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利用2012—2014年由事务所分所审计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以事务所分所拥有的注册会计师数量衡量分所规模,检验分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事务所声誉保护机制对分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事务所分所规模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分所规模越大,越能抑制盈余操纵行为,审计质量越高;事务所声誉保护机制对两者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与非“四大”分所相比,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正相关关系在“四大”分所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审计民事责任对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客户重要性的增强,审计师会更加谨慎,进而会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审计师能够关注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减少(负向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无法抑制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增加(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两条线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层面的审计进行文献回顾:一是以我国历次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层面的制度变迁为线索,梳理出历次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二是以现有关于分所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文献为线索,梳理出在分所层面研究审计质量更具有现实意义,以及分所审计的审计质量与事务所整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并进一步解释了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霞 《财会月刊》2008,(1):63-66
本文基于审计民事责任对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客户重要性的增强,审计师会更加谨慎,进而会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审计师能够关注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减少(负向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无法抑制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增加(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实证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基于2008~2012年中国证监会公告的5起重大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案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后,证券分析师对其审计客户的盈余预测质量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预测准确度显著下降,预测分歧度显著增大,悲观性倾向增强。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高必然审计质量高吗?本文以2009~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检验了不同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步选取2006~2008年的数据做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国际"四大所"、国内"六大所"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无明显差别。这说明高声誉并不意味着高审计质量,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确存在审计质量背离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政策背景下,分所业务承接规模迅速扩张,但鲜有文献从分所治理视角考察其业务增长引致的审计质量问题。基于此,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所业务增长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事务所内部治理对此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分所业务增长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分所业务增长是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的;其次,区分不同事务所类型后发现,分所业务增长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关系是由未执行一体化治理的事务所驱动的,证实了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真实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市场集中度高的地区以及小规模客户中,分所业务增长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结论有助于打开事务所内部治理的“黑箱”,在加强事务所监管、强化事务所内部治理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客户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采用熵平衡+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在新《证券法》实施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更高,但并不影响公司季度盈余管理;新《证券法》实施后注册会计师更倾向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激进度得到改善,并且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准确性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对审计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高风险、增发新股、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以及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更大,在新备案会计师事务所进入的行业较小;新《证券法》实施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显著提高。本文的研究表明,新《证券法》没有影响上市公司对审计前财务报告质量的关注,但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敏感性,提高了审计质量,新备案会计师事务所加剧了审计市场竞争,导致新《证券法》的审计治理效应被部分抑制,这对于监管政策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7—2011 年5522 个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审计行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具体而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上市公司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且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越高,则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则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对跨区域乃至全球性客户的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自身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纷纷成立分所。分所是事务所内最基本的审计决策单位,不仅决定客户的承接与维持,管理客户组合,而且负责包含审计定价、审计时间等重要条款的审计契约的签订与执行,并最终决定审计意见的出具,对审计质量无疑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由于来自客户的收入归属分所,而因审计失败产生的损失则由整个事务所来承担,所以分所往往基于本所的局部利益来权衡客户的重要性,作出相应的决策,由此也引发出一些分所的审计质量问题。那么,低审计质量导致的审计失败会在分所内部传染吗?其传染的内在机理又是什么?美国两位著名审计学家Jere R.Francis和Paul N.Michas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对审计质量的监管及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审计质量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两个方面,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作为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积极作用进行实证研究,以2006年全行业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总体上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对盈余管理影响后,行业专长水平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说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确实是提高其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关联交易与审计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必须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才有可能顺利实施,而与之"配合"的审计师因承担更高的审计风险,必以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作为补偿.实证研究表明,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量越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规模越有利于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审计任期过长不利于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量越大,就越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和国内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是上市公司的选择目标,因盈余管理进行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高水平的审计费用.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审计独立性问题时,现有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审计项目合伙人与客户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一个特定的客户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收益与他给负责该审计项目的合伙人带来的收益是不同的。由于审计项目合伙人拥有大量关于客户的私人信息,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审计项目合伙人行为是否恰当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当审计项目合伙人能够从客户处获取额外的报酬时,审计项目合伙人的独立性水平要低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2005年信永中和合并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案例、2006年中天华正和广州羊城加盟立信的品牌联盟案例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基本和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的DA值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事务所扩张前后三年审计质量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研究发现:第一,信永中和合并何锡麟会计师行后,审计质量整体上有明显提高,主要是内地分所的审计质量有明显改善,信永中和(香港)的审计质量亦略有提高;第二,立信系各成员所通过品牌联盟的方式扩张,虽然加盟小所审计质量有所提高,但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的审计质量明显下降,立信系整体审计质量在联盟后出现下降。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扩张的实质性整合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紫光  李欢 《会计之友》2012,(29):104-109
审计师"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遵循"盈余管理——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独立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能否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的事务所("小所");在相同的盈余管理程度时,选择"小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不干净"审计意见的概率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没有高质量审计需求,倾向于聘请"小所";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小所"没有发挥"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未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以2013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及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探讨了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的匹配情况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实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匹配,呈现出审计双方综合实力相当的一种正向类聚匹配:当双方匹配程度越高时,企业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较少,审计质量越高;同时,当审计双方匹配度越高时,审计风险越低。上述结果证实了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匹配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并对通过双边匹配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为审计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开始关注企业本身的审计问题及相关工作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成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分析了审计质量对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开展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存在着的一些审计质量问题,探讨如何切实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并就会计师事务所建设工作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2011,(12):59-59
2010年年末,天津海关加工贸易处(以下简称海关加贸处)在天津海关加工贸易联网管理系统中发布通知,要求加工贸易联网企业在自聘审计中增加加工贸易审计有关内容。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天津分所(以下简称天津分所)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决定在为在网客户提供年度审计服务的同时,加入加工贸易业务专项审计内容。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200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审计市场结构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削弱了地理距离因素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改善了中国早期审计市场低集中度的特征。与之相对应,事务所与审计客户之间的空间距离逐年增大,事务所的客户覆盖城市(省份)数量逐年增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外溢效应还表现在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作为对审计质量提高的应对,上市公司采取了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公开披露的年报为样本,以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衡量指标,对"四大"本土化转制前后的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本土化转制后"四大"所容忍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审计客户的会计谨慎性也显著高于转制之前,即本土化转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四大"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