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与老龄化重叠的时代,老年数字鸿沟问题极大影响了我国老年群体共建共享信息化社会成果的进程。根据我国老年数字鸿沟的特点及原因,探索治理老年数字鸿沟的可行性路径,是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之所需,亦是实现我国积极老龄化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3.
城乡数字鸿沟会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市数据,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城乡数字鸿沟与乡村振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城乡数字鸿沟阻碍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且短期内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中长期这一负向影响有所减弱。此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有效地弥合城市与乡村数字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探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乡数字鸿沟对乡村振兴的负向影响也更加明显,与之相对应的乡村振兴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能力较弱,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情况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阐述了大学生数字鸿沟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数字鸿沟两层结构,详细分析了大学生数字鸿沟产生原因及其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并就如何弥合大学生数字鸿沟。确保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常、有序进行,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荔 《西部金融》2010,(5):70-71
货币资金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理所当然成为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单位历来将货币资金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通过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减少货币资金的损失,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其他业务的控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在电子支付的新环境下提高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水平,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颖 《企业家天地》2011,(5):195-196
随着金融信息化、电子化的发展,传统的现金、票据支付将逐步被电子支付所取代。作为电子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电子支付,是主要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新型的支付和结算方式。由于其具有简捷、方便和高效的优越性,小额电子支付尤其是银行卡支付己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普遍接受和运用的资金支付与结算方式。本文主要从分析小额电子支付各当事方的法律关系角度出发,以分清当事方各自在纠纷产生后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各自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电子支付发展迅猛,因其便捷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农村地区的电子支付业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对江苏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对当前农村地区电子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移动网络即时通讯技术发展条件下,消费者对采用微信支付的意愿成为影响消费者微信支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借鉴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针对消费者微信支付的使用意愿,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对影响消费者微信支付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微信支付的便利性、创新性、信任度、个人收入水平和微信支付的易用性对消费者微信支付意愿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微信支付使用意愿与消费者的年龄和风险感知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消费者微信支付意愿以促进移动网络微信支付手段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信任转移理论的湖南移动电子支付采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任转移理论为视角,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信任理论,构建了一个湖南移动电子支付的用户采纳模型,并实证研究了湖南长株潭用户对互联网支付的信任能否转移至同一公司移动环境下的支付服务,如何构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初始信任,以及初始信任如何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服务的采纳意向等问题,同时探讨了影响用户采纳移动电子支付的其他关键因素,以期对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便捷性和收益性,数字支付迅速发展和普及,加速了货币的流动、加快了不同层次货币转换的速度,减少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和交易性货币需求;降低了流动性较高的M0、M1等层次的货币供给,增加了货币流通速度和数字支付体系内实际发挥货币功能的工具数量,从而在总体上推动了货币供给流量规模的增加。数字支付引起的货币供给结构变动和货币供给流量的增加,以及引起的预防性货币需求和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减少,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出现差额,这一差额的增加体现为数字支付体系中高流动性、高收益性的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数字支付引发的货币供求结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准确统计数字支付规模结构及其体系内的各类金融工具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广告融合了数字价值创造因素,产生了新的税收问题。数字价值创造基于用户和数据产生,是数字经济的客观价值衡量标准和一般前提。数字价值是传统征税权与数字广告税收不兼容和差异性的内在原因。对数字价值定性并对其可税性进行讨论,能够对数字广告征税进行明晰;对数字价值创造的认定归属不同,影响着数字广告利润分配规则和征税权实践。通过分析数字广告产生的征税问题,更好地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家庭消费增长,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不同家庭享有不同的数字红利,从而产生新的消费不平等,导致数字化水平较低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程度增加。采用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发现:数字鸿沟的扩大会增强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程度,该影响在各年度均显著存在,且对发展享乐型消费相对剥夺的强化作用比对基础生存型消费相对剥夺的强化作用更大;家庭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行为具有中介作用,即数字鸿沟扩大可以通过削弱家庭社会网络和抑制家庭创业来加剧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数字鸿沟扩大对不同类型家庭均具有显著的消费相对剥夺加剧效应,但在影响强度上具有异质性,表现为对使用移动支付家庭、农村家庭、抚养比较低家庭、男性户主家庭的影响更大。因此,一方面应积极缩小数字鸿沟,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技能和数字消费意识培育;另一方面,应针对数字鸿沟加剧消费不平等的机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促进弱势家庭的社会网络改善和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金融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代表的金融业态发展成为金融赋能消费,服务内需扩大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实体经济复苏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20年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及居民消费有关数据和回归分析方法,从地区和城乡多视角研究了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且促进效应更多通过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传导,使用深度对居民消费促进效应还需加深;同时,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正向促进程度小于城镇居民消费。建议从加强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为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迅速全球化且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数字支付的迅速普及应用,又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也为我国数字支付时代下的税源管理带来新的问题。文章从数字支付时代下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税源管理角度出发,尝试分析数字支付时代下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而探讨完善数字支付时代下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税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及制度,最终为我国数字支付时代下的税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县级财政在保障基层政权运转、促进社会稳固与平衡国家财政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在实地考察山东省三县一区的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归纳总结与频数统计方法,实证分析地方财政运行的基本情况与有效运行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地方财政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医保卡、社保卡、公交卡等便民支付卡和移动一卡通的调查和访谈,再结合对日本一卡通Suica、香港八迭通OCTOPU、台湾一卡通iPASS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福州市发展移动一卡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符合福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随后本文探讨出了福州发展移动一卡通的三大障碍:使民卡类型多样,难于完全统一;移动一卡通多局限于小额支付,服务内容较单一;移动一卡通的安全。最后本文分别从企业、市民、消费者和政府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美国现行电子支付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重点关注了《电子资金交易法》和《E规则》在责任限制、错误更正和披露等多方面的消费者保护规定.文章还对我国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立法中消费者保护方面尚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网上支付法律制度中的消费者保护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支付系统数据是社会资金流动的客观反映、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轨迹的真实记载,其变动趋势与宏观经济发展相一致,通过分析其不同地区间的资金流动情况,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陕西省大小额支付系统业务数据为基础,借助资金流动规模、支付业务贡献度等指标,分析陕西省十市之间以及与省外之间发生的支付业务特点和资金流动的关联性,进而研究陕西省资金流动的规律和特点,并据此对陕西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