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土地流不流转,怎么流转,应该由农民说了算,任何人都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指出,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这是因为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败,否则,因为土地问题而导致的农民群体的不满与抗争将会凸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民土地权益的司法保护,是建立健康有序的土地流转秩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司法机关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的土地流转政策,依法调整土地流转利益关系,确保农民土地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司法保护应坚持三项原则其一,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原则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在土地流转的各方主体中,作为个体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人民法院必须坚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分层模型视角,利用CGSS2005的农村数据研究了农民阶层分化对其土地产权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的分层效应对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耕地资源越丰富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越偏好土地私有化;在人均收入越高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也越偏好土地私有化;但用农民务农时间、家庭总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3个指标表示的客观分层对农民偏好土地定期调整和土地私有化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本权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刚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1):9-14,39
研究目的:为有效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民"基于土地所享有的"权益",而非农民享有的"土地权益",其不仅包括农民土地经济权益、农民土地政治权益、农民土地社会权益和农民土地文化权益等实体权益,还包括农民土地程序权益。农民土地权益的基本权利属性决定了农民土地权益具有公法性质,并随之也决定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应只是私法的任务,也应是公法的任务。研究结论:只有将农民土地权益提升至基本权利的高度,才能实现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国家耕地安全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张鹏辉 《山西农经》2020,(7):54-54,56
分析了当前农民职业分化及农户土地流转状况,研究发现,不同的职业分化类型、职业分化程度及职业分化区域,均会对土地流转的意愿、规模、期限及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地流转应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分析了农民林地流转中所涉及的相关权益;指出当前农民林地流转中存在着选择权受到限制和收益权遭受侵害的表现;从林权制度存在缺陷等5个方面分析农民林地流转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林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利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和分析综合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化应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并在财产法框架下考量其多重权利属性;(2)传统农民土地权利物权体系不能涵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丰富内容;(3)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对农民在农村土地上的财产利益进行科学的类型化,应包括土地上的归属利益、使用利益、流转利益和未来权益等财产利益;(4)农民主体不同性质的身份决定了土地财产权的不同属性。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各种形式之间是密切联系又独立平等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为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在较大范围和数量上出现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总体上是健康的,使许多农民的承包土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土地有效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经济出现了良性循环,农村和农民的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土地流转率低,农民参加社会保障情况也不乐观。本文通过Logistic模型,选取农户参与社会保障行为作为因变量,将土地流转后家庭收入水平、农户年龄、土地流转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农户文化程度、农户就业状态作为自变量,运用河北省土地流转农户调查数据,对土地流转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流转后家庭收入状况、户主文化程度、就业状况是影响农户参与社会保障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承包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必须建立维护农民权益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节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机制,建立规范的土地征占补偿保障机制,建立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承包法》自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一个基层的农经工作者,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经历,谈几点体会。一、土地流转要依法而行。土地延包30年后,由于情况变化,土地流转已成为必然,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法律,使得有些地方出现一些问题:有的随意改变承包关系,强迫流转,侵犯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有的把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损害农民利益;有的强行把农民的土地转包给企业,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有的随意截留、克扣农民的流转收益。该法对土地流转的方式、遵循原则、收益的确定和分配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二…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条件。土地流转也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存在行政强制、社会服务不到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致使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并给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服务管理,是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地流转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发展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土地流转的最大利益,同时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保护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文章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农地流转的情况下,结合问卷调查法分析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状况,进而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方法对土地发展权配置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农地一直处于流转状态;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成都市43. 9%的农户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而28. 6%的农户无所谓,27. 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整体上说成都市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土地发展权的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来管理规范其农地流转。[结论]土地发展权作为一种物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引入土地发展权主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及市场有效运营以巩固土地公有制、保障农地流转的公平合理及确保农户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寻找并确定有效保护、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路径。研究方法:实证法,比较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完善的宪法制度才能防范立法和行政权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农民行使土地权益的配套制度建设需要宪法的支持。消除宪法和相关法律对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不平等待遇,才能真正维护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研究结论:保障财产权应是宪法的基本内容,中国宪法应在基本权利与序言中明确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出台的《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地方政府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根据调研情况,如果地方政府能尊重农民意愿,并用市场化的办法实现宅基地权益的交易,用保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办法实现耕地的有序流转,让农民带着土地权益进城,效果会比较好。但有的地方对农民施加了压力,致使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高层明确叫停不当做法,有利于城市化健康推进。此项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土地细碎化与传统分散式经营一定程度阻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创业,探索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对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阐释土地流转影响农民创业的机理,并依据陕西、宁夏、山东3省(区)1 94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测度社会资本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结果 (1)转入土地正向促进农民创业基本决策,而转出土地负向抑制农民创业基本决策,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2)进一步划分创业类型后显示,转入土地能显著促进农民开展涉农创业,而转出土地能促进农民开展非农创业。(3)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整合型社会资本在转入土地影响涉农创业中发挥调节作用,而跨越型社会资本在转出土地影响非农创业中发挥调节作用。结论 因此,建议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的深化改革,确保从土地流转到农民创业的顺利衔接;加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建设,考核培训后的效益效果,通过提升培训质量助推农民创业;鼓励农民增强社交意识,灵活运用社会网络获取资源,并通过积极社交打通阶级壁垒、促进信息流动,加速创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下辖40个区县、969个乡镇、998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4%,地理特点以山区和丘陵为主,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速度加快的趋势,到2006年上半年,全市共流转土地138万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7.58%;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流转不规范,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影响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整个农村经济向高层次发展,损害了农民的长远经…  相似文献   

18.
孙颖 《农村经济》2003,(10):24-25
一、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国农户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过 2 0多年的实践 ,已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制度。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 ,一些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了土地规模小、土地经营极度分散、土地难以有效流转的制约 ,从而影响了农业经营效果。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太小 ,大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其客观上起到了维护传统农业分散化、手工经营特点的作用 ,不仅造成农业产业结构的单一化 ,也阻碍了机械化的规模作业 ,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土地的流转能使土地向农业技术能手转移 ,激发…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推进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乡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日趋活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当前统一和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的权益成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索农民土地抗争的行动逻辑和机制,为土地冲突提供治理对策。研究方法:抗争政治方法、描述性研究法。研究结果:(1)区分出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土地抗争的互动关系。(2)得出农民土地抗争的认知逻辑是统治者和政府认为统治者权力以及公共权力优先于农民权利;动力逻辑是农民认为政府行为违背情、理,其土地权益受损;政治逻辑是农民认为出现了有利于抗争的政治机会。(3)发现土地抗争中的三个行动机制:土地抗争诉求的具体利益机制;农民土地抗争方式的踩线偶尔越线机制;政府对抗争往往采取压制的机制。研究结论:对现代社会土地抗争提出依法保障农民的抽象土地权益;增强政府制度化吸纳抗争的能力;在互动中通过协商达至"重叠共识";在改革中推动土地制度创新等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