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 《东北之窗》2012,(18):52-53
新闻就在你我身边,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善于发现,也需要多去思考。 当记者转眼间快7年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说实在话,平时工作其实很被动,基本都是靠文字记者带,主动性不够。有时候就会问自己,新闻在哪里?如何去找新闻?通过《152天,一个人的供暖泵站》这篇报道,我深刻感悟,其实,新闻就在你我身边,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善于发现,也需要多去思考。  相似文献   

2.
外媒看点     
《纽约时报》:中国学生如何支付美国学费?中国的高中生极力争取到美国大学读书。令我们不解的是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人如何筹措在美读书的费用。美国学生可以借债,但助学贷款在中国鲜有耳闻。"中国父母对高昂学费的漠然总令我惊  相似文献   

3.
张智成 《魅力中国》2013,(16):152-152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资讯     
今年2月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调研报告称,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学生存在严重营养不足,身高和体重都明显低于正常年龄儿童。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中心学校有294个学生,住校生164人,一日三餐都吃在学校。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孩子每天的伙食都非常简单,除了面条、稀饭,就是土豆,一个孩子每星期吃不到2两肉。今年开学时,李莲秀和父母扛了100斤土豆、4斤清油到学校报到,也有许多学生家长像李莲秀父母一样,为了让孩子吃饱,就将自家最好的土豆送到学校。马厂乡中心学校副校长南积虎说,西部山区很多学校都撤并了,寄宿的学生多了一倍,但财政上对贫困学生的补助金还是按原先的数量配置,等于是两个人吃一个人的饭,哪够学生吃啊!只好让他们自己带一点,这样也只能做到吃饱,做不到吃好。乐都县教育局局长周永善感慨地说,我读书那会儿吃的就是土豆,现在当局长了,孩子们还是吃土豆,这种一代一代吃  相似文献   

5.
辛萍 《民营视界》2009,(5):91-91
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普普通通的女大学生,家里的兄弟姐妹多,有机会上大学的只有我一个,上学的学费是父母用种田的钱供我的,为了我他们付出了很多。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资产新闻》报道,前不久,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农民委托党委书记进京,为其生产的土豆进行注册。经国家商标局核准,该乡在目前二村的马铃薯披上金色嫁衣,“黄麻子”成为中国薯类第一品牌。恐怕再也没有比土豆更土的产品了,可农民们却不惜投入,为其诚心诚意注册了商标,这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只能是一句话: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也许他们当初并没有想到,他们的品牌意识和行为,无意中却为他们创造了“薯类中国第一”的品牌效应。也曾有专家预言,假设可口可乐公司的全球产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第二天就会有众多的国际金融机…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兰州理工大学,少数学生因没有按照校方规定的日期交上学费,学校通知他们办理停学手续,否则将给予“退学警告”。  相似文献   

8.
汪相明 《魅力中国》2009,(20):271-271
近几年,我多从事的是中高段的语文教学,经常听到老师们谈论,现在的语文不好教,孩子越大,课堂越沉闷,课上起来特别的累。怎么回事呢?如何在课堂这个教学主渠道中澈活学生这个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乐于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大胆地发现?我认为只有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开放教材,开放生活,开放学生,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受,去与文本、与生活深层对话!那么如何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对西部地区的许多农民来说,每当新学期来临,孩子的学费总是让他们闹心的一个坎,也是因为这个坎,许多农村孩子不得不收起心爱的书包,过早地结束了学生生涯。  相似文献   

10.
张伊丹 《魅力中国》2010,(10):196-196
近几年,我多从事的是中高段的语文教学,经常听到老师们谈论,现在的语文不好教,孩子越大,课堂越沉闷,课上起来特别的累。怎么回事呢?如何在课堂这个教学主渠道中澈活学生这个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乐于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大胆地发现?我认为只有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开放教材,开放生活,开放学生,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受,去与文本、与生活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重庆市涪陵区招办公布,该区今年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296人,有541名高三学生放弃了高考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消息一公布,顿时引起了评论家们对高学费的抨击。近日《成都商报》公布了他们的调查结论,这些学生放弃高考的诱因主要有四个:学费——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打工——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大学——一个不可知的未来,读书——一个父亲肩上的重担。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部8月27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王旭明指出,最近有一个讨论。有一些困难学生在获得好心人资助了以后,没有去报答,没有报恩,有些好心人断绝了对他们的资助.很多媒体进行了讨论。王旭明称,这正说明了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区域动态     
《中国西部》2012,(27):5-5
重庆 今秋起公办中职校学生学费全免 近日,重庆市下发了《关于凋整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重庆对全市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给予免学费资助;对全市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照同类公力学校学生免学费补助标准给予资助。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标准共同分担。同时,还调整完善了对中职学生生活费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笔者前往四川灾区的前一天,从某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文字:“在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想方设法赶往灾区时,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原来是这名“特派记者”良心发现,自省他满怀着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去往灾区,想为灾区帮忙,反过来却需要更多的人为他而忙碌。县里派警车为他们开道和带路,有的县领导亲自带车队去迎送,有的县还要安排他们的吃喝拉撒睡……但我为灾区做了什么?给灾民带去了什么?我常常对此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15.
正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像极了我当时那份湿漉漉的心情。想着为他们付出的换来的却是……这是我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名教师所带的第一个班级,初登讲台时经验几乎为零,不过作为一个年轻人与这帮"小大人"沟通起来还不算太难,思想上还能接受一些时代前沿的东西,只是前不久……  相似文献   

16.
杨蕾 《魅力中国》2013,(8):255-255
第三年带高三年级的英语了,有时会情不自禁的感叹:现在学生可真是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代。可是感叹之余,我也在反思:究竟是我们的学生变了,还是我们的老师不会教了,抑或是其他种种?我想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学生不蠢,你看他们平时的活动,打球也好,唱歌也好,玩游戏也好,是多么的聪明,多么有激情,多么充满活力!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他们笨呢?  相似文献   

17.
张金良 《魅力中国》2013,(13):226-226
一个个年轻的梦,从这里开始起飞。从母校走出的艺术人才,用精湛的技艺舞动激情,用青春的心灵放飞梦想,让鲜花围聚,让掌声不息,让奖杯闪亮,让辉煌与奇迹在成功的舞台上一次次呈现!音乐,是大家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还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曾经我被学生气得大哭一场,觉得这些学生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终于决定下工夫,不放过每个学生,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也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一片期望。在多年的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说服金融部门帮助桦林卸包袱,我们把市委大楼都抵押上了,改制不成功,我就上马路办公去"  相似文献   

19.
晓洛 《西部人》2005,(2):41
那一年,我随一个商贸团去南非,带了一批手工布鞋,老总让我借此打开南非这个新兴的市场。然而一到南非,我很快就发现,由于气候干燥,当地的普通百姓一般都不穿布鞋。我尝试着与几家进口商取得联系,但他们对中国布鞋的兴趣都不大,他们一致认定中国布鞋在南非没有市场。几天下来,贸易团成员都各有所获,惟独我一份订单都没有签到。那天在宾馆里看到了曼德拉总统的新闻,我心里一动:我是不是可以送两双布鞋给总统,也许他可以帮我打开南非市场。我的这个想法让贸易团的其他成员大吃一惊,都说我是在痴人说梦,曼德拉是何等人物,怎会收我的布鞋?但我不…  相似文献   

20.
崔那雯 《魅力中国》2014,(3):279-279
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班里有个男孩特别的淘气,经常仗着自己的个子大而欺负同学,上课时也经常扰乱课堂。他也总是隔三差五的就被我请到办公室进行谈话,谈话效果也是时好时坏。前几天,他故意把另一个女孩在操场上推到了。当时我正在外参加培训,带班老师及时处理了问题,他承认自己是故意的并赔礼道歉,女孩的伤也很轻并让校医处理了伤口,按理说事情应该就算处理完了。可是放学时,两个家长听完带班教师的述说后在门口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带班老师无奈,赶紧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处理。当我赶回学校问清原因后才知道,因为女孩的家长执意要去医院看病,女孩却说没看清是不是男孩推的,男孩平时就是个爱推卸责任的孩子,这时就更不会承认是自己推的了。孩子不承认,男孩的家长平时也是极娇惯孩子的家长,自然也不会答应带女孩去医院看病。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对两位家长说,因为已经放学了,无法联系在场的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请两位家长明天上午再到学校来,看学校的监控录像确定事情的真实情况,今天先由我带孩子到医院看看受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