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助农增收中寻求全新发展,是供销合作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年以来,承德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助农增收为中心,大力组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为着力点,通过推进“基地 农户”、“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户”等模式,走出了一条在助农增收中寻求社农双赢的全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因农致富的全国人大代表、海南椰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兴,以自身企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例现身说法:椰树集团作为加工椰子的龙头企业,每年加工量可消化海南年产量的60%,仅此一项就带动了50万农民脱贫;目前集团6000员工中,近一半是农民,集团已发展成为以工带农、反哺农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王玉珍  尹萍  黄汉爱 《发展》2010,(7):58-59
设施葡萄是当前经济林产业发展中一项集新品种、新技术的朝阳产业,是一项充分利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而新发展起来的附加值较高、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节水农业和发达林业产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合理开发利用本地光热和水土资源,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兴农不在农”,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光靠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增收,围绕工业抓农业,推动农业内外协调发展,大力建设“一带五园”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综合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 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关键,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开拓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强化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是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环节。一、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当前,我国农民50%的收入来自农业,只有农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增强了,农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事关农民稳定和农村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站在战略的高度,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一、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1、农民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弱质产业,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一旦遭受自然灾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颗粒无收;二是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贮存、运输较为困难,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农民面临的收入风险较大;三是由于农…  相似文献   

7.
农村是一个广袤的市场。如何拓展农村市场,充分挖掘潜力,使其在当前整个国民经济启动进程缓慢的大环境中,担当重任,多作贡献,这是农村经济工作领导者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抓好的紧迫任务。笔者认为,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必须抓好三个环节。一、抓增收环节,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市场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是启动农村市场的内在动力。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一是调优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立足农业自身来实现增值增收,是易为农民接收的直观有效的途径。当前应重点抓好两高一优农业、速生丰产林及经济林、良种畜牲的推广,使农…  相似文献   

8.
东风送暖,春意盎然。中央1号文件再次指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助农增收的紧迫性。供销合作社在逐步走出低谷之后,如何摆脱羁绊,找准切入点,组织农民,富裕农民?天津市津南区供销社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养虾、养猪、养奶牛的初步尝试,探索性地实践了一条龙头企业 中间组织 农户,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助农增收的路子。它像株株春苗,虽刚刚破土,却显露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潘青 《特区经济》2005,(7):165-166
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概括起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原因。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在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是相交织着的,存在着较大程度的自然风险。一方面农产品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促进农民增收要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多管齐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一是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  相似文献   

11.
省委组织部、安徽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辅导班,是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参加这次辅导班的都是全省各地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学习机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重庆南川市供销社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大力发展“两社两化”,夯实助农增收基础.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在推进“两社两化”中抢回农村市场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供销社新型经营体系,在劲农增收中盘大做强自身实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合作经济》2007,(8):32-32
目前,海南省供销合作社按照“创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发展一个产业,致富~方农民,改造一个基层社”的指导思想,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采取领办示范、组织协办、试点带动等形式,大力兴办生产种植型、加工运销型、综合服务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达30家,种植面积达15000亩,年运销反季节瓜菜17000吨,入社社员近6200户,年助农增收近2000万元。他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采取自销、联销、中介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运销各种瓜果菜,不断壮大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实力。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入选2006年“干社干品”富农工程的6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868户,带动农民2980户,年销售额1937万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473万元,打造注册农产品品牌2个,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助农增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开拓为农服务领域,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切实为农民解难、替政府分忧,探索实践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明确提出“千方百计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一项重要任务”,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的核心,它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而且是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关键,是提高农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化解各种矛盾的前提。所以,农民收入的状况如何,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何在,实施农民增收途径和工作着力点在哪里等问题,已成为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农…  相似文献   

16.
“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农民增收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于都是个农业大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应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目标,认真研究和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一、正确估价农民富裕程度,重视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8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5%,这些人集中分布在边远山区、库区,以及一些…  相似文献   

17.
《现代乡镇》2012,(12):42-50
支农再贷款助农扶农 支农再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对于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该项业务自1999年始。原先,支农再贷款使用主体仅限于农村信用社,2009年人总行再次出台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扩大“三农”信贷投放,并明确提出将支农再贷款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民增收速度减缓,集体财力普遍吃紧,山区传统的增收项目逐渐弱化,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闽北优势在山,竹子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竹业是一项“短、平、快”项目。如何发挥闽北地区山地优势,把竹业开发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效激活农村经济细胞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拟如何加快闽北竹产业发展提出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不懈的努力。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根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基础是农业,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长期的为农服务实践中,供销合作社正积极与广大农民朋友结成经济利益其同体。供销合作社工作与助农增收、扶困救弱、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社区发展密切相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6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又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返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一号文件”的助农政策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