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钱     
梦梦 《河北企业》2011,(3):96-96
一天下午,我同学在建设银行十分无聊地上着班,一个穿得很糟糕的女士(神经病患者)来到他窗口,给了他一张纸条要提款。纸条上赫然写着:兹派××同志于贵银行处提取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省城一家大媒体的“高产”记者给一家小报社的同行上课,课罢,有人递上纸条,问:“你写了那么多的好新闻,请问下班后是如何提升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全国各地车牌频繁被盗 2005年3月13日,开出租车的王女士家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路第二幼儿园附近,当天她收车回家后,将车停在自家楼下.次日清晨5时许,她下楼时发现车牌不见了,在车窗上发现了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告诉她,车牌已被藏起来,如果存钱到指定账户,就会告诉她藏车牌的地点.  相似文献   

4.
人生9年,几多变幻?然而,一颗博爱的心却跨过9年的时空,照亮了一个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9年前,陕西镇安女孩王翠在得到的一件捐助衣物中发现了一张纸条,写纸条的好心人承诺,愿意帮助得到衣服的孩子。9年后,当王翠因家境贫困而徘徊在大学门外时,写下纸条的好心人再施援手。  相似文献   

5.
全国各地车牌频繁被盗 2005年3月13日,开出租车的王女士家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路第二幼儿园附近,当天她收车回家后,将车停在自家楼下。次日清晨5时许,她下楼时发现车牌不见了,在车窗上发现了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告诉她,车牌已被藏起来,如果存钱到指定账户,就会告诉她藏车牌的地点。  相似文献   

6.
马海瑞 《经营者》2009,(5):36-37
VELO突破性地将优惠券的发放平台由“桌面”转移到了“手掌间”,而且还实现了对目标消费者的粘合,为商家提供了更精准的营销解决方案。在上海的地铁站或是罗森便利店,经常可以看到“VELO族”把手机链上的小卡片在立式或挂式的维络城终端感应器上一刷,一张小纸条优惠券就被机器“吐”出来。凭着这张小纸条,就可以以优惠价去快餐店消费,比如买DQ冰淇淋。  相似文献   

7.
谐趣园     
<正> 愤怒的狗当服装店经理吃完午餐回来时,他发现店员的手包上了绷带,没等他开问,店员告诉了他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猜猜看发生什么事了,经理。"店员说,"我终于把那套一直压在这儿的难看透顶的西装卖出去了!"不是那件糟糕透了的,粉红带蓝条的双排扣套装吧?"就是那件。"太棒了!"经理叫道,"我一直以为我们无法处理掉那件怪物西装了,那是我们进的最难看的东西了。噢,对了,你的手怎么了,怎么缠上了绷带?"没什么大事,"店员说,"当我把那件西装卖给那个家伙以后,他的导盲犬扑上来狠狠地咬了我一口。"空欢喜一天早晨,小次郎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姐。他对这个小姐一见钟情,便鼓起勇气,写了张纸条给她:"小姐,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如果你愿意,请将纸条传回,否则就请扔出窗外,让它随风而逝吧!"没多久纸条传回来了,小次郎心中暗喜,连忙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对不起,窗户打不开……"  相似文献   

8.
“全村党员群众只要对村党员干部有意见、建议,可以随时随地以小纸条的形式反馈给任何一名支部委员。”以小纸条的形式“随时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已经坚持了三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警惕“权贵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 《中国企业家》2007,(20):122-122
媒体的记者采访杜澜生老先生,他已94岁,听力的衰退使他需要通过读递来的纸条来明了提问。他把眼镜往上一推,拿过写着问题的纸条开始读,"中国的改革最需要警惕的是什么?"然后不假思索地回答:"权贵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的说法由于吴敬琏先生在采访和文章中的不断提及,开始广为人知,并且引来好事者的一片争论。他的新作品集《呼唤法治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马三立老先生有则相声,说的是治疗痒病的秘方,打开层层锦囊,有一纸条,上写两字,挠挠。解决中国的资源荒,有人开出同样的锦囊,上写两字,涨价。  相似文献   

11.
一、低价促销与高价促销低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所以低价促销常常作为商家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诸如:“降价大酬宾”、“折价回报上帝”之类的促销活动屡见不鲜。然而有些产品却价低滞销.高价紧俏。国外有一家珠宝商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将经销的珠宝降价促销,顾客对此却反应冷淡,有一次老板临时外出,将继续降价的决定写在一张纸条上留给雇员。纸条上写道:按1/2的价格销售,由于字写得潦草,1/2写成了1-2,雇员理解为按1-2信的价格销售。于是该雇员就先按高出原价一倍的价格卖,发现顾客认为其是上等珠宝,购买踊跃。后又按高出原…  相似文献   

12.
低矮的民房里,沿着墙壁,四周用砖和泥砌起来的架子,一格一格,直到房顶。每一格里放着一个铁盒子,露在外面的一侧贴着黄纸条,像图书馆里书架上的标签,纸条上写着《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二月》等不同的电影或纪录片的名字。铁盒子里放的是电影胶片。房子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影片一库”。在山西省祁县丰泽村,权勇家的院子里有两个这样的房子,房子里放满了胶片,共计有16毫米胶片1450部,8.7毫米胶片150多部,他的家是现在山西省保存电影胶片最多的地方。1600多部电影胶片1982年,村子里的一个放映员出了事故,村委会就推荐了权勇代替。当时村里的…  相似文献   

13.
谭一平 《秘书》2012,(7):32-33
案例小琳是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这天快下班时,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经理郑总把小琳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我马上要出差了,麻烦你帮我办件事。后天下午你去王府井这家商店的首饰柜台,说我的名字,营业员就会给你一包东西。取到东西后,你帮我送到这个地址。"说完,递给小琳一张提货单和一张写着门牌号码的纸条。那天,小琳取到东西后,根据纸条上的地址来到一处高级公寓。给小琳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女郎,她接过东西,非常高兴:"啊,郑哥连我的生日都记着,谢谢郑哥!"  相似文献   

14.
生则之道     
日本“美津浓”运动用具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年销售额达40亿日元的大企业。这家公司一贯以实事求是、诚心诚意的精神感动顾客,取得信赖。 有一次他们在向顾客推销一种新上市的运动内衣时,在袋子里附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件运动内衣在日本是用最优秀的染料、最优秀的技术染色的,但遗憾的是茶色的染衣还投有达到完全不会褪色的地步,还会稍微褪色。” “美津浓”公司这种把商品的缺点毫不隐瞒地告  相似文献   

15.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很受消费者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增长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11年,企业业绩停滞下来,接下来的两年也是如此.公司召开经理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到解决办法,让公司业绩增长,给10万元重奖."经理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应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这需要先进的技术作后盾,谈何容易;有人提议有奖销售,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方式,但过多过滥,又会增加成本;有人提出说服消费者多用牙膏,然而说服消费者难度极大……最后,有位年轻经理站出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打开纸条,看完,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这位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消费者每天早晨习惯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将多出多少倍呀!公司当即开始更换包装.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一个小小改变,引起了意料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 制作百页 将挂历剪成60毫米宽的长条,然后折成25毫米宽,使接缝在长条中部重叠5毫米。将易拉罐顺长剪成24毫米宽的弓形长方条,放在纸条1/4、3/4处,然后用胶水把接缝贴起来。用打孔器(文具店有售)在1/4、3/4处各打一个孔,再把纸条弯成弓形,以增加抗弯能力。弓形纸条的宽度为20毫米(图1所示)。 2 制作百页窗窗架 先作上窗架(见图2)。用木条做成槽形梁,木条的长度要比百页长100毫米。角度变换器用吉它弦轴(2)代替(乐器商店有售)。转轴(5)是6毫米的铁管。用一套管(4)把吉它弦轴与转轴联接起来(可焊接或粘接)。转轴上有两个横杆(6),百页的牵引绳就系在横杆的两端孔上。横杆是承重  相似文献   

17.
"面对突发事件,说比不说好.最傻的新闻发言人说假话,最笨的新闻发言人说长话……"4月13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在本刊举办的首期企业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为来自企业的50名学员上了精彩的一课.  相似文献   

18.
曾晓芳 《活力》2010,(17):57-57
新闻的可读性.表现在写作形式上,就是要采取那些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接受新闻,如果内容上既是其关心之事.写作和表达形式上又相当吸引人,那对他们来说,阅读新闻就是一件赏心乐事了。下面就结合本人新闻写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参加招聘面试,当他赶到时已经有20位求职者排在前面,于是他写了一张纸条,老板看后大笑,原来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任何决定。”最后这位青年如愿以偿。这位青年求职的成功,从技巧方面讲,在于他新颖的创意,唤起了主考官的特别注意。能否引起招聘考官的注意,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些看似无关的小创意,有时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临近大学生毕业求职的高峰期,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常会收到大量的求职信。如何使你的求职信在一大堆信中惹人眼目呢?信封和邮…  相似文献   

20.
孙东 《财会月刊》2007,(12):92-92
这是我见过的最奇妙的储蓄罐:同样是憨憨胖胖的小猪.一个里面盛装的是花花绿绿的零钞,另一个却是形状各异的纸条。征得主人的同意.我把手伸向纸条,打开来,是稚嫩的笔迹:“玩半小时电脑”、“吃一次肯德基”、“到大连看海”、“去云南旅行”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