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要求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不断,焦点是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的调整,2011年的新个税方案中被提高至3500元,但一些民众认为仍偏低。本文分析了免征额的调整对居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调整对财政收入“减收”效应并不明显;相应地,免征额调整对于缩小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民众对于包括免征额调整在内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宜过分关注。收入差距等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财政经济政策的整体推进,税收政策应以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化”和税制结构的“直接化”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利率变动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该如何兼顾收入分配因素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在经典新凯恩斯DSGE模型框架下,创新性地引入一定程度的家庭异质性,通过设定“李嘉图式”和“经验规则”两类异质性家庭以及价格、工资黏性,分析了技术、工资加成和利率变动三种外生冲击下,居民消费以及收入分配的动态变化.本文同时还以经济福利损失最小化为标准,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最优泰勒规则.研究表明:正向技术冲击会提升经济产出并降低通货膨胀,提高消费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不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李嘉图式”(“经验规则”)家庭工资加成冲击会同时降低(提高)消费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且对消费(收入)不平等指数影响更为显著;利率的正向变动冲击会提高消费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对我国央行而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加强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干预是降低经济中消费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实证考察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间纵向财政分配体制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总体上未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转移支付依赖度较低时,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有助于降低居民收入不平等;而转移支付依赖度超过某个阈值时,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反而加剧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门槛效应中,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在专项转移支付的门槛效应中,垂直财政不对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这意味着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应合理控制转移支付规模,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71个制造业的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产成品进口关税和有效保护率的下降显著地降低了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程度。另外,外资开放度的提高对收入分配均衡有着不利影响,而出口导向程度的增强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收入分配效应。采用不同的工资不平等度量指标并不会对基本结论产生影响。贸易自由化的作用机制在于其提高了企业生存门槛,降低了行业内生产率差异,进而反映为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减小。本文的研究发现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人口迁移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在内生性人力资本框架下,构建跨期叠代增长模型分析熟练劳动力国际迁移长期中影响目标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理论机制。分析显示,外国熟练劳动力移民一方面会影响目标国当地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产生人力资本"相对收入效应",另一方面会影响目标国当地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产生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因此国际移民活动对于目标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取决于人力资本"结构效应"与"相对收入效应"的净效应。然后,本文以OECD国家2000-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移民活动与目标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系统GMM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外国移民短期中会降低目标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长期中则会提高目标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终生收入法构建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通过测算净收益额与净收益率发现: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能够调节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公平差异化的工资增长率有利于强化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但现行缴费机制的"累退性"弱化了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甚至可能导致逆向调节效应;基本不存在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工资增长率和养老金待遇调整比例越高,受益企业越多且受益程度越大,代际再分配效应越强;如果利率大于养老金增长率,参保者都将遭受损失,对高收入企业尤为不利。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省级层面收入不平等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分割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基尼系数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地区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前“知识溢出”效应超过了“技能溢价”效应,创新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市场分割不仅会加剧地区收入不平等,还会通过阻碍技术创新间接弱化创新对收入差距的缓解作用。地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贸易依存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工业化率的提高则会加剧地区收入差距,财政支出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动态面板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惯性特征。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汇率一直以来在宏观调控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汇率变化不仅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还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果。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这一研究也将有助于明确汇率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有效配合实现我国大力倡导的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基于宏观开放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汇率变动的收入分配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6个不同部门2003—2013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全面的FGLS估计,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对利润份额以及工资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人民币升值促进利润份额的增加,降低了工资份额,从而恶化了收入分配,相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改善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最直接的税种,累进性是其核心要义.近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频繁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本文试图研究的内容.本文在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和模拟了在不同免征额条件下中国个人所得税的Musgrave和Thin指数及Kakwani指数这两个比较常用的测度税收累进性的指数.同时,通过对Kakwani指数分解,计算了税率结构和免征额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10.
CPI波动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指数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CPI波动对纳税人税收负担、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生活水平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一个分收入等级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与CPI联动的调整模型,从而有效地缓解了CPI波动对纳税人生活水平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卫生筹资的再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和类似于税收再分配的分解方法,将卫生筹资的再分配效应分为三部分:累进效应、水平平等效应和再排序效应.卫生筹资增加了收入不平等,表现出了亲富人的再分配,主要原因在于水平不平等和再排序效应,如果相同收入的人群进行相同的卫生支付,再分配效应将会降低64%,另一原因在于卫生筹资系统的累退性.在同为从穷人到富人的再分配中,农村卫生筹资亲富人的再分配程度高于城市;农村卫生筹资的累退程度大于城市;农村卫生筹资的水平不平等小于城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劳动力市场摩擦引入标准经济周期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考虑劳动搜寻行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两种调整政策的经济动态效应,并对税收政策的福利成本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的单独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相反的,而且都会导致劳动生产力与工资之间的缺口扩大。同时,实施减税并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就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收入不平等。此外,从福利成本的角度看,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的同向调节对社会福利有非对称的放大作用,而且结合政府支出增加的税收组合调节政策会带来更高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艳 《财贸经济》2011,(3):11-17,136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循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建立了税收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分解的数学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1995年到2008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剖析了影响其变动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除2006年外,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到了正向、且进一步加强的再分配效应,但调节效果非常有限;平均税率明显偏低,累进性基本呈下降趋势;分类征收模式导致总体累进性下降,工资薪金所得税是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主要来源;免征额在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累进性中起主导作用,其次是税率结构,而社会保障支出起较小的累进(或累退)效果。因此,在公平视角下改革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针对调节收入配置与促进社会平等正义有着显著作用。但是,近几年基于工资、薪金税目展开的免征额与累进税率的变革却不够全面完全,看似得到了中低收入人群降负的目标,实则脱离了横向与纵向平等的需求。为此,要回归税负平等的价值观念,优先完成其调整收入配置的功能,逐步完成朝着分类整体所得税制的改变,由实体与程序两个环节调节税负结构,在扩展税基、制定成本扣除制度、调节税率结构的基础上,辅助以高效的征管制度,最后实现分配正义与税收平等。  相似文献   

16.
李莹  吕光明 《财贸经济》2019,40(4):35-49
国内外的一些微观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存在强烈的再分配偏好。为剖析这一现象,本文从个体主观感知视角出发,基于再分配偏好决定因素、不平等陷阱理论以及目标追求理论,构建了分析收入公平感、流动性预期对再分配偏好影响的基本框架,并利用CGSS 2013数据,采用Logit回归、改进的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收入公平感的降低不仅会直接增强再分配偏好,还会通过降低流动性预期这一中介变量来进一步提高再分配偏好。这一双重作用的存在构成了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偏强的主要诱因。这一结论对新时代背景下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如果对大陆产品提高关税会扭曲岛内要素收入分配的格局。本文在一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并生产两种商品高技术产品和机制品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短期内和长期内上述关税提高会对两种要素的收入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就劳动的收入工资来说,短期内两个部门的工资都在提高,但长期内未被保护的高技术产品部门的工资反而会降低;就资本的报酬来说,短期内被保护部门机制品的资本报酬有所提高,而没有被保护部门的资本报酬反而会降低。因此,台湾提高进口关税的这种要素收入分配效应,不利于自己优势产业的发展,ECFA的实施有其经济学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下,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是提高还是降低,将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本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促进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约9.24%,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大于逆向技术溢出带来的替代效应。同时,在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中盛行的明星企业效应,在中国企业中没有明显效果。扩展分析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扩大劳动收入份额的同时,不会加剧企业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差距过大,就会产生很多社会矛盾,甚至矛盾激化,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社会很多层面如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等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一个从工厂退休的高级工程师(技术厂长),由于所在工厂的不景气,退休后每月工资不到800元人民币;而一个从外贸企业退休的普通干部,退休后每月工资为2000元以上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贸易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计量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基本上升的变动趋势表明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检验贸易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贸易扩大总体上对中国收入不平等起到了改善效果;出口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果比进口更加显著;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对收入分配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制成品进口比重下降可能恶化收入分配。可见,贸易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包括H—O理论在内的某个贸易理论来解释。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贸易政策,必须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