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5年第1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冒用质量标志怎样处理更妥>一文,叙述了某五金批发公司销售的交流弧焊机无3C标志,同时又冒充"中国名牌产品"的质量标志一案.问题看似简单,但执法人员在处理时对如何定性、如何适用法律等问题,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文章刊出后,尽管时值隆冬,但各地读者的讨论热情却丝毫不减.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选编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5年第5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谁是责任主体>一文,向我们叙述了一起谁是违法经销瓶装氧气责任主体的案例.对于如何认定、如何处理本案,广大读者在来信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从各地读者的来信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读者倾向于文中的第三种观点,即认为对案情的了解还不够清晰,应再做进一步调查,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2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问题农药定性难>一文,叙述了一起篡改生产日期、又假冒北京某农药公司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复杂案例,并由此而引发执法部门定性难、处理难的问题.文章刊出后,各地读者来信踊跃,并热烈地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刊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4年第4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安装和使用单位是否都该处罚>一文,叙述了一起两单位相互制约的违法案件.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这类案件到底该如何认定、处罚呢?文章刊登后,各地读者踊跃来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读者甚至给该文的原作者打电话,进行交流和探讨.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出来,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见本期"专家说法"栏目).  相似文献   

5.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4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五条大米生产线能否用一种包装袋>一文,叙述了江苏某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行政执法中,碰到的一起5条大米生产线,使用同一种带有"QS"标志的包装袋的问题,也就是说另外4条生产线的身份是否合法的问题.那么,这种生产、经营行为到底违不违法呢?从各地读者的踊跃来信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倾向于文中的第三种意见,应将本案认定为无证生产并查处.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1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擅改厂名引发处理分歧>一文,以某市一家粮食加工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而擅自在产品包装袋上更改厂名为例,提出了本案到底该如何定性、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该文刊出后,各地读者纷纷来信,积极参加讨论,现将部分观点刊出,并将权威人士的看法附后(见本期"权威说法"栏目),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5年第3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检验结果能否代表已售产品质量>一文,叙述了一起执法人员在检查加油站汽油产品质量时碰到的难题.因为这类案件在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中经常碰到,因此,文章刊出后,读者的来信十分踊跃,纷纷就对本案如何认定、如何处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将部分读者的意见选编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日,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对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溶解乙炔、二氧化碳等)所使用的容器(气瓶)均没有经过检验.执法人员当即对该气体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过了一段时间,当执法人员再一次对该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他们仍然在继续使用未经检定的容器(气瓶)充装危险化学品(溶解乙炔、二氧化碳等),没有采取任何改正措施.那么,这种违法行为该怎样处理呢?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执法人员在讨论如何处罚时,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主要分歧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4年第12期刊登的《使用未经检验气瓶该怎样处罚》一文,就溶解乙炔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未经定期检验的违法充装行为的处罚问题,应当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还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出讨论。笔者认为,处理这一问题应当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对气瓶的设计、制造、气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环节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在实际中由于人为原因还大量存在液化气钢瓶超量充装的现象,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5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同一违法行为能否罚款两次>一文,以某企业在接到责令改正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后的一年时间里,一直在擅自充装、经销氧气为题,提出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该怎样作为的问题.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到底该如何认定、如何处罚这类案件呢?同时,又该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和反思呢?现将部分读者来信进行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从2005年第七期开始,本刊连续刊登了北京仁慧特智业公司董事长草根总结、整理的<修心开智格言>,其独特的视角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从本期开始,本刊为您刊登草根董事长概括、提炼的"和谐心态格言",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欧洲大学发展研究基金会"国际公共企业私有化研究课题组"于1998年出版了一本<寻找好董事>(In Search for Good Directors),该书重点研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情况及特色,其中一章专门介绍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大型公司的异同,对中小企业公司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中小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职责、素质、义务及报酬政策等进行了专门研究.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完善治理结构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刊刊登国家经贸委培训司李为民同志根据<寻找好董事>以及其它有关资料编译的"美国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介绍"一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10年第1期刊登了题为<销售有计量问题的气瓶如何处罚>的案例,由于对案件违法行为定性和适用法律存在差异,形成了3种不同观点.笔者基本认同第三种意见,但应该注意区分违法情形和情节分别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欧洲大学发展研究基金会"国际公共企业私有化研究课题组"于1998年出版了一本<寻找妇董事>(In Search for Good Directors),该书重点研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情况及特色,其中一章专门介绍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大型公司的异同,对中小企业公司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中小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职责、素质、义务及报酬政策等进行了专门研究,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完善治理结构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刊刊登国家经贸委培训司李为民同志根据<寻找好董事>以及其它有关资料编译的"国外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介绍"一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瓶使用登记工作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气瓶普查整治成果的主要措施。为了加强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已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并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有关规定,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统称登记机关)。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气瓶的使用登记工作。气瓶须按批量或逐只办理使用登记。使用单位应当在每只气瓶的明显部位标注气瓶使用登记代码永久性标记。使用登记代码由气瓶品种代码、省级行政区域代码、使用单位代码和排序代码组成。为了便于相关单位更好地了解登记管理规则,有效开展工作。现将规则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7.
案情回顾刊登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7年第6期"抛砖引玉"栏目中的《六种意见谁正确》一文,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建材公司成品库中对一批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计量检查,发现标注50kg的水泥,20袋总重量为940kg,同一批号的水泥共有2000吨。同时,该建材公司在其下属的第二水泥厂扩建了一个新的水泥粉磨站,且尚未获得许可证受理通知书,属于无证生产。对于这两个违法行为的处理,在执法人员中产生了6种不同的处理方案……文章刊登后,各地读者的来信非常踊跃。其中,大多数读者同意文章中第5种处理方案,只有第2种处理意见无人提及。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文章附后,仅供参考,并希望能对您的行政执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4年第4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安装和使用单位是否都该处罚》一文,叙述了一起两单位相互制约的违法案件。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这类案件到底该如何认定、处罚呢?文章刊登后,各地读者踊跃来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读者甚至给该文的原作者打电话,进行交流和探讨。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出来,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见本期“专家说法”栏目)。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该规则自2009年1 2月1日起施行.2003年7月1 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同时废止.本规则针对使用登记过程全面检验工作遇到的技术处理及检验工作推进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简化了使用登记的要求.现将新规则的主要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顾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年第1期“抛砖引玉”栏目中刊登的《未备案的委托加工协议怎么处理》一案,乙公司委托甲公司加工面粉产品。但甲公司生产的面粉产品执行的是国标。乙公司执行的是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而且双方都没有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委托加工备案。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案例,却在执法人员中产生了5种不同的处理方案。而且各有各的道理。 文章刊出后,各地读者的讨论也异常热烈,除第三种意见无人涉及外。其他四种意见都有许多支持者。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参考,并希望对您的行政执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