髓,不断进行创新,充分挖掘现有信息并开发供应链金融,使营销渠道、业务渠道等多样化,最终城商行必可化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独特的互联网现象,在信息传播的影响上具有典型的二重性。但从本质上讲,它只是一种网络工具。为规范"人肉搜索"的信息传播,在法律途径上,需要立法部门对个人隐私权保护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制度途径上,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明确监管者以及网站建设者的责任;在宣传教育途径上,需要政府以及媒体引导"人肉搜索"多方参与者提高媒体素养和网络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5.
桂勇 《秘书工作》2014,(3):18-18
正提高调研工作质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调研者不懂行,就不能抓住调研中的关键点,作出深度分析。涉及人类行为与人类社会的问题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调研要想获得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投入不够而对所获取信息的期望又很高的情况下,调研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并提高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扩散,成为金融创新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传播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在消费者获取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决策采纳过程。利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考察消费者网络结构变量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网络平均度与网络重连概率的提高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信息传播具有正面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效率;消费者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提升,增加了产品信息交流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扩散效率。  相似文献   

7.
凭借自身极强的创新性,互联网金融逐渐从传统的支付业务渗透到转账汇款、跨境结算等领域,实现了快速扩张。在业务创新速度方面,由于互联网过快,并且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进而脱离了监管,同时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时需要高度重视潜在风险。只有快速构建起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有效的控制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发挥其资金配置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未来互联网     
张朝阳 《企业文化》2006,(10):39-39
互联网变成60亿人共同的神经中枢系统,能造成人类的集体反应。无穷多的念头在上面跑,就像一个沸腾的脑海。形成意识、观念、趋势。互联网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是深刻的。大趋势是信息民主化,互联网把获取信息的权利交给每个人,博客开始让每个人表达自己。对社会来说,互联网的影响是两面的。产生了语言暴力问题、隐私问题、信息社会的无阻力沟通,时间变量变得特别短。古代,你坐着马车一天到多少里以外捎个口信过来,现在几秒钟随便看个短信就行了。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20,(2):244-245
本文基于EPBFT算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可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可追溯体系是一个软硬件综合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对食品采购、生产、流通整个周期的质量安全管理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监管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标识信息回溯查询到食品生产流通到终端消费者所经历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全流通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央行的征信中心所提供的征信信息已不能完全满足金融市场的需要,中国征信行业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则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