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收入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机会公平,通过采用1989年至2009年CHNS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农村中间阶层更易向下流动,更易跌入社会的底层,而难以跻身于高收入阶层;受教育年限、年龄等因素对收入流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应在完善劳动力市场、增加教育支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收入流动性,改善收入不平等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微观收入数据通过收入转移矩阵建立收入流动性指标,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在收入流动性中发挥着正向激励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作用;第二,社会保险的五大分类保险在收入流动性上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收入流动性与居民经济地位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CHNS提供的中国9省区经验数据,研究了我国1989~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经济地位的动态演化情况,发现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了居民收入流动性,2000~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在本文考察的历年中最高,而1997~2000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则较低;相对其他收入阶层而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更加脆弱,其经济地位得到改善的前景不明朗;无论是从流动性水平还是流动性结构来看,农村收入流动性总体优于城市.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的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保障、绝对收入、相对收入等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绝对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居民幸福感影响不再显著,相对收入显著影响居民幸福感;社会保障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中国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收入流动性,促进非农就业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是主要的作用机制。但是,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并不能使得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实现包容性增长。其对高收入阶层农户的收入流动性的提升作用要大于对低收入阶层的。这可能与农户的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从而导致其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的机会不均等有关。即使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而言,当其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也更容易提高其收入流动性。研究创新:为农户收入流动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延伸了数字金融的福利评估范围,揭示出数字金融发展与收入流动性的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价值:对全面理解中国农村的数字金融发展和预防阶层固化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财政教育支出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看,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且该作用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影响程度不同,对于较低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对于最低收入家庭,财政教育支出难以起到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2)随着子代教育阶段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呈递减趋势,即高中阶段从财政教育支出中的获益小于义务教育阶段,细分较低收入家庭也呈现同样趋势;(3)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对沿海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较内陆地区更强,同时,高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相对低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结论,应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社会系统性政策的配合;疫情之下,更应重视保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提升其使用效率;合理划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等,有助于发挥财政教育支出缓解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楠 《财会月刊》2006,(6):77-77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0~2003年,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80元、6859.6元、7702.8元和8472.2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53.4元、2366.4元、2745.6元和2622.2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收入的2.79倍、2.90倍、2.81倍和3.23倍。  相似文献   

8.
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关系;严格证明了收入差距扩大起到降低消费需求水平的负向作用;对当前中国收入差距及其对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际测算;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测算表明,在当前中国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按国家统计局划定)的收入总量占全体居民收入总量的70%左右。但这些高收入阶层目前的平均消费倾向仍较高,收入差距尚不是构成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提高总量收入水平与缩小收入差距并举,才是政策应遵循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长沙2013—2017年统计数据,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小,波动明显,地区差异大,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分别是红利收入、出租房屋财产性收入、利息收入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收入。政府应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建设等方面多给予农村居民引导和帮助,促其财产性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包括收入结构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对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卡雅恒等式(Kaya identity)的拓展,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维西亚分解法(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解构模型,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子进行分解,并计算其影响程度.然后,使用模型计算1999~ 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分析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前三季度消费物价上涨4.2%,9月份上涨6.2%。需要研究的是,二季度开始的消费价格上涨是什么引起的?有学者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我认为需要分清的是,流动性过剩主要影响的是资产价格水平,而一些农业产品的短缺推动了消费价格的上涨。因为,从虚拟资本市场上获得收入的阶层,并不会因为收入增加而大幅增加对猪肉等物品的消费需求,这一阶层收入的流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劳动者素质、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同,体制转型与制度政策的差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全国、城乡、地区居民等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扩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影响民族团结,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增加改革的成本,出现信仰危机。政府须加快税法建设,调节高收入;加快工资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加快法律制度建设,取缔非法收入;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市场法制化规则化等,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研究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涉及微观到宏观的过渡问题.在这一点上,现有分析方法都存在缺陷.为此,本文以收入阶层为切入点,将总平均消费倾向作为衡量总消费的指标,构建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数学模型.理论表明,当计及了阶层收入分配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提高而递减时,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才能带来总消费的提高.对1995~2006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分析发现,阶层问的收入分配恶化阻碍了总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最近出版的《人民论坛》杂志刊载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迎生的文章,文中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能出现“M型”分化。联系中国现实,笔者一直不太倾向于使用“中产阶层”一词,而倾向于使用“中等收入层”,中产阶层是指“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以此标准对照当下的中国,这个阶层当属高收入层;目前的高房价使中等收入层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5.
《上海企业家》2007,(4):43-43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中等收入的居民家庭在2006年的年平均收入已经达到47000元,低收入家庭只有13000元,相差3.62倍。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中低收入阶层则明显增长迟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虽然收入流动性在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升温,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不足。文章推导了Gini系数在绝对收入流动性矩阵中对应的表达式,分析了收入流动性矩阵对不平等程度的作用途径。并利用1998年-2002年的收入面板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向收入高低两端流动的力量增长较快并在势头上超过了同样增长的向中等收入水平流动的力量,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了。  相似文献   

17.
民生     
《数据》2006,(9):6-7
北京市1—7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3.4%,北京市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3年,上半年北京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054元,  相似文献   

18.
垄断行业“高收入”之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差距过大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而收入差距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并非行业差距而是阶层差距,是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对“高收入”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只是就行业的角度而言的,垄断行业的绝大多数员工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收入阶层,而并非高收入阶层,自然不应在“有效调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实证检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收入回报。研究方法:利用广义随机森林模型、工具变量法估计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这种促进作用对于青年群体、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来带动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研究创新:使用大数据技术中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实证研究中的因果识别。研究价值:互联网普及在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差距与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加大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从而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约束下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和跨省面板数据模型,就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相对小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面对利率的替代效应要大于收入效应,而农村居民与之相反。1995年以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与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变动正相关;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流动约束整体来看并不严重,但中部地区居民相对而言面临更强的流动性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