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框架,从时局、社会-技术体制、生态位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后认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本质是“以煤为芯”的高碳体制彻底变革的社会-技术转型,时局层面的改革压力和生态位层面的改革潜力构成转型动力。但主流话语的相互掣肘,高碳体制的多重锁定以及新兴产业的潜能尚待激发,形成制约转型的“1-3-2”式实践障碍。因此,国家战略应着眼于未来,着手于当下消除时局障碍,山西省应多头并进破解锁定机制,双管齐下激发创新潜能,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资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中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9-11
经济转型是当前国内外经济研究者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转型经济需要构造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政府、市场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综合经济发展体系。我国在转型过程中应当培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社会资本。进行新型社会资本投资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是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个阶段,在转型期制度环境存在着某种特殊性,并表现为制度约束功能的弱化或缺失,这种弱化或丧失使人性中的“劣根性”得到激励或释放,导致大面积腐败,治理腐败的根本方略是国家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应以人的“恶性”为起点,以人的“善性”为目标,二着不可错位。在制度建设中,正式制度建设是重点,非正式制度建设是基础,制度实施机制的建设是关键,但我国目前非正式制度建设滞后于正式制度建设,当务之急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快非正式制度建设,使二相容。 相似文献
4.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社会和谐——基于人力资本失灵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建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7):1-4
从人力资本失灵的视角,考察了如何实现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社会和谐,探讨了人力资本失灵的经济学含义(包括它的成因与类型、治理与对策)。模型结果表明,渐进式改革的好处在于可以控制人力资本失灵的程度,从而控制住社会稳定程度。因此,实现经济转型中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防范人力资本失灵,在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进行正确的权衡。 相似文献
5.
王春光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5-17
根据民政部2006年在全国实施的问卷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从不同村民对村民自治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在村民自治中的行动等层面,剖析了村民自治的实践效果.并对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前苏联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的社会资本在经济转型时期所起的作用,借鉴其中的发展经验,为仍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提出相关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此文论述了中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总体目标并评价其取得的成就,认为这种改革采取先外围后核心、先变易后攻坚、先部分后总体的方式逐步达到总体转变的目标,实行一个双轨运转模式。其中包含着单项突进与总体转变、局部改革与全局改革、微观基础性改造与总体结构调整诸种关系的变化,以及两种体制所占比重在量上的消长与质的飞跃等方面的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8.
转型经济研究中,转型经济国家之间的"改革方向差异"、"指导思想差异"和"政策效应差异"问题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9.
杨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6-89
以转型社会作为宏观思考的背景,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进行了重点梳理,提供了一种于转型过程中所希望获得的,并有利于构建多元有序公共交往格局的参考性意见。对于文化现状的反思或许可望导致一种观念上的转向,以便能以更为成熟,沉着的智性来处理人们在当代及未来所将面临的各种问题,透过对社会结构转型与文化重建二者的分析,提供文化重建的具体方略,谋求文化上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发展中的问题也较突出,存在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开放度低等不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学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23-24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 多不足。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在就业市场化、保障制度规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 理服务社会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特别重视,接连颁布的几个一号文件,都事关“三农”问题的改革与发展。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一系列重农决策和改革措施的出台,引发了我国新一轮研究“三农”问题的热潮。作者于本文归集、介绍和评议其中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俊康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2)
在提出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指数,并运用该指数对全国各省(市、区)的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在不同的省(市、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少数省份的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不仅水平低,而且发展速度慢。因此,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的强弱和变化情况,妥善处理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尽早考虑建立国家社会保障调剂基金制度,以保证经济落后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彤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26-28
本文试图应用自组织系统理论对中国的过渡经济进行分析。将中国的过渡经济视为社会系统在外界环境挑战和内部自我维持的情境下,由匮乏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通过结构变迁达致高水平均衡的过程来考察。 相似文献
15.
转型经济研究的三个视角:综述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景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2)
转型经济研究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最初的转型经济研究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其政策主张在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就是"华盛顿共识"。由于"华盛顿共识"在实践中给俄罗斯、东欧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这促使理论界对"华盛顿共识"及其背后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加以反思,从而形成了当前转型经济研究的三个主要流派,并分别从"比较"、"信息"、"制度"三个不同的视角研究转型经济。相关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秉福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5):90-93,105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和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应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保障中的“费改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英杰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19(6):25-28
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以费的形式征收、软收硬支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缺乏稳定性的现状,对“费改税”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加快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快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的改革、健全个人社保基金账户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多渠道开辟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等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慈善业发达的原因在于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独立的父母子女关系、运作规范高效的慈善机构、完善的慈善激励机制和法律以及较高的社会平等程度。而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父母子女相互依赖关系导致的财富代际积累偏好、不规范和低效的慈善机构、不完善的慈善法律、缺失的慈善激励机制、较低的社会平等程度等,则是中国慈善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中国慈善业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要从提供慈善业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入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改善传统家族文化,再树节俭和平等文化,建立民间慈善体系,完善慈善立法并制定激励慈善行为的税收政策,推动慈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爱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23(3):61-65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工业化的理论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研究取向市场化、研究方法定量化、研究内容纵深化、研究成果多样化、研究经费多元化以及研究开发实践化。 相似文献
2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之一,但是在经济转轨、信用方式发生变革的时期,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制不健全和思想意识错误等方面的原因,市场中信用缺失问题还比较严重。为了加强信用建设,规范市场,必须从提高信息透明度,健全法制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等各方面入手,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受到惩罚,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诚信社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