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比率税制下,平衡预算乘数是否等于1,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其主要根源在于不同学者对平衡预算乘数定义中政府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同时变化这一"同时"的理解存在分歧。根据平衡预算乘数的定义,考虑到比率税制下税收乘数的推导引入了时间因素,为保证平衡预算时政府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的"同时"变动,平衡预算乘数的计算也要引入时间因素。因而,确保时间一致性是正确推导平衡预算乘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析了平衡预算乘数是否等于1多种矛盾结论的根源,分析了产生该乘数的税收机制,并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平衡预算乘数成立的条件:比率税制及其传导机制、平衡预算中政府支出与税收的关系、封闭经济,最后从政府支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角度揭示出乘数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权威版本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对三部门经济中乘数的推导和论述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利用宏观经济数学模型探讨比率税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两种矛盾结果出现的根源,区分期初(虚假)的平衡预算乘数与期末(真正)的平衡预算乘数,可以得出真正的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比例税制下的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是当前乘数理论争论并引发混乱的焦点,国内权威西方经济学教材大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从产生问题根源的角度来说,假定混乱、构建国民收入模型不完整、概念理解有偏差是引起当前乘数理论混乱的根本原因.规范假定,修正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模型,据此可推导出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相似文献   

5.
预算平衡面临收入预期性与支出刚性、部门利益与中期财政规划、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以及收入结构异化等制度困境,危及财政的可持续性。预算审核的重点转向支出和政策拓展,并不意味着对预算平衡的替代,财政可持续目标重构了预算平衡的定义,跨年度预算平衡契合了预算的国家治理地位,具有财政可持续的控制功能和绩效管理功能。立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预算平衡的重点将是跨年度的预算平衡、财政资源的动态监控和绩效管理的收支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张国生 《新智慧》2005,(8):21-23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会计核算只记录各个预算科目中的实际发生数,并不记录估计收入数和预算授权数,不进行预算控制也不提供预算比较信息。在这种框架下,无论是支出机构还是核算部门,都难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踪各种收入来源和每个支出类别下的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异,而这种追踪又是对预算批准和执行过程进行控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革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决策层、理论界、企业界都十分关注并努力探求的课题,也开出了不少影响改革思路的“药方”。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94年税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全部归企业所有。1998年底财政部明确提出建立公共支出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预算管理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到2030年,中国需要将4~5亿农民工市民化.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依赖农民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内在地提升市民化能力;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中国应该走内生主导外生推动的市民化道路.基于各省差异化进城农民工比率的实证结果显示,城市政府承担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住房保障支出5项市民化成本占本省一般预算支出比率平均为2.7%,城市政府具有市民化的财政能力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逐步推进,在财政支出规模,支出结构,支出效益等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改革我国的预算支出制度成为一个紧要迫切的问题。本文拟从构建预算支出体系的基础,构建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条件,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三个方面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预算支出体系的问题做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公共财政意味着要对形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的传统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自2000年起,我国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并得以全面展开。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山东省于2001年推行了项目支出预算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拟立足于山东省项目支出预算的改革发展现状,进而提出通过绩效评价机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