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知识经济基本内函的基础上,探讨在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并讨论了知识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的理论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南北”贸易模式可能造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使发展中国家现有贸易结构产生“专业化陷阱”,导致其经济的不可持续。鉴于此,在我国西部开发中要实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警惕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环境倾销”,也要注意国内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成本转移”。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相统一的复合运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它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客观性和战略性,它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文飞 《现代经济》2007,6(10):43-44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模式朝着绿色健康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区域循环发展措施主要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构建全面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西省为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林业决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林业大省,林业在实现“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承担区域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探索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内容和原则,并进行指标类型的划分.对于制定江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贫困地区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力素质偏低,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是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快制度创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重庆1997年~2009年的生态足迹,应用发展能力公式对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以及采用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分析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实证研究表明:1997年~2009年重庆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和谐指数逐步下降,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强。在生态问题的背后,产业结构是影响重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与解决程度有助于减少重庆生态赤字,推动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新世纪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严格控制西部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调整西部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和新兴生产方式,切实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水土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加强水土资源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必须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调整思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采取退耕还林(草)、退田还湖、封山绿化等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灾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把防沙治沙等水土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采取“个体承包、责任到人、长期负责、权责利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认真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切实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国以来,江苏省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先后实施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促进苏北大发展、沿江开发等五个战略。现在,江苏省已具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条件,可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并拳,推进省域经济的联动和产业发展的互动,构筑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逐步形成“产业布局一体化、企业配置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经济运行机制一体化、社会信息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指标考核一体化”的省域经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皖江四市区位独特,具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只要有效地消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市场等因素,树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以统一规划为前提,采取推进产业互补发展、组建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及促进区域合作等措施,定能担负起安徽东向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13.
融入长三角和都市圈、沿江开发等课题,其实质都在区域经济的整合。这是传统计划体制造成行政分割面临市场化、全球化的产物,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实现一体化的目标。行政区划与区域整合之间有博奕,出路在于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融合起来。目前已在启动,各地不断创新,具体路径宽广,亟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6.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今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与社会》课程,肩负着对学生实施国情教育、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重大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贯彻国情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学科教育工作者的己任,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沿江开发战略是加速江苏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极。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环境建设、保护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策推动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改善资源环境,强化生态保护,为沿江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开发中进一步优化环境,实现沿江开发与环境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济地理学以及产业集聚理论,本文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提出一个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圈层经济结构理论模型和发展模式,以此深化和完善已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尝试从理论上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重大现实困境。通过对圈层经济结构的形成机理的分析和初步的现实经验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圈层经济结构有利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的区域贸易格局、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各区域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应抓住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做出战略调整,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章在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东、中、西、东北各区域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口净流失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泰州“十二五”时期会面临着普通劳动力与技术人才同时短缺的问题。因此,提高适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加强培养区域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必将成为泰州各级政府长期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纵深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就业数量和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对未来泰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劳动就业变化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加强劳动力培养、优化劳动力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