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咨询》2007,(1):1-1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温铁军认为,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有多处突破,但既往的体制积弊不可能靠一个文件全部扫除,配套的体制改革是下一步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5,(2):11-11
为什么2005年中央一号件还要强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多年从事农业政策研究的陈锡同志说,这主要是增长的基础都不牢固。去年增产增收,至少有4个因素共同起作用,就是政策、工作、价格、气候。后两个因素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利的。而这些年来,耕地减少,  相似文献   

4.
余玮 《生产力研究》2004,(3):184-188
中国研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本刊特约记者@余玮  相似文献   

5.
两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粮食生产有了重要转机,农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农民拥护,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这对稳定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据我们多次农村调查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今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后发型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当今我国的“三农”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特殊性看,“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既包括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前存在的,如农业管理体制中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相互脱节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又包括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形成的如政府行为和政策调整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新问题。其中许多矛盾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反映,或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矛盾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体现。比如…  相似文献   

7.
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五”期末,在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和国家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作用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趋好。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供求矛盾趋于缓解;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优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民增收幅度由低走高,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这些良好的局面为确保“十一五”时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又是一份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是自2004年到2014年,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政府对农村改革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并从现实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农村的现状,深刻阐述农村改革的伟大意义和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提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等。江泽民同志以邓小…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点,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消除体制约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发展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小城镇找到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壮大县域经济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并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一指导思想上的突破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充分认识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长时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三农”问题之所以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存有偏狭,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要从…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农”问题,对农业和食品工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为突破口,“实行产学研、产加销一体化运行,实现农业和食品工业两翼齐飞”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发展研究》2004,(7):1-1
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始终突出发展主题。抓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落实“五个统筹”,做到城市与农村、山区与沿海、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对内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而不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6):F0002-F00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农村改革走过了20多年的光辉历程,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1990年-2001年农民纯收入增长4.48%,仅为同期城镇增长的64%;二是农业发展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盲目等问题十分严重;三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农村医疗、保险、教育等事业发展极端落后。  相似文献   

15.
王珍 《资本市场》2010,(3):14-17
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7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祥 《技术经济》2003,22(11):16-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小康社会的一部分 ,农业、农村、农民 (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 ,历史上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这说明“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部农耕文明史 ,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首先 ,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 ,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社会 ,对全国来说至关…  相似文献   

17.
回眸“一号文件”从1982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个“一号文”正式承认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解放了土地和劳动力,带来了农业生产超常规发展;第二个“一号文”强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下去,并提出要放活农村工商业;第三个“一号文”明确土地承包期延长15年,还提出疏通流通渠道,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多种经济并存,创造了一个竞争促发展的新局面;第四个“一号文”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推动了各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第五个“一号文”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年徘徊的情况下,提出要增加农业投人,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可以说,这五个“一号文”的出台,促进了农村的繁荣,增加了农民收入,因而得到  相似文献   

18.
真正把握好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出现了新的转折,形成了新的起点和突破,新的着力点。只要正确把握,因势利导,深化改革,谋求新思路,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反复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与时俱进,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的战略部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做好"三农"工作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指导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总结推广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经验,全面提升我省农村小康建设水平,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本期刊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同志关于"从政治和战略高度认识'三农'问题"一文,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20.
邱英 《发展研究》2004,(5):66-68
我国一直被称作是农业大国,其实不然。200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4.25%,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7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粮食、棉花、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只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有许多品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近13亿人口,其中9.35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达5.22亿人,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