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集聚,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2016-2020年安徽省16个地市面板数据,对16个城市的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门限回归。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城市规模较大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城市规模较小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商圈的形成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了城市在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加速并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打造核心商务圈,搭建了长三角国际贸易服务平台的进程,以此推动城市总体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非常明显,这种特点对各地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其生产率的提升有明显推动作用,同时服务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对其生产率也显著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不同层次的教育水平对服务行业的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不同,且教育水平对生产率的影响在逐步减弱。本文还发现集聚弹性所反映出来的各服务行业集聚水平变化对服务业增长产生的影响不同,大多数服务行业的集聚能促进服务业规模的增长,但有3个行业的集聚反而会对服务业发展不利;服务业集聚弹性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地区的集聚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4.
5.
普丹萍  唐泳 《中国市场》2014,(12):25-26
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是城市经济的显著性特征。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角度出发,梳理了近年来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关经验研究成果,分别从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结构和密度两个方面探讨了聚集经济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集聚概念出发,通过对集聚经济的分析,研究在集聚经济约束下,基于区域城市体系发展利益的最大化,产业在区域各城市的定位问题。以求实现区域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九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城市空间集聚产生的效应,以及它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城市的空间集聚会导致资本在该城市的形成和集聚,产生技术外溢,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该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同时这也是导致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中韩两国新出现的产业一市场双集聚现象,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应用最新国际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双集聚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其对中韩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影响,并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FDI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新安 《财贸研究》2006,17(4):15-21,48
通过构建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内生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引资所面临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考察了集聚效应、排序效应与城市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生产率提升、城市出口贸易发展是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集聚效应是城市生产率提升、城市出口发展的核心源泉;(2)集聚效应、排序效应对中等城市生产率和城市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大城市的最小;(3)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对中部城市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对西部城市的影响最小;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对中部城市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最大,而对东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多重集聚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出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别和多重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3.
蔡亮 《商》2013,(24):193-193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国内外的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它所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衡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从产业关联、产业互动的角度来实证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承涵 《商》2014,(38):56-56
本文使用广东省2000-2012年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矩估计法估算最优城市规模值,实证分析的结论是:广东省城市规模偏小,结论支持培育更多大城市的观点,产生更大城市净集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均GDP常常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决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土地要素的提高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本文采用中国2005~2007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要素的提高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为8.60%.本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有关产业集聚的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从模块化的角度重新解释产业集聚现象;并据此探究集聚效应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城市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模块化条件下的产业集聚效应对城市规模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CBD产业集聚经济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廷海 《市场论坛》2007,(10):34-35,31
产业集聚是安徽省CBD发展的主要经济特征。文章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三个方面对安徽省CBD发展作了集聚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在要素成本上升、交通拥挤、负外部性和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集聚不经济现象,最后给出了安徽省CBD产业集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有关于FDI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的文献往往忽略经济集聚的作用,文章构建"FDI-经济集聚-绿色经济效率"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FDI对绿色经济效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通过产业结构产生负面效应,又通过经济集聚与节能减排技术发挥正面效应;(2)FDI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这得益于经济集聚在削弱FDI产业结构效应的同时,强化其节能减排技术效应;(3)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地区,当经济集聚适度时,FDI与经济集聚能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促进绿色经济效率;当经济集聚超过临界值,全国与东部地区呈现拥挤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效应,由此致使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并反映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将拥挤效应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生产函数,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得出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据此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的结论。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适度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金融资源具有两面性,其时而集中时而扩散的过程叫作金融集聚。不但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推动性作用,而且还能以技术扩散、资金转移和产业调节带动附近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金融聚集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其带动效应展开全面剖析,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