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水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水防涝工程是防治和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设施,其建设规模主要受到工程寿命期内雨洪变化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论述了城市雨洪变化的特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和不同类型工程措施的防灾、减灾原理;阐述了致灾率、设计标准等概念;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水文计算任务;讨论了城市设计暴雨所涉及的暴雨强度公式、设计暴雨雨型等问题以及由设计暴雨确定设计洪水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20—23日,辽宁省自西南向东北出现了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暴雨中心葫芦岛市平均降水量244 mm。全市126个气象观测站均达到大暴雨级别,为1951年以来最大值,最大点降水量在绥中县永安堡,为404 mm,创下该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西部沿海有2条较大河流及50多条小型河流发生了大洪水。辽宁省积极  相似文献   

3.
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郑州市域内河道堤防出现河道漫溢、堤防决口、岸坡坍塌及拦(跨)河建筑物损毁等险情。在现场查勘基础上,围绕河道堤防等工程治理、运行维护、应急处置等环节分析了河道堤防有关险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对灾后重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城市内涝频发,城市排水规划方案的制定已刻不容缓。介绍了建模软件MIKE URBAN的技术原理、参数选取及建模步骤。以深圳市沙头角片区作为规划实例,对现状管网进行评估以及风险区划分,在内涝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方案,经方案优化后,确定最终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河南省西平县小洪河流域防洪水平,通过暴雨移置法将郑州“7·20”特大暴雨移置到洪汝河流域,分析小洪河流域在“7·20”特大暴雨条件下的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在郑州“7·20”特大暴雨条件下,西平县小洪河流域水利工程(除石漫滩外)均超保证水位;水库大坝、河道堤防均有可能出现漫溢、溃坝、决堤险情;小洪河堤防险工处可能决口;滞洪区、行洪区需全部投入运用。提出了针对性改善建议:在防洪工程调度运用中对大中型水库工程防洪库容试行全部拦蓄原则;完善滞洪区、行洪区群众转移预案编制;变更小洪河桂李站保证水位为62.51 m,保证流量为420 m3/s;建立小洪河洪水演进模型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7月21日10时至22日3时,北京市房山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最大点雨量站河北镇在不到24小时内降雨量达541 mm,为500年一遇,给房山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考虑到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水库上游流域地形类似房山区河北镇、十渡等区域,将此降雨过程移植至十三陵水库流域,采用模型模拟,分析可能出现的洪水情况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2021年,我国北方降雨多,汛情发生早、时间长,灾害损失重,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黄河、海河发生罕见秋汛。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统筹协调和防范应对,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抓实抓细防洪排涝、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介绍了2021年我国雨情、汛情、灾情及其特点,总结了防汛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2021年7月17-21日,河南郑州市下辖的新密、荥阳、登封、巩义山区4市普降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4市全域受灾,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坡面洪流、内涝、滑坡齐发遍发,4万多间房屋损毁,造成4市251人遇难,有16个村(街道)发生了3人及以上的死亡失踪事件.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和崔庙村海沟寨位于索河上游的一条流域面积仅有2...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移植大清河系的可能性分析,在综合大清河系历史暴雨中心和防洪重点区域的基础上,构建了5种暴雨落区移植方案,以最不利情况出发,对移植暴雨洪水进行模拟和影响分析,研究提出初步对策措施,为今后大清河系应对超标准洪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2013年汛期前,各地要认真排查隐患点,采取临时应急措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城市洪涝高标准设防与用地高度紧张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洪涝治理模式特点及其应用于高密度城市的局限性,从目标、内涵、方法等三个层次,构建了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治理理论框架,破解了传统洪涝分治模式难以实现洪涝防治标准大幅提升和系统达标的难题。将上述理论框架应用于深圳市深圳河流域,开展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运用本理论框架进行洪涝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既满足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经济性和约束性原则,又能实现洪涝共治、系统达标,可为我国城市洪涝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范围扩大,已经逐渐超过了基于推理公式法的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影响雨水系统的安全性。同时,目前全国开展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中,要求转变思路以及加强数学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但由于规划的编制和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具体技术问题有待探讨。总结了排水防涝规划的核心问题及思路,对规划编制的重点问题以及数学模型的应用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念强  李娜  甘泓  王静 《水利学报》2017,48(5):526-534
为了增强对城市地下排水的模拟能力,获取更为详细的计算结果信息,提高城市洪涝分析水平,对现有洪涝仿真模型的地下排水计算进行了改进,提出在同一模型中对排水管网采用简化和细化相结合的计算方式。简化计算采用等效体积法实现,细化计算采用建立真实管网的一维动力波方程实现,并在特殊道路通道和网格上实现地上、地下水流交换。同时,在降雨产流计算中考虑地面透水性,形成了面向城市降雨产、汇流和排水的洪涝全过程模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对地下排水的模拟适用性更强,计算结果更为丰富,提高了区间暴雨导致的城市洪涝模拟能力。文中以上海市蕴南控制片洪涝分析计算为例,说明改进模型可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新的城市防洪排涝理念及防洪排涝模式,基于前人积水计算模型研究及城市洪涝灾害特点分析,在对"内涝点"重点治理的城市防洪排涝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内涝点"的城市防洪排涝模式。以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为试验区域,以太原市某次典型降雨为算例,对所建积水计算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使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内涝点"积水深度和积水历时均与实测资料符合,由此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镇内涝防治采用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级排涝模式,提出一套合理解决两级排涝标准衔接的理论体系与方法.通过剖析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衔接的本质,揭示市政排水标准和水利排涝标准的衔接存在两类风险:市政排水不能及时排除水利排涝标准内的暴雨涝水,水利排涝不能将市政排水标准内的暴雨涝水有效蓄存或及时排出.两类衔接风险存在的机理是客...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雨洪排涝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街道积水回流对地下管网排水影响显著,为了反映地表回流的影响,提出了包含街道和管道的双层排水结构模型,通过虚拟连接通道进行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水量交换,并推导了通道过流量的计算方法,实现了街道积水回流的模拟,建立了完整的城市雨洪排涝计算模型。利用典型案例对模型计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模拟街面积水和过流过程,在发生街道漫流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合理,较传统模拟方法更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问题日益严峻。为尽可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对突发性强降雨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开展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洪涝精细化和高效模拟角度出发,综述了城市洪涝模型、CPU-GPU异构并行计算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产汇流模型、一维河道/管网模型、二维地表模型、耦合模型、快速城市洪涝模型的构建方法和CPU-GPU异构并行计算的关键技术。针对当前城市洪涝模型研究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开展城市洪涝过程全物理机制模拟研究,深入分析全水动力城市洪涝模型的适用性、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还需基于异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城市洪涝模型一维河道/管网、二维地表淹没的快速模拟,为城市暴雨洪涝精细化与高效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城市雨洪控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发展和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引起城市暴雨增多、径流量增大、蓄水空间缩小等系列水文效应,从而导致城市雨洪加剧,洪水风险增大。雨洪控制是缓解浙江省城市防洪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参考国内外雨洪控制技术,结合浙江省城市特点,提出削减暴雨径流量和科学规划城市排水的城市雨洪控制措施,从城市规划和雨洪控制相关文件制订、统一管理、加强雨洪控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雨洪控制措施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存在的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个标准的衔接仍无规范统一方法的问题,以广州市东濠涌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 Works ICM建立东濠涌流域管道、河道及地面二维耦合模型,分析计算市政排水1年一遇与水利排涝5年一遇以及市政排水1年一遇与水利排涝10年一遇两种情况下的标准衔接关系,为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年一遇市政排水标准与10年一遇水利排涝标准的组合能够满足流域涝水顺利排除的要求,但管道排水口底高程距河底高程的距离过短也会对管道的水位顶托产生一定影响,故建议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应至少保证排水口底高程高于河道底高程0.5 m以上。  相似文献   

20.
Inland capture fisheries (open-water systems where naturally occurring fish are caught) ar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animal protein in Bangladesh, and are an important sector of the economy.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that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FCD) projects have severely reduced fish stocks by reducing wetland areas and by blocking fish migration and dispersal routes. Results of surveys in 17 projects completed between 1970 and 1989 were consistent with this trend and show that projects with serious effects on fisheries may not be economically viable. However, a general decline in catches resulting from overfishing may also be a factor. The Bangladesh flood action plan forms a framework for accommodating mitigation of FCD effects on fish in the planning of future projects. Controlled flooding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manage capture fisheries. Two types of measures are discussed: protecting wetlands within projects by building bunds to retain water during the dry season; and designing regulators that are operated to let adults of th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but declining major carp escape to reach their spawning grounds, and which allow the passage into the projects of the surface layers of water containing spawn and fry of the same species during the monsoon peak. Projects can be planned and designed to be ‘fish friendly’ using such measures, but this will only be effective if they are managed and operated in way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is objective. This requires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local fishing communities, and reconciliation of conflicting interests between farmers and fisherfolk.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