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季彦敏 《上海房地》2013,(11):62-62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对中国房价走势等发表言论。其中“110个城市房价即将崩盘”言论成为舆论焦点。因这一“耸人听闻”的判断,他被网友赠送“崩盘帝”绰号。国世平在清华大学总裁班授课时,他奉劝学员把房子都卖掉,一套都不剩,并称“现在中央内部预计房子很快就要崩盘,已经崩盘或很快就要崩盘的城市多达110个”。这一言论迅速在业内疯传.  相似文献   

2.
“无心插柳柳成阴”在解读张果喜的财富路径时,他被学界归为“无心插柳”型。而在余江,有人说是“佛”在保佑他,因为他在人生最穷困的时候卖掉自己的房子为“释迦牟尼”造屋——生产“佛龛”,后来他办企业一路顺风,越做越大,这都是“佛”给他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还要再等吗     
卖掉以3500元的价位买入的旧房,买入9000元/平米的新房,一卖一买两天之内完成,在公关公司任策划总监的马伟这两天就好象行走在梦里一样。他从不曾想过自己会买下这样高价位的房子。在几年前,他一定会认为自己疯了。但现在,他好象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4.
记者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燕郊"上上城"房子的一位业主住进新房没多久,就因交通不便决定"卖房换地儿"。结果却被中介告知,卖房的多,买房的少。想卖掉这套房,难!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炒  相似文献   

5.
法律顾问     
没办产权转移登记手续买卖房屋有效吗山东省临沭县一读者问:余木匠是山西人,年轻时到我们山东来打工,因为技术好,很快就致富了,他还在打工的地方买了房子。后来,余木匠年纪大了,越来越思念老家,就决定卖掉房子,回到山西老家。丁澎是余木匠在山东的朋友,他听说余木匠要卖房子,就  相似文献   

6.
排屋需求一年旺一年 春节期间,房友丁先生携妻带子去了一位刚搬进星洲花园的朋友家做客。这个朋友住的是南区的排屋,2001年初买的,当时花了70多万,有200多个平方米。房子一直空着,他本来想转手卖掉,后来还是决定自己住,去年8月份开始装修,到年底入住。 自朋友家回来后,丁先生和妻子的心便开始蠢蠢欲动,心里反复在叨念:"住排屋的感觉真好。"本来,夫妻俩就合计着今年要买套房子,原先的打算是把现在的房子卖掉,再买套市中心的  相似文献   

7.
潮人潮事     
刘瑛 《劳动月刊》2012,(4):66-67
何谓简约生活的极致?不妨参考这位只拥有15样东西的美国男子海德。海德并非流浪汉或拾荒者。他的职业是博客设计师。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2010年,他突然灵机一动,把房子及身上一堆杂七杂八的物品全部卖掉,然后过着四处旅游的生活:他从科罗拉多搬到罗得岛,目前则住在纽约。不管到哪.都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一开始海德还有100件物品...  相似文献   

8.
《东方企业家》2003,(11):64-65
“江阴的房子几乎全都销售一空,太可怕了!”台商天福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廖松福叹道,目前江阴的商品房只要推出基本上都能卖掉。廖先生手上有一个总投资6000万人民币的案子正在规划.4万平米的房子还没建好就卖掉了1万多,其它房地产公司差不多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7,(11):43-45
一个温州朋友前段时间忙着处理自己前几年在上海投资的十多套房子,一个国庆节,他终于成功地将其中七套房子套现,只留下三套。给自己用的房和两套地段好、租金高的留做投资。更有甚者,福州一个朋友打电话,才知道他不但把自己去年上半年购入的十五套房子全部抛售,甚至连自己住的房子也卖了,改租房子去了。 ——虽然我一直劝告身边的朋友及时套现现有房产,可象福州这位仁兄般,连自己的房子都卖掉的,我倒也是第一次听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错,大学毕业一年,相对于刚迈出校门的应届生们来说收入还算颇为可观,今年初在家里的资助下交了一套90多平方米房子的首付款,成了许多人所羡慕的“有房一族”。当然,不为外人所知的代价是,从此他将背负上每个月3000多元按揭还款的压力。“其实当初买这套房子时一方面为了自住,一方面那时候杭州的房价还在疯涨,我是打算如果继续涨的话就把房子卖掉套现的。”说起当初买这套房子的动机,张错显然还是经过一番盘算的,但没想到最近一轮的宏观调控让他成了几乎在最高点接盘的那批人。“以前租房住的时候,经济上明显比较宽裕,想去哪,抬手就打的,从…  相似文献   

11.
周姮 《房地产导刊》2013,(10):46-47
"珠海三灶镇楼市崩盘,百万富翁炒地成清洁工"、"温州楼市崩盘,楼价暴跌",这些近日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新闻标题,把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向了公众目光的焦点,甚至,鄂尔多斯的"鬼城"康巴什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示品"。这一系列房地产泡沫现象,反映出现今中国部分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太过盲目地追求表面工程,贪多求快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司空逸 《中外管理》2011,(8):113-114
每个人的房子都是它主人的"心室":你创造着你的房子,你的房子也打磨着你的心。  相似文献   

13.
每次创业都跨界,每次都能在行业低谷到来时全身而退;这一次,邵以丁"死磕"互联网电视有胜算吗?有人叫他"邵公子"。年少成名,既喜好名车、名表等绅士典藏品,也喜欢航模等大男孩的玩物。他是邵以丁,北京优朋普乐公司CEO。十年前他在广告界长袖善舞,打工轻松成了股东,在低潮来临时果断卖掉公司。这一桶金让他成了"视频圈的",他创立优朋普乐和优酷、土豆一样早,却因年少轻狂差点让公司夭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2010,(9):113-114
"我住在一所建于两百年前的老房子里,这所房子仍在使用一百年前的蒸气暖气片取暖。它很温暖、很舒适,唯一的小麻烦是,裸露的暖气片可能会烫伤不曾留心的客人。"上世纪90年代,波士顿特尔斐集团董事长、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M·科勒普罗斯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但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两岁的小女儿在房子里蹒跚探索时,从没有烫伤过自己。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到大连度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高中同学买了一套在海边的公寓,后来看着不顺眼,就想卖掉买车开。听说是在海边,我好奇就跟她去看了那房子。一进公寓,热气扑面而来。像国内的许多楼房一样,里面除了一个光秃秃的灯泡之外,什么都没有,是清水房。这是一个有七十多平方的两室一大厅的南北狭长型顶楼公寓,最讨厌的是客厅虽然很大,但是没有留厨房的位置。我不知道卖这房子的人要在哪里设厨。还有,南北阳台的面积太大,空间浪费得很厉  相似文献   

16.
要买新房子须先卖掉自住的旧房发,要换大房子须离市中心越来越远,房价持续上涨,成交量则开始下滑——"不是不想买,确实是房价涨太快买不起了。"一位家住北京南城的朋友告诉记者,最近他家想在城里再买一套大点的房子,可是房价的迅猛上涨却让他望而却步。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二套房贷的收紧和房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当园主 “实在不行,我还有园区有房子,卖掉一些,5000万还是有的,再干三五年,我们又变得更大了。” 宋如华不觉得风雨之中的托普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他只觉得  相似文献   

18.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来加拿大不到六年,却搬了四、五次家。我几乎很少租过房子住.每次都是买下新房子,再将旧房子卖掉,倒来倒去,赚点小钱。我知道。在国内这不算个标准的“房虫”,撑死算个“住虫”。在加拿大呢,严格地说其实也不能算。在这里.一个标准的“房虫”有个很文明的称呼“BROKER”——“经纪人”。我也不是.我只给自己做“房虫”。  相似文献   

19.
"现在讨论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的人,都是没有住房后顾之忧的人,是解决不好的。"韩正市长在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补充报告时说,"必须到基层群众中看一看,听一听民众的呼声,采取各种不同的、符合实际的办法。"住房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城市中无房住,急需房子的人,绝大多数都可以算得上是"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科技》2013,(14):57-57
管理故事:有个年轻人,在大街上捉到一只老鼠。他把老鼠送到一家药铺,得到一枚铜币。他用这枚铜币买了一点糖浆,和着水给花匠们喝后,花匠们每人送他一束鲜花。他卖掉这些鲜花,便积聚了8个铜币。一天,风雨交加,御花园里满地都是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