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现在农民种粮的效益非常低,粮食主产区种粮吃亏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国家要逐步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同时也要健全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现在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每斤只有9分钱左右。在河南一户农民种五亩多小麦,按照目前的粮食价格和粮食产量,每年种小麦的收入不足1400元,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托管: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新时代,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适度规模经营路径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从实践看,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路径,一是土地规模经营,在这一模式下,由于土地流转费较高和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土地流转期限不稳定,对于粮食等低附加值大宗农产品会形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远期风险;二是服务规模经营,在实践中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结果,这种模式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相比较而言能够避免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风险,应当予以重视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大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与非农化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但仍存在服务供给市场化不足、服务供给主体能力较弱、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需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主体能力、服务项目拓展等方面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体系,综合提升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是实现发展现代农业与小农户小农业有机结合的关键点。利用2019年江西省农业生产性服务调查数据,从农户关系出发,引入金融服务为中介,将农村金融服务纳入整个逻辑链条,研究农户关系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关系制约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同样制约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金融服务促进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但对农村精英及社会关系强势群体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恢复甚至重建农田水利设施,并非短期之功。当前,我国在土地耕作的零碎化和农田水利的公共性之间,一直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机制,来解决二者的不匹配。农业,尤其粮食的比较收益极为低下,更加抑制了农民在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正>仲夏之际,齐鲁大地各收粮点开秤收小麦,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金灿灿的小麦,承载着农民朋友的希望。但由于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恶劣天气,年前寒潮来得早,年后倒春寒持续时间长,再加上虫害较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局部小麦产量较往  相似文献   

7.
8.
《齐鲁粮食》2008,(12):43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了农民更大的土地自主权,怎样才能使农民有种粮积极性?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专家如是详解中国粮食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活力源泉,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业成本利润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不一样。具体而言,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高于东、中部地区,东、中部之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计划,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并强调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这充分表明党对关系中国人民吃饭大事的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而面临自然、市场、政策三大风险、农村中最大的弱势群体——种粮农民,既是国家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柱石,又是关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最大群体,没有种粮农民的小康,将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促进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桥梁,为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依据江西、湖北等10省区调研获取的740份农户有效微观数据,分析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偏好异质性特征与来源。研究发现: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均更加偏好于购买产中服务,但前者的偏好强度要高于后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产前服务的偏好强于小农户,尤其是金融保险服务,但其购买产后服务的偏好则要弱于小农户。二是农户类型、农户基本特征、家庭农业生产禀赋均会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偏好异质性产生影响,其中农户类型的影响最为强烈和稳定。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之间产生偏好异质性特征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目的和生产技能的差异。据此,应从优化供给结构和增强需求内动力两个角度,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精准性。  相似文献   

12.
无论温饱社会还是小康社会,农民种粮积极性始终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和种粮机会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建立使农民能够从粮食生产中获得持续增加的、可预期收入的有效机制,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必然政策选择。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机制,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彬文 《农村经济》2004,(12):28-30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且缺口不断扩大,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难点和痛点在于小农户,尤以位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小农户为甚,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从而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带来的经济效应,并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继而提出了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稳定增长机制。因此,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着手,通过建立对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使主产区政府有抓好粮食生产的利益驱动,种粮农民能够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或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总产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日益增加并接近饱和,然而,农业生产效率未见显著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在此背景下,文章以生产性服务融入农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重庆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逻辑起点,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提升重庆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路径。[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在分析2002年以来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水平和趋势的基础上,利用中间投入率等指标着重分析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的来源(供给)和去向结构性的变化,探寻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和内部结构的短板所在。[结果]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总体投入水平偏低,传统服务仍占主导地位,现代要素的投入不足,政府组织的作用有所弱化,农业的销售类服务需求激增,对种植业的投入是短板。[结论]通过提高政府责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整合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供给、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可以优化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有效提升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调整规模经营与促进城镇化发展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最显著,其次是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基于此,提出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许昌地区种粮大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种粮大户平均亩成本、亩产量与一般农户亩成本、亩产量的关系,以及种粮大户亩产量与种植规模的关系,在成本及产量既定的基础上讨论小麦价格变化对种粮大户亩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