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正规金融借贷关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对广西1069户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的抽样调查,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60.9元,比上年增长20.0%,生活消费支出为815.5元,增长23.0%,期末存款余额为101.2元,增长35.7%。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仍比较低,部分农民还未摆脱贫困,与全区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差距拉大,贫困面增加。1994年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收入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低于全区增长幅度。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0.0%,同全区增长幅度25.1%相比,低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田珍  应瑞瑶 《农村经济》2012,(5):103-107
笔者利用2011年江苏省农户的实地调查资料,通过构画出消费补贴前后农户耐用消费品消费分层的比例分布和基本形态,分析消费补贴在不同消费层次农民间的分布情况,研究了现行消费补贴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补贴在农村居民间的分配不是一个均摊的过程,而是一个"排富"和"抑贫"的过程。消费补贴政策支出的受益在农民间的分配存在着不均衡现象,现行的消费补贴政策主要补贴了农村既有消费意愿又具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因而在短期内有利于刺激消费总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农户服务消费行为的变迁:1986-200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长三角地区的15村1986-2005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农户样本资料对长三角农户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构成演变为生活类消费份额持续下降、服务消费份额快速上升.服务消费、保险消费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农户消费增长的新亮点,其中医疗与教育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成为拉动农户服务消费支出上升的两大重要支柱;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风险的防范程度也相应增强,养老保险和生命保险是本地区农民选择的最主要的险种;旅游、交通、通讯消费也正在本地区农家生活消费支出中由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转向显著位置.  相似文献   

5.
<正>桐乡市以缩小发展差距、提高发展质量为导向,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上先行先试,创新推出低收入农户"奔富十法",建立完善持续增收、成果巩固和防止返贫的"闭环"机制,打造沿海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的"桐乡样板"。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58元,其中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29元,较2017年增长达53.4%,低收入农户人数较2017年减少38.3%,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降至0.9%。  相似文献   

6.
东中西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区分广义人力资本投资与狭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具有的双重性,证明了可以采用消费函数来分析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表明,农户在狭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理性。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一致性高于东部与中部地区。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为保证对农户收入有决定性意义的狭义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负担,降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1-2011年江苏省农民纯收入数据,分析了江苏省农民纯收入变化的区域差异及格局演化。结果显示:江苏省农民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是地区间绝对差异逐渐增大;农民纯收入的高收入区和较高收入区在苏南地区集聚,中等收入区、低收入区和较低收入区在苏中和苏北地区连片分布;从增长速度看,2001-2005年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2006-2011年则集中分布于苏北地区,两个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南北转换;依据农民纯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将江苏省划分为五种类型区:高收入高增长型、中收入高增长型、中收入低增长型、低收入高增长型、低收入低增长型。  相似文献   

8.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成共识.本文以江苏为例,研究农民的消费扩张;量化描述农民消费的现状;应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实证分析江苏农民消费的结构以及其消费的边际倾向;剖析制约消费扩张的收入分配因素;进一步探讨提升江苏农民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张家港市为例,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区100户被拆迁农户的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集中居住对被拆迁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以期从农户视角评估农民集中居住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表明,集中居住后被搬迁农户职业非农化趋势更加明显,生产生活方式已截然不同,庭院经济基本消失。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幅度不大,其中与集中居住无关的收入如工资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增长较快,与集中居住相关的收入如征地安置保养收入、土地流转分配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则基本持平。同时,农民的粮食、蔬菜、水电和煤气等生活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并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升温信号     
来自农业大省河南、河北的统计数字传达出令人鼓舞的农村消费升温信息:去年,河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较上年实际增长16.2%,增幅近10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河北省2006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较上年实际增长15.2%,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信贷约束强度对农户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方法缓解信贷约束的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减少其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不利于优化农户的消费结构,而减弱农户的信贷约束强度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的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通过考察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调节作用发现,信贷约束对低收入群体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即仅在低收入家庭和农业收入家庭的分样本中,信贷约束会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因此,在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刺激农户提升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后续政策应着力改善农户的信贷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价格上涨、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将使食品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大,这意味着食品支出不平等程度加重。为将食品支出不平等控制在社会公平要求的范围内,价格补贴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制度及收入增长计划、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分配体制是更长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在对中国农户消费-收入各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户消费-收入的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判别农户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各分变量的关联作用程度及影响,为分析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的结构特点和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选择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消费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等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两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新农保"对农村家庭消费影响的总量效应与结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促进了农户的总消费与必需品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新农保"政策保基本、扩内需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农保"对中部地区及高收入农户家庭的日常福利水平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对西部地区及低收入群体的效果有待改善。由此提出了建立养老金财政预算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及贫困居民的政策倾斜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2009—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农户数据所组成的面板数据,以小麦为例,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使用Ⅳ-Tobit模型分析了脱钩收入补贴对不同收入水平下农户小麦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2014年,高收入组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值高于低收入组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值,而低收入组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GM L指数值高于高收入组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GML指数值;高收入农户的技术进步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更大,而低收入农户的小麦生产要素投入贡献大;脱钩收入补贴对低收入农户的效用更大,可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约束;脱钩收入补贴对促进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脱钩收入补贴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在减小。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近几年来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迷的状况日趋严重,以及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等原因,全国各地纷纷实施旨在以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正确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应与食物结构变化相一致,而食物结构的变化又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水平变动具有很大的关联,在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不快,而且今后随着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人民增加的收入将较多地用在住和行等方面,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因格尔系数)将逐步下降,食物消费的增长将会低于收入的增长,食物消费支出将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有利于农民增收,但不可能实现大幅度提高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83—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阐释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间接作用机理及其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间接效应。研究显示,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负向间接效应存在双重门槛,低收入区间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抑制作用高于高收入区间;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间接效应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对农业信贷配给制度效应和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制度和收入效应的地区异化是导致农民消费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进行了再扩展。采用随机抽取的51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估计了再扩展的ELES模型。据此计算了不同收入等级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量、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并对未来5年农民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518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整体富裕程度不高,贷款资金主要投向基本消费领域即以消费性信贷为主;家庭人口越多、户主年龄越大、消费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消费的概率越大;而务农人数越多、农业收入及农村工商业收入越高、生产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的概率越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充分考虑金融需求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商业性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和完善生产性信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农户基本消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生产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对全年各业收入、生产生活支出,以及各业投资情况,多数农民心中无数,家底不清,更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因此,实行家庭收支记账,十分必要。一、有利于农户详尽掌握全年收支情况。家庭记账能较详尽地反映每个农户全年总收入及其各项收入、全年总支出及其各项支出,使农户对一年来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费用过高的项目实施控制,对于收入较高、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增加投入。总结经验,开源节流,不断提高家庭经营收入水平。二、有利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加重农民负担案件。在乱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