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北京》2010,(9):58-59
一位商人的儿子从学校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道。“一斤黄糖呢?”商人又问。  相似文献   

2.
如何才能让员工被压榨并快乐着? 惯性的思维让我们觉得:员工的自主性当然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我不能说这话不对,但我可以反问:一个员工在某个公司不努力,到了另一个公司却拼命地干,这是什么原因?是员工变了吗?不是,是老板换了,压榨他的人换了.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再比如,芝麻.有的人压榨3斤芝麻只出半斤油,可有的人就可以出一斤,芝麻没变,压榨的人变了而已.  相似文献   

3.
偷税与不孝     
忠良  天呈 《上海财税》2000,(12):48-48
偷税与不孝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在特殊的情况下,两者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唐某,从某大学装潢设计专业毕业后,很快被一家装潢公司录用,邻居们羡慕地对唐家父母说:“你们要享福啦,儿子读的专业好,又能干,肯定要赚大钞票的。”唐某的母亲倒是淡淡地说:“赚大钞票我们没有想过,只要儿子孝顺,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蛮好了。”  相似文献   

4.
夏天来了集贸市场卖西瓜的人很多。有两家瓜贩给我印象很深:一家卖瓜只卖整瓜.不愿切开卖,一个西瓜小的七八斤重大的十五六斤,由于摊主执意不愿切开卖,一天也卖不出几个。而另一家将瓜分成小块.并注重保持新鲜和卫生.过往行人逛街口渴了.就买上一两块.生意格外红火.  相似文献   

5.
姚日来 《理财》2007,(1):93-93
有一种学问叫“买西瓜学”。老板对伙计说:“一出门,往西走,第一道桥那里,有个卖西瓜的,你给我买两斤西瓜。”伙计一出门,往西走,没有看见桥,也没有看见卖西瓜的,于是就空着手回来了。老板骂他:“混蛋,简直没有脑子”伙计说:“西边真的没有卖西瓜的,东边倒是有一个。”老板问他  相似文献   

6.
陈翎 《金融博览》2009,(22):37-40
“金价破千,金条金币卖断货” “典藏金条国庆热卖,老教授砸580万购50斤金条” “金价大涨,武汉一男子背47万现钞狂买金条”  相似文献   

7.
返券是个黑洞,这是很多消费者都知道的,但这个黑洞到底有多大?有多少猫腻不为人知?又有什么方法让“买的比卖的精”呢?  相似文献   

8.
《科学投资》2007,(12):84-85
“剪剪报纸也可以发财,这是真的吗?”如果说一家二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利用收购价才几毛钱一斤的旧报纸,每年创造出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元的利润,就可称之为“发财”,那么文中主人公通过剪报纸更是创造出了财富传奇。  相似文献   

9.
在十六两一斤的老秤杆年代,某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相似文献   

10.
一位新提拔的年轻县长节日里兴冲冲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本以为“衣锦还乡”会让老人家高兴,谁知母亲却平静地说:“妈不指望别的,就盼你能平平安安地干到退休。”春风得意的儿子大感意外,以为老人糊涂了,便说:“妈呀,我才30多岁啊!”可老人并不糊涂,她说:“你年纪轻轻的,可要干到平安地退休很不容易啊!你看电视上讲的那么多当官的都犯了事啊!妈能放心吗?”有一位年轻镇长调到县里工作后不久,打算在城里买套房子,可手头的钱不够,年近六旬的母亲听说后,起了个大五更天,跑了几十里路,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100多元钱送到儿子手上,一再叮嘱说…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投资》2005,(5):80-81
如果说一家二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利用收购价才几毛钱一斤的旧报纸,每年创造出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元的利润,就可称之为“发财”的话,那么这是千真万确的。厦门“兰花剪报公司”的老板纪剑峰最早在厦门深田路陋巷办公,到今天购买两套凯旋广场的豪华公寓做办公室,5年换了5个地方。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汲县城内有一位九十六岁高龄的军属姚大娘,儿子、儿媳等一家十几口都参军在外。前几天,儿子来信说,春节准备回家看望老人。姚大娘接信后,马上托人给儿子写了回信,说自己的日子过得赛蜜甜,让儿子在部队安心工作。为什么姚大娘能过上象蜜一样甜的生活呢?这是因为她有个“好闺女”,这个“好闺女”就是河南省金融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王兴凤。王兴凤同志原是城内储蓄所的会计和负责人。她以雷锋为榜样,从一九六三年起,经常到姚  相似文献   

13.
税缘     
上小学时,家里种的菜吃不完,逢集日到街上去卖。有一次,我一个人去卖菜,正碰上来收税的税务干部。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税,只记得缴了4元钱税后,再看周围卖菜的人,都“溜之大吉”了。回家后告诉母亲缴税的事,母亲抱怨道:看见了收税的,还不快躲,让人家抓住白白地上了税。这是我第一次缴税,也是第一次听说“税”。妈妈的话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税”产生了抱怨和躲避。  相似文献   

14.
女儿爱上董事长的儿子,母亲平添烦恼今年56岁的刘书苹原来在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供销社当营业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写过一篇章,吁请如今的保险营销,可否学学超市模式,统一投放,平价直销,以利老百姓挑瘦捡肥,走百家不如跑一家。“保险,能否换个卖法?”问题提得很有味道,可一些保险代理人看后,却不是味道:降低险种成本,意味着要“跳”过代理人这个层次。阿拉统统“下岗”,你给饭吃?!  相似文献   

16.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心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盐,二儿子卖伞。下雨天,她担心大儿子无法晒盐;天晴时又发愁二儿子卖不出伞。整天愁眉不展。好心人劝她,你为何不换一种思维方式,下雨天,二儿子可以多卖几把伞;天晴时大儿子可以多晒好些盐。这样一想,心情果然开朗了许多。  相似文献   

17.
干部动針錢,节約布和錢 按制度規定,今年又該給出納工作同志做新工作服了。山东德州市支行的出納工作同志,为了給国家节約布疋和經費,認为只要把原有破旧的工作服縫补一下或改成“套袖”,就一样能当新工作服用。于是該行女同志在業余时間縫的縫、补的补,破旧的服裝变成了好用的“套袖”,給国家节約了60元和一疋多布。大家穿上自己改制的“套袖”,工作时都感到很愉快。 廢物也有用山东章邱县支行前些时清理了积压和作廢的物資,將1953年积压的50余斤铁条卖給了貿易公司,把历年訂閱現在不用的600余斤旧报刊卖給供销社杂品收購站,又將作  相似文献   

18.
文非 《理财》2006,(3):63-63
约翰·洛克菲勒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腰缠万贯,可是他在日常开支方面很节省。一天,他到纽约一家旅馆投宿,要求住一间最便宜的小房间。旅馆的经理说:“先生,你为什么要住便宜的小房间呢?你儿子来住宿时,总是挑最豪华的房间呀!”  相似文献   

19.
鲑鱼大战     
美国某地居民特别喜欢吃鲑鱼,当地有两家公司。一家专门卖红色鲑鱼,另一家专门卖粉红色鲑鱼。这两种鲑鱼从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没有什么区别,所  相似文献   

20.
炎夏的山东嘉祥,6月中上旬开始播种的大豆已经出苗。刘道峰站在“齐黄34”的品种繁育田里,仔细查看着苗情。他是祥峰种业总经理,去年从山东省农科院独家买断了大豆新品种“齐黄34”,繁育出的首批种子—上市,市场反应超出预想:“一公斤种子就能比普通种子高出1块钱,差不多200万斤种子,都不够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