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农用地入市
  近日,武汉江夏区郑店街劳四村村主任,光荣和湖北丛霖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涛一起,向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递交了办理《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的相关材料。,光荣这次是代表村里144户村民,把承包经营的18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丛霖公司。今后,这144户村民将每年有一笔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 1、切实落实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自主权要以第二轮土地承包为契机,坚决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让农村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完整准确地理解家庭承包经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长期性,不仅三十年不变,而且三十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再变了,牢固树立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观念。在当前,尤其要纠正严重侵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自主权的几种措施做法。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20,(4):43-44
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父亲曾是一名农村代课教师,因教学业绩突出,获得正式教师身份。2000年我母亲户口迁至附近一集镇。但她还一直在村里生活、种地,并于1999年取得了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2015年,我母亲觉得户口在集镇上意义不大,提出将户口迁回村里。村里同意迁回,但前提是不再享有承包地分配,不享有村里农民相关权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镇企业》2009,(7):16-16
备受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于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我国继2002年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后,又一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工作,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的法律,这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统一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乡镇论坛》2009,(22):40-40
吉林省长春市某村干部问:1976年,为解决村里孩子上学问题,我村将村里5公顷土地口头划给村办中学使用,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1992年,村办中学被另一所中学合并,但5公顷土地并没有退还我村。现我村村民要求收回土地发包给村民,但学校却认为该块土地已变为国有土地,应当由学校继续使用。请问,对这5公顷土地我村能否收回?  相似文献   

6.
《乡镇论坛》2008,(1):40-40
河南省温县某村一位农民来信说:我们村处于城乡接合部,近年来,城市建设占用了我村的许多土地。最近,一些单位也看中了村里的土地,纷纷找村里的干部洽谈土地意向.准备通过租用的方式使用土地。目前村主任已经决定将村里的一块土地租给他的朋友建厂房,村民对此意见很大。请问.他是否有这个权力?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08,(4):39-39
山西省壶关县某村农民王某来信说:我们村拥有土地2700多亩。在第二轮家庭承包的过程中,缩短土地承包期,实行三年一变一调整,另外村里划分了“两田制”,多留机动地,一人一亩口粮田,剩余为机动地。村里将机动地集中起来发包。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8.
《重庆国土房产》2007,(2):16-20
农村土地承包期满可按国家规定继续承包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届满可继续承包,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乡镇论坛》2011,(34):41-42
河北省唐山市大佛头村村民来信说:我与村里其他八户共承包村里土地25亩搞蔬菜大棚。承包期为20年。合同刚刚履行一半,2011年3月,我们当地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张某与当地政府一起,准备对该土地进行征收,其中征地补偿款都是由开发商张某支付的。我们想问的是,如果国家建设要征收该土地,将来用于开发时是否应当公开出让?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新沂市某村村民王某来信反映:我村几个农户在1990年承包了村里的荒地,种植板栗。经过十多年的经营管理,板栗已由小树苗长成大树。去年秋天,村里进行土地调整,决定收回板栗地,进行招标拍卖,请问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答:村里能否收回你们承包的板栗林地,要根据你们当初与村里签订的承包合同具体确定。如果在去年秋天土地承包调整时,你们与村里签订的合同没有到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条关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规定,村里无权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收回土地。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产权制度遇到了两难的选择,由于土地承包经营的一些固有的缺陷以及相关的问题,在许多地方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土地承包经营制表现出了不适应性,甚至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许多地方,我们不必须依赖土地承包经营制,因为它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于是,有学者从发展的角度主张设立农地使用权而取代承包经营权;有的学者从稳定的角度主张继续加强和巩固土地承包经营制,只是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法律的起草者们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设立“农地使用权”,同时,为了防止农村两极分化而规定农地使用权不得转让或抵押,但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在设立可转让,可抵押的农地使用权的同时,防止农村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2.
《乡镇论坛》2010,(13):40-40
北京市顺义区某村民问:2000年我家承包了本村一块土地(当时很多人不愿意承包,村里百般劝说我家才包下),约定承包期限为5年。2005年又对该合同进行了延长,延长到2010年底,并增加了承包费。可现在由于土地升值,村里要求土地到期后收回,改建大棚,每亩只给1500元补偿。  相似文献   

13.
颜梅生 《乡镇论坛》2010,(25):34-34
<正>【案情】李丹丹系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07年初,她从村里分得2.2亩耕地,并签订了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一个月后,李丹丹因外出打工,将耕地交给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王勇经营,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村里见李丹丹并未实际经营,认为是他们之间发生了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永川市一村民兰某来信说:我村有5个社,1973年由全村劳动力开荒种茶树共占了其中3个社百余亩土地。上世纪80年代初期茶树有收获时给所占土地的社每亩2元的补助,后来增加到每亩7元。1998年,因茶叶价格下滑,村里把茶树地承包给个人改种果树,期限为30年。需要说明的是,该土地没有进行土地所有权登记。请问,村里是否有权发包?答《: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浙川县仓房镇王沟村村民王健在外打工,赚了些钱。回到家乡后,王健就同家人商量办个养鸡场。他与村委会协商,双方签订了一份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根据协议,村委会将一块面积约20亩的土地交给他承包经营,从事养殖业,建鸡舍及饲料地等,并约定每年向村委会缴承包费。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慈溪市某村村民黄某来信说:我镇于1993年发放宅基地土地使用权证书。当时村里把我们老两口自住的老屋一间半都划给了我次子的名下。由于当时我们老两口都在外地,并不知情,又以为百年老屋不会发证,回家后也就没有问及此事。2000年土地证书复查时,村里也没有仔细核查就加盖了村委会的印章。直至去年7月,我次子申请建房时才发现他的名下已有房产。就此,我们向村里反映,村里也认为发证有误,要我们到镇地籍办更正。地籍办答复,宅基地使用权只能是“父划子”,不能“子划父”,即儿子名下的宅基地不能再划转给父亲,因此不予更正。请问,我们该…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怀柔区某村民问:我们村的土地所有权因村支书滥用职权而受到了损害。现有几个问题咨询:村支书个人和镇政府是否有权将村里土地划给开发商使用?征用土地与租用土地有何不同?征地协议将机耕地写为其他地是否是欺骗行为?开发商8年未开发利用土地,又将土地转让给另一个开发商,且未经村委会同意,我村是否有权收回?村支书乱采乱挖砂石料破坏耕地,村里如何起诉他?答:由于来信未交待具体情况,只能作原则性回答。第一,村支书个人和镇政府当然无权将村里土地划给开发商使用。这是因为:首先,无论是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  相似文献   

18.
一、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绩效的研究阶段和主要观点 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是一项经济制度的创新,一种制度的创新和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国内外学者对制度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已很多.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的一位陈姓读者来信反映:按照中央的文件精神,我们村进行了新一轮的土地承包工作,村里每人半亩的口粮田,也给颁发了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可是,我们村的村干部却在今年3月9日召开的村民大会上宣布,村里的口粮田要根据人口的增减,年年进行调整。凡有村民户口迁出(包括死亡)的,其承包的口粮田必须在当年年底退出,或者每年每人拿出250元钱,交给户口新迁入的村民(包括出生的婴儿)。这样,村里的土地可能每年都要动一动,不知我们村这样的调整合不合法? 答:就此问题,我们向农业部主管…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二次土地承包时,黑龙江省饶河县山里乡二林子村将村集体欠下的 104万元外债,平摊在村里的每一分地上,土地划分出一、二、三等,分别作价每亩 350元、 285元、 175元,谁想承包土地先得承担债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