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加快小城镇的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城镇人口比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足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生活、生产成本低, 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城镇化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者在西部地区能否实现有机结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西部地区生活模式传统,生态观念淡漠,城镇发展环境不佳;人口分布不均,生态消费过度,城镇体系发育不全;产业结构初级,生态压力加剧,城镇经济发展乏力;协调发展困难,"两型"社会难建,城镇整体质量不高四个方面的阻滞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生态观念,改善城镇发展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健全城镇演变体系;承接产业转型,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构建"两型"社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等相应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发展小城镇来实现农村城镇化,应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性选择。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既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  相似文献   

4.
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实现,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也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源。本文阐述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就目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晓东 《经济师》2002,(5):96-97
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最好选择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这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存在规模偏小、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小城镇发展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一考虑、各项改革措施配套并且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6.
李瑜  佘占宏 《经济师》2003,(9):181-181,18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应以农村为重点 ,立足市场 ,以农地产权改革为突破口 ,明确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实行产业一体化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完善城镇市场功能 ,并不断与周边城镇市场以及城市大市场衔接 ,由点到面 ,最后达到市场一体化 ;减少政府干预和地方保护 ,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缩小地区差异 ,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农民收入水平低 ,城乡差距大 ,是西部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形成这一障碍的原因在于西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沉淀。以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异地转移模式和进入农村社区内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模式 ,尽管对缓解西部农村就业起到一定作用 ,但其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因此 ,培育增长极 ,发展企业群 ,建设小城镇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增长极辐射的区域内转移 ,是西部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西部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渝 《发展研究》2003,(10):42-43
一、西部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加快西部城镇化速率对于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冷静分析西部城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认识其后发优势并制定出相应对策的基础。西部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市化水平低。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较,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与中国城镇化水平相比,西部城镇化水平更低。2000年,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8.5%,中部为28.1%,西部为23.4%,东西相差1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西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策,当然包括农村的小康建设。然而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小康建设的难度非常大,不管是农民的就业、收入增长、社会保障问题,或是农业的土地流转、结构调整、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还是农村的市场秩序、生态环境、乡镇企业、城镇化、费改税等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症结难题。具体来看,问题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缓慢的广大西部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统筹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更是具有长远的深刻影响.实践表明,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加速城镇化进程,就要了解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现状,通过分析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因地制宜,找出对策,才能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报告也指出:"我国现在虽然进入总体小康阶段,但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的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已经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但也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联动作用,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是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缺乏金融支持等原因造成的。扩大内需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文章认为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应从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平等互利脆弱。这种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即使付出极大价在很长时期内也难以恢复,同时,西部地区位于黄河、长江两大江河的中、上游,其水土的保持对保障其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物殊区情决定了加快西部发展只能走保护性开发道路,就西部农业开发而言,目前,以粮食换林草,开展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的切入点,但仅此是不够的。在农村,退耕后的农民不会仅满足于吃国家补助粮,其生活的保障和改善还必须通过人力发展乡镇企业,使生态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支撑,因此,笔者以为,西部农业开发的主线是: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理论.本文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周洁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46-147
21世纪,中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一方面经济实现了量上的高速增长,同时隐藏的经济问题逐渐凸显,"中等收入陷阱"忧虑出现,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而中国西部地区又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扩大版,发展矛盾尤为突出。为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作为最根本的途径被提到了政府工作议程,高速城镇化发展计划被拟定,但质疑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17.
18.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迅速扩大,世界人口中20%的最富有者占有世界总收入的83%,而最贫穷的20%的人口仅占有世界总收入的1.5%。57年前,“消灭贫困”被写进了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南农村在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而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目前江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苏南农村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如何协调发展、相互推进,不仅关乎就业问题,更关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首先基于经济学视角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现状,并就其间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