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旨在规制虚假民事诉讼,对案外第三人进行救济,但是由于法条对第三人范围的规定过于抽象和模糊,在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实践中会出现虚假民事诉讼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却不能利用第三人撤销之诉来维护权益的情形,为此,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进行研究、维护其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谁是第三人     
杨左涛 《中国海关》2008,(11):32-33
第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比较了解有关情况,可以使复议机关全面听取各方意见,查清案件事实,正确处理行政争议。  相似文献   

3.
许志华 《商》2013,(24):269-270
原告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检察院、社会团体和公民的三元原告模式不仅有其现实基础,同时也有实现行政诉讼目的和完善行政救济制度的意义。在允许检察院、社会团体和公民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行政机关的首次判断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合法权益"和"主观主义"的标准,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责任主体"三合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在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初期对当事人的认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已经越来越不适用行政诉讼发展的要求,成为行政诉讼起诉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拓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将"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转变为"法律上的利益标准",把公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纳入行政诉讼,规定"谁行为,谁被告"的原则,实行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被告的原则,对我国的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资格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6.
杨虹 《北方经贸》2007,(2):44-46
伴随着社会的高度产业化,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而我国现行诉讼法所采用的原告资格基本理论——“直接利害关系”理论明显不利于目前环境保护。本文通过讨论放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和法律依据,借鉴外国立法经验,认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该包括:一切公民个体、环保团体、检察机关和后代人。  相似文献   

7.
马军 《中国海关》2009,(8):30-32
海关管理相对人对海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做好充分的诉讼准备。  相似文献   

8.
“垄断门”的阴云并未散去,各企业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那些嗓门最大的被告们,也许能成为我们清晰认识《反垄断法》的样本。  相似文献   

9.
马军 《中国海关》2009,(4):36-37
海关行政复议决定一般分为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决定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等四种情形。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以下简称“《复议办法》”)还规定了其他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关,担负着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繁重任务。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是靠行政机关来贯彻执行,行政执法活动是否公正、合法,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反行政垄断执法与司法面临诸多挑战,用"红头文件"破除行政垄断的传统方法难以为继,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排除、限制竞争的弊端凸显,政府公权力介入导致行政垄断的问题愈发明显,更多企业开始寻求司法救济。而行政诉讼法在立案登记制、受案范围、出庭应诉以及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将有助于行政垄断诉讼的展开。同时,竞争执法机构需要及时公布案件信息,提高执法透明度,开展普法宣传与警示,提高政府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竞争,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加处罚款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实践中如何计算加处罚款的起止时间,一直是许多行政执法机关与法院所面临的难题。法院在对加处罚款的计算期限上,尤其是在当事人已经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存在较大争议。加处罚款的期限一旦起算错误或者对不该加处罚款的  相似文献   

13.
工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收费以及其他在监督管理中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当然也会存在行政执法的违法、不当及出现瑕疵,甚至行政不作为。在错误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去组织复议诉讼,在可控范围内还不如行政机关自行改正,以避免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败诉以及可能导致的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14.
陈潇  刘晓雪  李俊杰  魏舒璇 《商》2014,(41):230-231
随着实践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增加,如何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以石家庄雾霾案为例,从保护行政相对人反射性利益的角度,就原告主体资格和受案范围两方面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构建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等原则,对现行行政许可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这对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行政许可法》提出的行政许可规范要求,笔试从价格行政许可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立晓 《商》2014,(40):206-207
《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第76条中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这种笼统、概括性的规定,导致交通事故在特殊情形(如盗抢、醉酒、无证、故意等情形)下发生后,保险责任范围的确定面临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巩坚 《消费导刊》2010,(4):125-126
自工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处理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工伤职工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补偿是“双赔”还是“补差”,是司法界长期存在的两种观点,不仅在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各地司法实践中也做法不一。主张“双赔”,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照这一规定,因第三人侵权发生工伤的,民事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待遇性质不同,工伤职工可以同时享受。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1):248-249
在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民行交叉问题成因复杂,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本文仅就民事诉讼中行政先决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多种解决方案加以梳理,并借鉴日本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形式当事人诉讼制度,充分利用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制度,附带解决行政诉讼问题,为解决民事案件中的行政先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行政强制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要"三部曲"。这部法律从1999年开始酝酿,历时12年,终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得以表决通过,并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20.
刘刚 《中国物价》2004,(3):36-38
越权定价,即《价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超越权限和范围擅自制定、调整价格的行为。由于《价格法》不直接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收费行为,所以,从广义上讲,超越权限和范围擅自制定、调整行政收费标准的行为,也属越权定价行为。越权定价行为是引发各种价格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