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城价格战硝烟四起、购房者漏液排队、投资客纷纷出动、温州人来杭"扫盘",一个个敏感的字眼,构成了阳春三月杭州楼市的主旋律,成为杭城楼市小阳春的最好写照。一时间,业内专家宣称"楼市回暖",开发商高呼"提价",购房者也开始心慌了。  相似文献   

2.
《楼市》2010,(8)
春暖花开时节,杭州楼市也在两会之后迅速复苏。无论是公寓还是商铺、写字楼售楼处,人气堪比周末人山人海的太子湾公园。据记者观察,进入3月下旬以来,杭州的一手商铺市场成交出现逐周放大的趋势。据透明售房网统计数据显示,3月29日-4月4日一周,杭州商铺市场在售楼盘17个,成交套数64套,相比前一周成交量有了明显的放大,而价格方面则相对稳定。成交量的飞速攀升,究其原因,与住宅价格高涨、投资成本加大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楼市》2012,(11):84
伴随住宅的受压,商业地产逆势崛起。此时,居于调控之外的商业地产再次进入人们的眼球。不同于往日的市场猜测,在强硬的政策调控下,投资客不得不从住宅板块撤离,而相对于变幻莫测的股市,商业地产更具稳定性。诸多利好为商业地产创造了极大的发展契机。业内纷说商业地产春天到来的时候,如何审视杭州各大写字楼板块,寻找最有投资价值的写字楼?杭州城内有哪些商业地产是被期待的呢?《楼市》商策为你一网打尽杭城最具投资价值的商业地产项目。  相似文献   

4.
俞琳 《楼市》2013,(Z3):74-75
送去了跌宕起伏的龙年,杭城蛇年的楼市双双迎来"开门红",在杭州市场辛勤耕耘8年的世茂在"蛇年首拍"中,再次成为外来大鳄拿地主角。世茂高调地以26亿连夺"两城",自此,沉寂数年之后,世茂终于拉开了新一年的布局。"滨江模式"试水杭城初入杭城,世茂一直秉承"缔造生活品位"的理念,深入杭州文化,掌握了在杭州楼市风向的话语权。在楼市风靡的鼎盛时代进入杭州,世茂首次试水便将经典的"滨江模式"复制到杭州,在选择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5.
金筱 《楼市》2009,(17)
"我想投资写字楼或者商铺,帮我推荐一下,有哪些性价比高的项目……""近来有不少朋友转做商铺去了,我也有这个想法,就是对这个市场不了解,您看是社区底商好,还是商业街的沿街商铺好?你们帮我分析下哈……"近来,编辑部热线接到不少类似读者的来电,不少人开始关注商铺、写字楼这类纯投资项目。甚至有投资客明确表示,将卖掉住宅,转投商铺。从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来看,商铺销售呈逐月上涨趋势,月销量突破了300套,连创新高。在住宅市场一路高歌的行情下,一向嗅觉灵敏的投资客转战商铺,这样的现象仅仅是偶然?还是预示着另一波行情将启动?目前商铺销售呈现出哪些特点?准备入市的购房者又该做好哪些准备?  相似文献   

6.
吴丹 《楼市》2011,(12):70-72
投资界一直有句话:商铺是金。随着商业地产的兴起,商铺成为了其中颇受关注的投资项目。相比较配套欠缺、未来价值不可预测的一手市场来说,具有稳定收入的二手商铺成为当下投资客的香饽饽。对于"一铺难求"的现象,专家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提醒投资者勿忽视其风险。是专家"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楼市》记者通过实地踩点,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7.
《楼市》2007,(Z4)
"量价齐升"是今年杭城楼市的主旋律,那么进入"金九银十"房产传统销售旺季的杭州楼市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据21世纪不动产市场营销中心数据显示,9月杭州主城区二手房开局非常红火,成交均价受市场火爆行情影响继续向上拉升,周成交均价达到11321.93元/平方米,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通过对最近几周各中介公司成交房源特征的分析,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8.
《楼市》2011,(Z1):47-73
公元2010年,楼市动荡,调控起伏,江南杭州城内,房企割据混战。他们有的一掷千金,豪举拿地;有的合纵连横,自我壮大;还有的则精耕细作,修炼内功。占尽地利!绿城、滨江等本土大腕是否实力依旧,能否继续引领杭城?快马直追!郡原、龙湖、金地等外来大鳄逆势中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破茧而出?踏雪而来!宝龙、碧桂园等名企岁末入驻杭城,终将为杭州楼市增添异彩抑或成为硝烟中的炮灰?乱世出英豪,岁末年初之际,我们不妨细数杭城这一年的影响力房企、影响力楼盘。看一看,哪些房企在奋力突围,笑傲江湖,成为引领行业的中坚力量;论一论,哪些楼盘终将脱颖而出,惊艳杭城,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明星。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杭州的概念逐渐深入,杭州商业格局逐渐走向多心化,武林商圈将不再是唯一;底商成为供应绝对主力,杭州进入社区商铺时代:先商业后地产的开发思路被更多的开发商接受;街区商铺在本年度也展现出了非凡的优势,将成为今后的一大开发热点。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14,(Z5)
正纵观十年楼市,杭州已经从全国的投资城市变成了一二线城市房价最不叫座的鸡肋城市,原因是深层的,这里积聚了最多充满期待而来、铩羽而归的地产大鳄,最多实业有成匆忙进入楼市的外行浙商,最多以为购买房产可以一夜暴富的投资客,最多怀抱梦想而看不懂楼市或被限制购买的城市白领。  相似文献   

11.
《楼市》2009,(6)
全市供应:暖风袭市供应持续升温继上期楼市推盘力度加大之后,本月供应持续升温。截至3月15日,杭州八区共6个项目有新盘上架。这也使新推房源量进入2009年以来首次突破千套,达到1037套,环比上期的625套上涨了66%。本月杭城第一个新开楼盘  相似文献   

12.
新盘杀跌     
《楼市》2011,(15)
调控进入深水区,开发商的处境日渐被动。据《楼市》研究中心统计,杭城近两个月新开的楼盘中,半数以上成交率不到15%,个别楼盘直接交出白卷。然而,存量压顶、调控加力,8月淡市,杭城又将被逼出一波开盘热潮。  相似文献   

13.
近期的杭州楼市,无论是刚需们还是外来投资客,都开始蠢蠢欲动。据透明售房网成交数据显示,杭州主城区3月份共实现销售4000多套,相当于2008年主城区第四季度的成交总量。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8年,杭州房地产市场起步以来,就一直都有无数关于"杭州房价已经到顶"的传言。尤其进入2004年,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关于"杭州房产是否还有投资空间"都有着异常激烈的争论,而支持"杭州房产已经丧失投资潜力"观点的似乎还占有压倒性优势。但与此同时,一群有着相当数量的执着而隐匿的投资客却仍活跃于杭州的房产市场,除了温州、台州等地的"传统"投资客以外,其中并不乏被认为是市场敏感度不强的杭州本地人。他们坚定地认为,杭州的房产市场的投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完毕。 在2004年11月16日,由《楼市》杂志和中原地产共同主办的"2004年投资置业研讨会"上,就来了这么一群"投资客"。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其中尤以浙江人尤其是杭州人为多),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他们不但有着令人惊叹的雄厚资金实力和庞大的群体,他们对杭州房地产市场的了解程度更是让从事房地产媒体职业的笔者自叹弗如。那么,房产投资客、知名房地产经纪企业和房地产媒体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相似文献   

15.
吴丹 《楼市》2011,(Z1):94-98
2010年12月,杭州楼市进入了本年度最疯狂的时刻。千余套新推房源,一日去化率超过八成!"日光盘""、炒房号"等昔日熟悉的场景一一再现。台上,开发商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台下,投资客伺机而动,刚需惶恐不安。年末的这出大戏,怎一个"疯狂"了得。然,年末的这场"小高潮"意味着什么呢?是市场自然现象,还是玄机暗藏?  相似文献   

16.
早春三月,经历了持续寒冬的杭州,开始呈现出一股复苏的暖流,住宅月成交量明显反弹。与此同时,一些楼盘的成交价也开始触底弹升,甚至有部分楼盘又开始故伎重演,采取惜售、涨价、找托造势等多种方式来误导购房者、博弈市场。对于忽然"强势"的市场,对于惊现的这股复苏暖流,我们购房者该如何来看待?对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产品,对于围绕产品的品质、服务和价格,我们准业主该如何选择?这回,我们也想听听卖方的声音。作为开发商,尤其是品牌、大盘的开发商,对于市场形势的最新变化,他们往往有着更灵敏的嗅觉、更前瞻的举措,其观点、思路也更值得我们借鉴。基于此,《楼市》杂志专门邀请到了杭城六个大盘的项目负责人,就"如何看待目前楼市这一非常时期"、"如何突出项目差异化竞争"、"项目如何融入杭州市场"、"项目如何做好消费者期待的‘加法’"等问题发表看法,为购房者提供置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14,(15)
正从目前来看,这个市场已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很多楼盘即将迎来交付,但却有一大半产品没卖完,所以楼市也将从过去一房难求的期房阶段进入现房销售阶段。Q:十年变迁弹指之间,杭州楼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缅怀那些东流水的岁月,同时又有哪些变化?A:杭州房产真正起步于1999年底2000年初政府最后一批实物分房结束,进入了期房阶段,直到2008年  相似文献   

18.
2000年6月,王先生向嵊州祥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订购“祥源花园”一层某个商铺。该商铺面积55.98平方米,单价9000元/㎡。据商品房购销合同约定,开发商应于2001年10月31日前向王先生交付房产,但事实上,直到2002年9月16日,开发公司才正式向业主交付房产,延期几近一年。更出乎意料的是,开发商交付的商铺,原来的规划竟然是厕所、垃圾站,属于公用设施。王先生所购商铺无法办出三证,并且因为原本就设计为垃圾站和厕所,附近的居民都把垃圾往商铺门口放,商铺无法正常使用。因与开发商数次交涉无果,王先生遂向法院起诉。楼市律师点评本案中开发商是否…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05,(15)
"6.1"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大量的投资商开始撤出住宅市场,商铺投资开始成为他们的关注点。杭州的商铺投资,特别是大型社区商铺的投资,已越来越被投资者看好。由于社区商铺固定的消费群对餐饮、便利零售、干洗美容等生活配套的需求,和社区相对较少的商铺供应量,投资社区商铺风险较小、增值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20.
季菲  姚璐 《楼市》2011,(6):34-38
昔日宝地遭遇楼市"严打",豪宅市场风声鹤唳。新政半月,杭城单价30000元/平方米及以上的公寓楼盘以及排屋别墅盘的成交急速下滑。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3月1日至15日,杭州豪宅市场仅绿城·明月江南、万科·西溪蝶园、雅戈尔·御西湖以及西溪山庄四个楼盘有成交,之江、转塘、青山湖、千岛湖等周边板块的别墅项目则纹丝未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杭城新增豪宅项目近20个,使得豪宅布局达到了70余席,其中昔日"地王"的亮相备受瞩目。而今,在调控政策信号频发的阴霾下,豪宅项目买卖双方之心态会有何变化?豪宅项目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