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右江河谷位于百色地区东南部,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的中心,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河谷三县一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百色市)沿南昆铁路、邕百二级公路连线分布,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农林资源和丰富的矿产、石油、水能资源,是百色地区乃至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同时,该区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条件及工业基础积累较好,具有比较理想的发展城镇化的开发条件.加快该区域城镇化的进程,必将推进百色地区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我国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很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目的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峰 《商场现代化》2014,(24):110-110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受到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但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由于政策和地理位置等人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十省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区域,紧接着在进入新世纪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缩小城镇化区域差异做出了贡献。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城镇化区域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以及不同区域依托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空间体系,合理控制城镇区域的发展边界,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优化配置区域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土地资源,提高区域土地的系统功能和效益,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资源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存量多、质量偏低、开发薄弱等问题,改变农村教育思想观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深化“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积极推行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做好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策略,为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空间体系,合理控制城镇区域的发展边界,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优化配置区域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土地资源,提高区域土地的系统功能和效益,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三峡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多元旅游资源,是其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但该区域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协同发展不够,未能形成一个大区域旅游产业。通过对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及其整合开发现状的分析,来探讨该区域多元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基本对策,进而指出了该区域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达州地处四川东北部,是川渝鄂陕四省市的结合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有重要意义。近年达州城镇化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区域发展差异大、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吸纳功能弱、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达州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为:市区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大中小城镇结合并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双向发展模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三市具有建设工业走廊的地理、资源、产业、技术等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具备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构建哈大齐工业走廊对促进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艾。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等一些发展措施将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开发建设,提高整体效益。同时与哈尔滨——大连经济带有机结合将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最为激动人心的过程之一。由于经济基础、区域条件以及所处时代的不同,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以具有典型意义的英国、美国、日本和拉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为例,梳理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总体进程,总结出各个国家和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城镇化继续保持稳定、有序、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的资源型城市,面对世纪之交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新态势,其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新挑战,而且矗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持续发展大局。因此,及时蕾开讨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西昌工业园区的概况与定位 西昌是凉山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中心区域和川滇结合部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凉山州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先后建立了: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正发生较大的变化,迫切需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充分分析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根据国土空间发的基础支撑条件变化,有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总部经济的定义: 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郊游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参照城市群的一般标准和特征,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条件欠佳,那么,西部城市群会发展壮大吗?它们与沿海地区城市群有什么不同?又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一、发展条件的优劣势分析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条件难以与沿海相比,大部分处于劣势地位,即使优势往往与其他资源和环境的组合效益也不高。当然,西部不是均质的,少量盆地、河谷地带具有相对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一些基础条件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改变。川渝城市群就是一个典型案例。①  相似文献   

16.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徐州市区、铜山县、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和连云港市区,与沿海经济带交汇。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交通运输优势。依托该地区独特的交通条件,加速产业带的建设,推进工业化进程,必将提高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提升淮海经济区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促进西部大开发和陇兰经济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资源产业特性对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模式具有重大影响.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均属于"点资源".具有一种集中化的产业特性:一是相对集中分布;二是相对集中开发模式;三是相对集中分配方式.资源相对集中分布更容易形成对资源相对集中的实际占有和控制,成为资源相对集中开发和资源收益相对集中分配的天然基础.晋陕蒙宁能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制约区域科学发展的诸多矛盾.资源开发方面主要是各相关主体之问的利益冲突,资源开发与资源浪费、资源开发与生态破坏以及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区域发展方面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地方财政潜在风险,快速工业化与缓慢城市化的矛盾等.文章提出,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科学发展,一要转变资源开发模武,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调整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四要开发资源,关注民生;五要建立晋陕蒙宁国家能源开发特别经济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任务,即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相似文献   

19.
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祖海  苏曼 《商业研究》2008,(4):123-125
国内外交通发展史证明: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与外部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公路交通在提高地区资源整合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及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为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十几年大开发的实践,在如何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自主创新道路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以后我们要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落实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文化创新来发展文化产业,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